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和平县 打造国家级古村落 建设粤北最美乡村
12月10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示,和平县有2个村入选,大坝镇水背村就是其中之一。
水背村曾被和平县文物普查队称为“和平历史的缩影”、“广东古遗址之乡”。该村有大大小小的古遗址30多处,其中有保存较好的明代、清代、民国等不同时期的古建筑14座,成为客家建筑文化的一个缩影;在这里,可以找到王阳明文化的足迹,早在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前,未建和平县治时,水背村曾是和平巡检司所在地。
当前,水背村为了保护好当地的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产,已经成功申报成为中国传统村落,希望向全中国展示这个古村的前世今生。
■优势
广东古遗址之乡
水背村位于和平县大坝镇,在省道230定忠线旁边,距和平县城仅3.8公里。这里是一处丘陵盆地,和平河从盆地中央自北向南蜿蜒流过。两座丘陵小山环绕两旁,沿河两岸有着宽阔而平整的田地,土地肥沃,水源充沛。
不知从何时起,水背村的祖辈们就在这片富庶的地方辛勤耕作,繁衍生息,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近年来,和平县文物普查队在水背村发现子顶山、鬼塘山、坳顶山、茶里坑4处新石器时期遗址,还发现塔岗、甲子岗、石林坪、井头博山、下陈山、周屋山6处青铜器时期的遗址。同时,在塔岗发现了东晋时期墓葬,在子顶山发现了唐代墓葬。
据统计,水背村有大大小小的古遗址30多处。在一个村庄能有如此之多的古遗址,在河源乃至全省来说实属罕见,称其“广东古遗址之乡”名副其实。
在水背村,几乎能见到历史中每一个时期所遗留下的痕迹。这些散落在水背村各时期的文化遗存,已经成为研究东江流域文明溯源和客家文化的活化石,为研究和平县历史和客家习俗提供了重要线索与依据。
和平客家历史的缩影
从明代开始,许多客家人开始逐渐迁徙到水背村定居,其中以卢、朱、陈等姓为代表的中原人,就是从明朝年间陆续迁徙到水背村的。在这里,至今还保留着湖洋背、樟坑、老卢屋、书香围等独具明代建筑特征的祖居。
据统计,除了明代建筑,水背村至今仍保存较完整的四角形、圆形围、半圆形围、椭圆形等古建筑民居14座,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明代的湖洋背朱屋、樟坑朱屋、老卢屋、书香围和清代的司前朱屋、司背朱屋、袁屋,以及民国时期的龙聚围、仁修楼、俊兴楼等,主要分布在一河两岸的丘陵盆地的村落中。
同时,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前,未建和平县治时,水背村还是和平巡检司所在地,是和平第一个基层组织的诞生地。
在一个村内能有如此多造型的“龙衣屋”古建筑实属罕见。可以说,水背村是和平客家建筑文化的缩影。为此,早在2012年,水背村就被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广东省古村落”之美誉。
■古建筑
老卢屋(明代):县内少见的明代“龙衣屋”
在和平县大坝镇水背村的明代古建筑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是老卢屋,由卢姓始建于明代,占地面积12500平方米,属于龙衣围屋,三面呈椭圆形,又似船形,因此又称为“船形屋”。
老卢屋的主体建筑为府第式,呈三进四横五重围布局,硬山顶,青砖砌墙,所用青砖厚而大,与建筑和平县城城墙的青砖相似,梁架简单,圆木柱,红砂岩柱础,鹅卵石铺地。外面建有五重围绕间,每层围绕间向外都设有大门,但现在除了平常供人们进出的大门外,其它大门已多被荒草“占领”。屋四周还有用鹅卵石砌筑的围墙,一条古遗道从门前通过。屋南边还有一株数百年树龄的大榕树茂盛地生长着。
走进老卢屋,感觉走过一重又是一重,房屋一间连着一间,窗门、房门纵向矗立,泥砖、青砖重重叠叠,与地上平滑的椭圆鹅卵石相映成趣。和平县文物普查队有关负责人认为,老卢屋虽已破旧,却是和平县内少见的明代“龙衣屋”,具有重要的客家历史研究价值。
书香围(明代):和平巡检司旧址
老卢屋背后就是现在被称作“书香围”的老宅。该围屋总面宽33米,总进深106米,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呈三进两横一倒屋一围龙布局,土木砖瓦结构,青砖墙脚,泥砖砌墙,墙厚达70厘米。
