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重典整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提升绿色优势 打造生态高地
东源是省划定的“生态发展区”,守护好青山绿水,保护好生态环境一直是东源历届县委、县政府首要的政治任务。
绿色发展永远在路上。东源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班子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市委、市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部署要求,于2017年12月4日召开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动员会,部署安排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等14个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东源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以对人民群众、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用最严厉的措施和最管用的办法,坚决打好打赢这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攻坚战,持续巩固提升东源生态优势,为东源努力争当把河源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排头兵的主力军提供高水平的生态支撑。
本期报道关注对东源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整治14个专项行动的谋划、行动与成效。
谋划篇
部署开展生态整治
14个专项行动
把河源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走出生态河源、现代河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是省委交给河源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也是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确定的新时代河源发展的总体目标、战略定位和科学路径,为东源未来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
东源是省划定的“生态发展区”,是广东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饮用水源地。粤港地区十分关注东源的生态环境状况,中央、省非常关心东源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市委、市政府对东源生态环境保护更是极端重视、寄以重望。守护好青山绿水,保护好生态环境一直是东源历届县委、县政府首要的政治任务。
新时代、新征程对生态保护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东源县委、县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从政治与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到,保护好生态环境事关东源生态安全和长远发展,是关系东源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特别是东源独特的生态地位,已经大大超出了生态环保工作本身的涵义,必须从更宽的视野、更高的站位、更全的研判来做好生态保护工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东源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两个河源”战略部署,以获评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新起点,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头等政治大事来抓,县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听取生态环保工作情况汇报,深入库区、面上乡镇,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与突出问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治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人居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决定在3年内在全县范围开展黄标车淘汰、“三清三拆三整治”、农村垃圾、万绿湖环境、矿产资源、农业面源与农资农药市场、畜禽养殖、桉树林、河道采砂、临江临湖餐饮旅业、东江与主要支流水浮莲、城乡生活污水和河道管理14个专项行动,打一场生态保护的人民战争,优先解决突出环境问题,重点解决难点问题。
特别是打出“组合拳”,重典整治环境突出问题,实现短期快速治标止血、长期有效治本治根的目标,巩固提升东源生态优势,为东源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决胜小康社会,为东源“争当河源建设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排头兵的主力军”提供高水平的生态支撑。
行动篇
铁腕整治与机制建设
并行促落实
整治环境必须精准高效。东源县委书记赖小卫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安排14个专项行动,明确行动的责任单位、整治目标、工作时限、实施步骤、工作要求、组织纪律和工作措施。2017年12月4日,东源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动员会,对14个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进行动员部署,向全社会释放重拳打击破坏环境行为的强烈信号,展现了东源县委、县政府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吹响了打赢生态保护人民战争的集结号。
于是,一场以“三清三拆三整治”等14个专项行动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大整治在全县上下如火如荼展开。其间,东源县委书记赖小卫、县长骆世文深入到乡镇农村督查14个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推进情况,多次召开推进会进行加温鼓劲。2018年,东源借力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力的措施抓好问题整改,强力推进14个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做到下决心、动真格、出实招、敢亮剑、见实效,坚决打掉“保护伞”、斩断“利益链”。
东源县委七届五次全会,对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14个专项行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要求责任单位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按照整治目标、工作时限、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抓好落实,确保高效推进,实现预期目标。东源县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巩固和提升东源绿色发展竞争优势,率先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协同共进的绿色发展新模式。
赖小卫直言,一般化的工作与东源非常重要的生态地位不相适应,一般化的生态质量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巩固和提升东源生态资源优势,必须从建立健全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入手,形成有效有力的治本机制,建设美丽东源、造福东源人民,这样才能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为人民群众实现致富奔康的金山银山。
为此,东源建立责任和考核机制,坚持从关键少数抓起,从责任追究入手,落实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制度,确保对破坏生态行为有人负责,有人买单;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形成鲜明的工作导向。同时,建立严密巡查机制、严格执法机制、督查与监督机制和违法案件举报与奖励制度,以强有力的机制,保障整治专项行动有力有效开展。
成效篇
14个专项行动顺利推进
成效初显
东源县上下按照县委、县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大整治14个专项行动的部署要求,明确责任,众志成城,打响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治理成效。
东源县提供的资料显示:2018年,该县有268个村(居)完成了“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并通过考核验收,占任务的94.6%,其中50个省定贫困村已全面完成清拆任务。全县两次开展河流水面漂浮物清理专项行动,清理河道水浮莲、垃圾等漂浮物17.9多万吨(含新丰江万绿湖约13万吨),投入资金近900万元,清理河道1365公里。全县立案查处非法采砂案19宗(其中刑事案4宗),查处涉黑涉恶案2宗,刑事拘留8人,判刑5人,罚没非法所得44万元,摧毁拆除采砂船及采砂设备48艘(套),扣押运输车、铲车、挖机47台,取缔大小砂场26个,基本杜绝了非法采砂行为。全县拆除禁养区养猪场(户)454户,已清栏养猪场(户)185户,共拆除养殖场栏舍16.5万平方米,清理转移生猪10.74万头,非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整治工作正在推进中。全县清理违规新种桉树12037.4亩,清理无证经营桉树苗的苗圃场10家并没收桉树苗74万株,库外乡镇已签订桉树整治协议151份,发证面积31939亩,发证蓄积木材190620.97立方米,其中部分业主已自行改种经济林,部分计划改种碳汇林。
东源全力推进河长制湖长制,提前一年实现全面建立河长制目标,建立县、镇、村三级河长体系(其中县级河长16人,镇级河长208名,村级河长259名,自然村河长1009名);2018年将湖长制工作纳入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范畴,把全县21个乡镇46口较大的客家风水塘纳入湖长制管理,设立县第一总湖长、县总湖长、县副总湖长6人,镇级湖长68人(其中镇级总湖长42人,含6人直接挂钩湖泊;直接挂钩湖泊镇级湖长32人),村级湖长38人,实现了河(湖)长全覆盖,并在全市率先推出“东源河长制APP”,启动“掌上治水”工作,让“互联网+河长制”在东源落地生根,APP管理平台督促109件河湖管护问题得以解决,及时办结了“广东智慧河长”平台公众投诉案件35件。
统筹:李成东欧阳晓陈苏宁
组稿:本报记者李成东特约记者李远来黄廷首
通讯员朱德平陈振敏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