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博爱学校 建特教爱心家园 助残障孩子圆梦

河源日报 2018-12-20 07:35

■博爱学校教学设施先进,校园环境优美。 核心提示

河源市博爱学校(下称博爱学校)自开办以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严格遵循残疾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秉承“有爱无碍、有教无类、教育康复、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建特教爱心家园,助残障孩子圆梦”为办学目标,以“感恩、博爱、平等、互助”为校训,营造了“德高身范、融情递爱、乐于奉献、育残成才”的教风和“自尊、自强、拼搏、超越”的学风,奋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放心、给教师平台、为社会减负”的河源市特殊教育示范性学校。

学校名片

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

博爱学校是一所由市政府投资兴建,隶属市教育局主管的全寄宿12年学制的公办特殊教育学校,于2013年2月正式开学。学校坐落在东江教育城内,按国家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占地总面积25000平方米,可容纳学生300人。

博爱学校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拥有200米标准塑胶跑道、足球场、篮球场及羽毛球场等运动场所,还配有多功能报告厅、图书阅览室、律动室、家政室、唱游室、计算机室、图形操作室、美术室、书法室以及感统训练室、蒙台梭利教具室、奥尔夫音乐室、语言训练室、自闭症儿童治疗室、心理咨询室等19个教学、康复功能场室,为残疾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康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目前,博爱学校招收了包括听障、智障、脑瘫以及自闭症类型的儿童少年共245人。学校分设启智、启聪、职业高中3个教学部,共开设21个教学班;其中启智教学班8个、启聪教学班9个,职高教学班4个。学校现有教职工78人,教师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达标率99%,其中特教专业教师27人。

办学成绩

教学、艺术成绩显著成为广东特教标杆

博爱学校办学5年多来,始终坚持“有爱无碍、有教无类、教育康复、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建特教爱心家园,助残障孩子圆梦”为办学目标,不断锐意进取。

该校按《国家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标准开足开齐课程,着力打造“教育康复并重、体育艺术齐鸣”的特色学校,该校师生有近200人次的书画、手工制作、舞蹈、小品等文艺作品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比赛中获奖。

2013年,该校选送的舞蹈《三扇门一扇窗》和小品《隐形的翅膀》参加省第八届残疾人艺术汇演,获得三等奖和创作奖。2015年6月,博爱学校创作的节目参加广东省第七届特教学校学生艺术汇演,舞蹈《我的偶像》、综合类节目《外婆的澎湖湾》获得银奖。2016年,学校编排的舞蹈《小草》,参加广东省第十届少儿艺术花会汇演获特别展演奖。

该校历来注重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目前已成功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8个教研课题;开发了聋校《沟通与交往》校本课程,并荣获广东省特殊教育课程建设成果一等奖;开发的《培智学校生活化主题教学资源》,引导智障学生“以生活为核心,以支持为导向的个别化教学”课程,荣获广东省特殊教育课程建设成果一等奖。

该校拥有一批优秀教师,他们关爱学生,热爱特殊教育事业,为特殊教育奉献青春。该校教师先后50多人次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乡村教师1人,广东省特级教师2人,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1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南粤优秀教师3人,南粤教坛新秀1人,广东省特殊教育优秀教师3人,广东省特殊教育优秀班主任1人,河源市首席教师1人,河源市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河源市优秀教师5人。

该校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残疾程度确立三级培养目标。一级是生存性目标,要求全校所有学生通过培养,达到具有融入家庭、融入社区的基本能力。二级是自立目标:要求大部分中度以下智障及听力障碍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通过参与社会成果的生产或创造,获得一定的生存技能。三级是发展目标:要求部分轻度智障和听障学生具有较强的融入社会能力,掌握多种劳动技能,为高中后教育打好科学文化基础和道德心理基础,获得较强的生存技能。

2015年7月,该校培养出第一批九年级毕业生。其中,启聪部5名学生成功考上广东省重点高中——广州市聋人学校普高班,学生的平均分居全省榜首,另外5名学生被广东省培英中专录取。近两年有5位学生被天津理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郑州师范学院、重庆师范学校等高等院校录取。

发展规划

打造爱教、爱学、爱生、爱美“四爱”特色学校

以爱引航,建设爱的家园,让特殊孩子在爱的摇篮里成长,为其融入社会,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博爱学校不变的努力方向和不懈的追求。基于此,该校着力打造爱教、爱学、爱生、爱美“四爱”特色学校。

该校将努力建设一支敬业爱岗、业务过硬、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形成“德高身范、融情递爱、乐于奉献、育残成才”的教风。计划到2020年,全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95%,培养1名至2名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名师,3名至4名河源市特殊教育骨干教师,7名至8名学校学科带头人,2名至3名市优秀班主任,培养1名省特殊教育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和1名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该校建立健全残疾人职业教育体系,着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不断丰富职业教育内涵,为残疾学生融入社会打下基础。为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该校对智力障碍学生采用个性化教学模式,让每个孩子在专业支持下,享有适应性教育,过上有品质的生活,成为最好的自己。

此外,该校注重培养学生开口说话、认真倾听或看话、写日记、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等九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致力形成书香浓郁的读书氛围,构建多元化的读书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等。

该校将着重培养教师“爱学生”的风尚,实施全纳教育,实现教育零拒绝;提供志愿服务,关爱残疾儿童;倡导捐资助学,帮扶贫困家庭;实行家校联动,共寻教育良方。

该校将努力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想象,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将着重培养学生美的心灵,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良好的行为规范、文明的言行举;还将广泛开展社团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在美的互动中受到最好的文化熏陶。

文/本报记者张平图片/本报记者肖斌制表/何逊

新闻推荐

江东新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 不断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

○本报讯记者黄世军特约记者黄晓明17日,江东新区召开党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提高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