据记载,书香围原来是和平县设县以前的和平巡检司旧址。巡检司为元明清时隶属县级衙门的基层组织。元朝初设巡检司时,常选人烟稀少处,其功能以军事为主。到了明代,巡检司一般设于关津要道或要地,归当地州县管辖,巡检统领相应数量弓兵,负责稽查往来行人,打击走私,缉捕盗贼。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在王阳明的建议下,明朝廷批准和平建县。王阳明建议将巡检司迁至浰源镇。和平巡检司迁往浰源镇后,时任司巡就将这里的房子卖给了老卢屋人。卢姓人买到这批房屋后,经过多次改建与扩建,建成如今“龙衣屋”的形状,但在屋后仍保留下当年的碉楼与厚达70厘米的泥砖土墙。
水背巡检司的设立,成为和平辖区第一个基层组织,也足以证明当时水背村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同时对于研究王阳明文化提供了依据。
司前朱屋(清代):和平县清代三大特色建筑之一
现在人们还习惯性地将“书香围”称作“司殿”,将其后面的朱姓房屋称为“司背”,将其前面的朱姓围屋称为“司前”。司前朱屋和司背朱屋,都是朱姓始建于清代的老屋,是水背村清代古建筑的代表。
在司前朱屋,可清晰地看到主梁及其他横梁被火烧过的痕迹。据司前朱屋一位老伯介绍,那是上世纪30年代日本鬼子经过和平由忠定公路前往江西时,水背百姓纷纷逃往山里,鬼子见屋里什么也没有,就放火烧房,所幸火势并不大,司前朱屋才没有被烧毁。
现在保留下来的司前朱屋已经经过几次维修,最近一次维修是在上世纪90年代,也许是受当时条件的限制,现在远看,这些墙面是用青砖砌成的,可凑前细看,却是用墨水画成的砖纹。
与司前朱屋相比,司背朱屋看上去像一间小型房屋,但走进屋里却发现,里面像迷宫一般,一间小房挨着另一间小房,左通右达,路路相通。
司背朱屋是一座府第式建筑,坐北向南,占地4500平方米,呈三进六横布局,砖石砌筑外墙,泥砖砌筑内墙,硬山顶,正面一排设七门,西侧建二排横屋,东侧建四排横屋,中间为上、中、下三厅,上、中厅各有过道通往横屋,凹肚式门楼,青石圆形檐柱,穿斗式梁架,五步梁,青石门框,门上的墨字“紫阳草庐”清晰可见。为便于防御,在东、西、北三角都建有碉楼,两边的横屋各砌出三间伸手廊,斗门就设在其中,门前还有宽阔的余坪与半月形池塘。
和平县文物普查队认为,司背朱屋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客家府第式建筑,与“龙衣屋”、方围屋并称为和平清代三大特色建筑。
除了司前朱屋和司背朱屋,在书香围西边约100米处,还有一座四角楼,名为袁屋,始建于清代,防御性能极强。据记载,在咸丰五年(1855年)时,翟火姑农民起义军转战粤东一带,曾经在攻下和平县城后,在水背村进攻袁屋,并砍下和平八景之一的北楼古松制成大炮,用来轰击坚固的袁屋。幸亏这门大炮轰裂,起义军才未能攻下袁屋,袁屋人这才逃过一劫,但和平八景却从此少了一景。
龙聚围(民国):乡政府旧址冬暖夏凉
在水背村中心地段,还有两座民国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一座是陈达三建造的龙聚围,一座是朱修横建造的仁修楼,均是方围屋。
仁修楼,又被当地人称为“地主楼”。20世纪中期,该楼被分给贫下中农居住。仁修楼占地2000多平方米,高二层,四角有碉楼,呈三进二横布局,背后与旁边附建带骑楼的洋楼。
仁修楼大门二石柱上有石刻楹联,上书:“家训犹存愿历代子子孙孙咸道文公成法,格言俱在望后嗣绳绳继继不守柏庐旧规。”进入屋内,随处可见精美雕刻,云龙、麒麟、松鹿、花卉等各式图案精致生动。里面围着大天井而建的带骑楼的洋楼,还保留有花纹、墨书,为“尔耕尔读”、“宜古宜今”。
龙聚围,总面宽65米,总进深27米,占地面积1755平方米。府第式建筑,并排两幢,一幢呈堂横式,三进两横布局;一幢呈四合院式。两建筑均为土木砖瓦结构,悬山顶,灰瓦面,垒瓦为脊,墙体搁檩承重,青砖墙脚,泥砖砌墙,表面批搪石灰,屋内青砖铺地,鹅卵石铺砌天井。
龙聚围的东边是堂横式建筑群。正面一排设三门,正门建凹肚式门楼,月梁上的浮雕为鲤鱼跳龙门图案;方形花岗岩石檐柱,门上镶嵌花岗岩石匾额,匾额四周浮雕为瓶花图案,中间原来的浮雕“龙聚围”三字虽被石灰涂抹了,但仍能辨认出字迹。西侧则是四合院形建筑,面宽五间,进深七间,两层柱廊式,正前栋正面设柱廊,两侧内设柱廊,方形青砖为柱,木栏杆,中间有长方形天井。
该龙聚围由陈达三于民国时期始建,解放后分给贫农,乡政府曾在此办公。
组稿:本报记者田红秀叶春雨
特约记者徐精华
摄影:本报记者冯晓铭
新闻推荐
县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要求以新担当新作为 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目标任务
○本报讯记者叶春雨特约记者徐精华通讯员凌腾杰12月11日,和平县委书记陈劲松主持召开县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要求稳中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