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商务局 助力河源全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市3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河源商务部门坚持打开“山门”搞建设,坚持以开放促发展,商务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升,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健康发展、开放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988—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7.3亿元增长到585.6亿元,年均增长16.3%;以美元计算,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从610万美元(1989年)增长到38.5亿美元,年均增长25.9%,实际利用外资累计39.2亿美元,增长约24倍,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成就
改革开放天地宽
脚踏实地创佳绩
商贸领域实现变革式发展
民无商不活,城无商不兴。近年来,河源市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加强市场建设、推动电商发展、降低市场运行成本等,千方百计搞活城乡流通市场,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为全市经济转型发展助力。市商务局大力实施限上企业倍增计划,2017年实现新增上限企业100家,目前全市在库限额以上商贸企业557家。积极搭建肉类、蔬菜追溯体系,加强源头控制,已完成市级追溯平台和3个流通追溯节点建设,还有11个流通追溯节点将于年底建成,让市民吃上放心菜。此外,河源市先后举办了柬埔寨商品体验周活动、汽车展销会、“双11”电商节、茶文化博览会等大型促消费活动。其中,“双11”当天全市在天猫平台交易额就达1.7亿元,同比增长37%;茶博会活动期间订单达1300万元,现场交易额达到120万元。
商业的发展也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了脱贫致富。今年8月,继龙川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后,紫金县、和平县又成功入选2018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至此,河源市已有3个县成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河源市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加快现代要素集聚,建设生态河源、现代河源“两个河源”注入新动能。
对外开放领域进一步拓展
近年来,河源加快外贸转型升级,以手机生产示范基地、活猪示范基地为抓手,2017年河源地区供港澳活猪19.9万头,货值5.4亿美元,位居全国前列,手机总产值达416.2亿元。同时,进一步优化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结构,全年全市加工贸易企业“委托加工+自主品牌”方式出口比重达到57%,新增9个加工贸易企业。积极促进外贸新业态发展。积极推动河源外贸企业开展市场采购贸易,全市共有8家企业备案,2家已开展业务960票,货值3亿元。强化政策支持和服务。加强政策宣传,全年举办了4场信保大讲堂活动和小微服务业信保政策宣讲会下县区活动,支持56家企业投保信用保险,累计投保额约1.6亿美元。
在上个月刚刚结束的第124届广交会上,河源市共组织了24家企业参展,设置展位66个。在2018年海丝博览会上,共有37家柬埔寨企业和8家河源企业参展,柬埔寨企业展位有35个、河源企业展位有10个,参展企业数量、展位数量创5年以来新高。近年来,河源市积极发动企业参加广交会、广博会、食博会、加博会、高交会、名优商品展等,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展外销渠道。2017年市商务局共组织11家企业参加了3场境外展览活动,签订贸易额6000万美元,彰显出河源坚持对外开放、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的发展壮志。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证实了河源对外贸易正朝着稳中向好的态势发展。2013-2017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0.4亿元增长到260.4亿元,增长了29.9%;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超过7.8亿美元,引资能力明显加强。
招商引资展现新作为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按照市委、市政府“1、3、6”系列经贸活动部署,今年1月,河源市先后与6家大型央企及16家大型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3月29日,河源投资年会上签约项目58项,投资总额1188.6亿元;6月29日,举行产业类项目集中动工投产活动,全市99个产业类项目集中动工投产,总投资额达453.4亿元,预计年产值310.3亿元;为巩固和拓展招商引资成效,9月28日,举行综合类项目集中动工活动,全市137个项目集中动工,总投资额达463.8亿元,为河源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分工合作、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开放型经济注入了新动力。
近年来,市商务局以招商引资为发力点,创新投资促进服务机制,完善招商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建立招商共享机制,健全产业招商联盟、市县招商联动机制,逐渐形成了全市招商“一盘棋”的大工作格局。
早在2016年,市商务局就在深圳设立招商服务中心,组成招商引资专业队伍,驻深承接深圳产业转移。同时,市商务局以招商引资为发力点,创新工作机制。创新投资促进服务机制,完善招商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建立招商共享机制,健全产业招商联盟、市县招商联动机制,形成全市招商“一盘棋”的大工作格局。2016-2018年三季度新签约项目超过447个,计划投资总额超过8388.93亿元。
此外,市商务局十分注重优化外资来源结构,狠抓外资项目落地,不断加大引资、引智、引技力度,特别是在吸引港资上成效突出.据统计,香港回归20多年来,河源市累计吸引港资项目1482个,占全市投资项目总数的90.75%;合同利用港资为456769万美元,占全市合同利用外资总额的87.26%;实际利用港资为285423万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2.83%。
