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远航正当时 写在河源日报创刊25周年之际

河源日报 2019-01-01 07:03

■1994年1月1日创刊号■2002年1月1日日报号■2007年10月26日改版瘦身号■2018年10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10月26日,本报1版进行报道。■本报全媒体报道2018河源“两会”■本报现在办公楼,位于沿江东路。■2000年1月28日,本报从第二处办公地址——果园路北41号搬迁至沿江东路1号现在的办公楼。本报编辑部

今天,河源日报如往常一样,“飞”至广大读者手中。

25年前的今天,河源报(河源日报前身)正式创刊。

从这一天起,这张广东年轻的地市报,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与河源这座城市相伴,满怀激情,砥砺奋进,一同走过艰苦卓绝的创业岁月,一起走进更加昂扬的新时代。

25年来,这张报纸从周一刊到日报,从日报成长壮大为覆盖百万受众的全媒体方阵。25年来,媒体形态因时而变,但无论怎么变,河源日报人始终牢记职责使命,坚守初心不改。

1994年1月1日,河源报正式创刊,每周一期。一群报人在创刊词写道:让世界了解河源。

河源报的诞生,经历过“十月怀胎”幸福而艰辛的过程。

1993年2月下旬,河源决定创办市委机关报——河源报。一切从零开始,拉队伍、筹资金、租办公场所,外出学习办报经验……11月8日,河源报在南方日报编辑印刷出版。至当年年底,共试刊4期。

河源报自诞生起,就像一个孩子,慢慢茁壮成长。

1994年5月9日,河源报出周二刊。在南方日报印刷3年后,1996年12月23日,在老城区一间老房里,河源报印刷厂生产出了第一份河源报。自此,河源报告别了每次往返400公里印刷的历史。

河源报选择“1月1日”这个日子,不断刷新前行的速度——

1997年,河源报转为周三刊;2000年,转为周四刊;2002年,河源报正式改为河源日报,每天出4个版;2004年,河源日报再上一个台阶,日出8个版。

支撑这个速度的,还有办报硬件的变硬。

从新风路租房草创,到1995年3月移师果园路北民房,再于2001年1月转战沿江东路新办公大楼,河源报人艰苦创业,书写奋斗。

2003年12月30日,河源日报印刷设备更新,实现由黑白印刷转为彩色印刷;采编系统、激光照排、局域网等基本配备。

时光荏苒。2007年4月13日,时任南方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在河源日报社二楼,以《党委机关报如何走市场》为题,为处于落后山区市的河源日报人输送新的办报理念。也是在这一天,河源日报社新一届领导班子就任,开启了河源日报发展新的征程。

2007年10月26日,河源日报第一次改版,开启“换档提速”发展模式。

改版看似改变报纸形态,实则改运营机制,改办报理念。采编、管理、营销三大体系构建河源日报全新运营机制;河源日报开始由传统党报向现代传媒转型。

至2013年,河源日报历经四次改版,每次改版都在进行“扩容提质”。随着市场的变化,河源日报先后延伸出细分市场的教育、房产、车市、健康、理财等周刊。

随着“纸”上“扩容”,河源日报更是向互联网阵地挺进。2008年7月28日,在“河源新闻网”的基础上,推出区域门户网站“河源网”,抢占区域性网络宣传高地。一时间,以网络为依托,与报纸联动,河源发展论坛、以“公仆信箱”为主的网络问政、《古邑客家》电子杂志、河源网络电视等,领一时风气之先。

与河源相伴、与时代同行。

一路而来,作为河源发展的见证者——河源日报25年从未缺席。

从“万绿湖生态旅游”到“山上再造一个新河源”,从“千干扶千户”到“二次创业”,从“工业立市”到“旅游创优”,从“GDP破百亿”到“招商引资年”,从“市高新区成立”到“四个河源”,从“客家古邑·万绿河源”到“广东绿谷”,从“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到建设成为“示范区”“排头兵”,等等。河源日报临摹着河源发展的每个关键节点,划出清晰的轨迹,并为之鼓与呼,留下历史的见证。

在这里,读懂河源。

作为媒体单位,河源日报积极担当社会责任,推动河源文化事业发展。

就在昨晚,读者们在桃花水母大剧院,聆听了由河源日报社主办的第21场河源新年音乐会。

连续21年主办河源新年音乐会,打造了河源文化高地;连续17年开展新闻助学活动,连续11年开展河源日报读者林活动,还有主办河源少儿钢琴大赛、组建客家古邑少儿合唱团……

兴文化,河源日报人以耕耘者的姿态,默默前行。

在传统媒体时代,河源日报人未曾停止探索;在媒体融合过程中,河源日报人从来矢志创新。

25年风云一纸书。河源日报紧跟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发生深刻变革的大势,加快融合发展。

时至今日,河源日报已不再是一张报纸,而是一个全媒体方阵,包括“一报”(河源日报)“一网”(河源网)“一台”(河源网络电视)“一端”(源河客户端)“三微”(微信、微博、微电商移动媒体矩阵)。其中,客户端上线装机量6万多;“河源发布”和“河源日报”两个微信公众号的粉丝量分别超50万和近20万,主办或运营微信公众号共30个,新媒体矩阵拥有粉丝超100万。

今天,无远弗届的互联网,正不断打破媒体的边界。

在全媒体时代,河源日报正积极探索,从顶层设计入手,创新机制体制,再造采编流程,书写好河源媒体融合发展的“未来史”。

移动终端正日益成为传播主渠道。自2016年11月30日起源河客户端和ZAKER河源正式上线后,“移动优先”理念更深地嵌入河源日报,源河客户端作为一个集看新闻、听新闻、视频直播、H5动画等功能于一体的强大内容聚合平台正在逐步发展壮大。

当“移动优先”成为“硬道理”,“策采编发”全媒体流程机制将加快完善,属于河源日报的大数据等技术运用将加速到来。

无论新技术如何拓展传播渠道,河源日报始终坚持内容为王这一根本,积极布局内容生产,如现场直播、短视频、信息多样化……用更多高质量的内容讲好河源故事,传递河源声音,推动河源建成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沐浴着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春风,在河源乘风远航的未来30年,河源日报将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使命在肩,初心不忘。在25周年创刊纪念日,河源日报乘风破浪再出发,继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做全媒体时代河源舆论场的“中流砥柱”。

这是河源日报应有的职责,这是河源日报人肩负的使命。

新闻推荐

河源市纪委监委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2019年元旦、春节将至,为进一步净化节日风气,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河源市纪委监委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