河源中光电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十年磨一剑成就行业翘楚
液晶模组是液晶显示设备技术含量最高的核心部件之一,从小小的手机屏幕到大尺寸的液晶电视、显示器等都离不开它。在河源中光电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光电)生产车间,一块块经过智能化工艺加工的液晶模组从这里生产出去,用于手机、电脑等设备的显示系统,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自2011年落户河源以来,中光电通过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推动智能化生产,为一大批国内外电子设备厂商提供显示屏,走出了一条华丽的嬗变之路。
具备全产业链生产能力的行业翘楚
中光电前身深圳腾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2011年转移生产基地于河源高新区。该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平板显示领域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经过10余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位居国内同行综合实力前三的中小尺寸平板显示制造商。
8年前,刚落户河源的中光电,曾创造了项目建设、投产的“河源速度”。2011年6月,中光电开始收购区内已停产的金盛宝实业(河源)有限公司的厂房,经过升级改造之后,于当年10月25日投产经营,成为高新区创新招商方式、盘活闲置资产后结出的第一枚硕果,并由此开启了高速发展之路。
如今的河源中光电,产品规格齐全,拥有超薄型、高清高亮型、广视角、半透型以及异性显示屏生产技术,是目前国内颇具规模的手机配件专业生产厂家,并可按客户的要求量身定制产品,成为国内少数几家拥有全产业链生产能力的显示器制造商。
“我们所有的零部件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的,这就极大地保障了生产效率。”在河源中光电执行董事刘长涛看来,只有企业具有强大的生产实力,才能保证企业按时交货,这样才能奠定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一张薄薄的显示屏,内有16个到20个配件,而这些配件均能在河源基地实现一体化自主完成,不需要借助外力,从生产到研发均能满足客户需求。
在刘长涛看来,中光电赢得信任的资本之一就是企业强大的生产能力。比如,华为曾有一个100万件的手机显示屏订单,有六七家企业在竞争,但这张订单最终交给中光电。究其原因,就是别的厂完成这份订单需要1个月,而中光电仅需5天。
技改成为企业
提质增效引擎
作为一家集液晶显示模组、摄像头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投产之初,河源中光电仅有200多人,产值1000多万元,也曾一度因规模小、自动化程度低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
在河源中光电项目经理凌巍巍看来,随着市场的发展,山寨厂越来越不景气,而大型终端制造公司如华为、中兴等企业在不断发力,小厂商已无生存之地。企业要从散户过渡到大中型企业客户,由于这类客户的高规格高要求,迫切需要生产厂家改进设备和技术,以满足发展需求。
2014年,为了提高在复杂商业环境下的生存能力,河源中光电决定实施“IPS全视角高清大尺寸屏幕技术改造”项目,逐步降低TN屏的产能,扩增新型IPS屏生产线,改造8条生产线及其配套设备,完成后能生产高质量、高分辨率的IPS显示屏,同时可提升装配、线路印刷、模组研发水平,将不良率控制到1%以下,生产出的产品由原来3'、4'小屏更新到5'乃至更大尺寸更高规格的移动终端屏幕。通过技术改造,在同产能情况下,中光电的生产设备能耗大大降低,生产车间做到了零污染排放。此外,河源中光电还决定淘汰一部分老旧高能耗设备,新增更为先进,产能高,更加节能环保的生产设备。
经过多次技术改造,目前的河源中光电,已经配置有一流的生产设备,包括日本TOYO全自动导光板生产线、背光全自动贴膜机、FPC涂曝显生产线、LCM全自动邦定生产线、SMTJUKI高速贴片机、CCMCOB全自动化生产线、触控总成全贴合生产线等,产品涵盖中小尺寸TFT-LCD显示模组、高精密微型摄像头,已被广泛用于智能手机、医疗、工业显示等领域。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规模化交货能力和专业周到的服务,企业赢得了国内国际大厂的青睐。
“在市场竞争中,要想做到产品为王,技术是支撑。手机行业竞争尤其激烈,企业要想在大浪淘沙中发展壮大,必须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刘长涛表示。
“机器换人”促转型升级
对于工业生产而言,自动化与智能化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进质量、保证安全和满足高水准制造要求等方面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实施“机器换人”已经成为企业的共识。
2016年,在原有主要产品显示屏的基础上,河源中光电启动了新触显模组一体化研发生产项目,增加TP盖板,成为触显一体化模组的行业高端高整合生产商。通过上马项目,企业触显一体化模组(通讯终端显示屏组件+TP触控盖板)实现产能1千万套/月,新增生产TP、Oncell触控、盖板、贴合等产品(组件),同时还增加全自动功能测试机、全自动FOG自动绑定线、AOI检测、全自动线贴合机设备等一大批自动生产设备。
“生产一个显示屏需要20多道工序,在生产设备更新之前,贴膜、组装等生产环节均需人工操作,不仅成本高、效率低,而且产品合格率低,档次不高。”智能化生产,既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也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的优良率。
刘长涛告诉记者,按照目前的生产规模,以前企业需要6000员工才能满足生产需求,但目前河源中光电只有不到3000名员工,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企业实施的“机器换人”战略。在2014年至2016年3年内,河源中光电共计投入5亿元,用于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
十年磨一剑。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光电已经成长为我国液晶显示器行业的龙头企业,目前企业又把目光对准了新的智能家居显示领域。“随着家居的更新换代步伐不断加快,未来智能家居的发展空间很大,我们正在和美的、九阳等家电企业进行合作。”对于中光电的未来,刘长涛信心满满。(本报记者敖海冲通讯员罗珊)
新闻推荐
河源市召开2019年台商台企政策宣导会 全力为台资企业发展排忧解难
○本报讯记者高芳芳吴建勤昨日,河源市2019年台商台企政策宣导会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