展望
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
谱写河源全面开放新篇章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开宗明义指出,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省委书记李希到河源调研时明确提出,要把河源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走出生态河源、现代河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
在新的历史时期,市商务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和李希书记到河源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河源与粤港澳大湾区毗邻的区位条件天然优势,牢牢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坚持以全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为方向,不断提升河源市在大湾区的战略功能,助力河源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集中力量抓好全面深度融合
牢牢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紧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建立多层次、多领域对接合作机制,用我们的资源、政策、平台优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资金、人才、技术等优势,不断提升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战略功能,推动河源市全域参与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是积极对接大湾区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推动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通关便利化、市场一体化,吸引大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向河源市集聚。二是积极对接大湾区开放平台。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广交会、广东海丝博览会及海外展会等,在经贸、金融等多个领域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拓宽发展空间。三是积极对接大湾区现代化产业体系。主动承接大湾区的产业延伸和企业转移,以“大湾区总部+河源基地”“大湾区研发+河源生产”“大湾区创新+河源孵化”等模式,推进与大湾区的产业共建,形成同一产业链,不同价值链的分工。
集中力量抓好开放型要素培育
坚持稳增长、优结构、促转型,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积极参与进博会、广交会及海外展会,引导企业巩固传统优势外贸市场,开拓“一带一路”新兴市场,进一步激发市场潜力,扩大进口空间。大力发展一般贸易和服务外包,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着力培育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外贸新业态集聚发展。充分发挥外资企业的人才、技术、管理、服务等外溢效应,推动外资利用数量和质量“双提升”。着力构建“一带一路”战略大通道,大力推进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中欧班列、铁路口岸建设,进一步丰富河源市口岸功能。加强与海关、外汇、财政、国税等部门的协作,推动进出口环节创新业务监管模式,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集中力量抓好内贸流通
大力培育绿色、品质、健康、信息、农村等新型热点消费,引导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等新模式加快成长。研究出台促进商贸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积极开展“春夏秋冬”4场常态化促销活动,巩固常规消费影响力。加快完善溯源体系建设,不断优化消费环境,保障市民放心消费。以“客家菜师傅”“东江菜师傅”打造工程为契机,拓展餐饮业市场,不断提升品牌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效应。尽快完善《河源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规划(2017—2025年)》,优化城乡商贸流通产业空间布局,引导商业中心功能转型、特色街区提档升级,重点培育高品位步行街,不断盘活现有商业体,推动河源市商业圈健康发展。继续做好电子商务示范县创建工作,充分发挥龙川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的示范引领效应,带动企业发展,指导和平县、紫金县扎实开展国家级电商示范县创建工作,助力河源市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工作。
集中力量抓好招商引资
创新投资促进服务机制,完善招商政策体系、工作体系、招商共享机制,组建一支能与国际国内大企业对话的专业招商队伍,形成全市招商“一盘棋”工作格局。聚焦各县区主导产业和特色支柱产业,瞄准先进制造业、高新科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产业、农业工业化产业和高端绿色产业,重点培育康养、休闲、文旅等产业,突出抓好产业链精准招商,形成错位发展、互补发展产业格局。积极开展大湾区“9+2”城市和北上杭等重点城市招商路演活动,吸引各地布局大湾区的产业延伸、溢出和辐射。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站在改革开放40年,在实现“示范区”“排头兵”的征途中,市商务局作为河源市经济职能部门,承担着重要责任,将围绕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的战略部署,大力培育新业态,提高开放度,把干在实处作为不懈追求,把走在前列作为目标要求,把勇立潮头作为使命担当,推动河源全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奋力谱写新时代改革开放新篇章。
本报记者敖海冲苏勇军通讯员李海东周庆颖
新闻推荐
河源国际手机创新创业大赛圆满收官丁红都叶梅芬出席颁奖仪式 10个项目分获大赛一、二、三等奖
○本报讯记者董伟伟全球9大赛区海选、942个项目注册报名参赛、30家手机和电子通信领域的产业龙头企业参与、上百名资深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