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理工学校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验收 点燃改革创新引擎 勇立职教发展潮头

河源日报 2018-12-10 07:36

■学校教师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国家级课题研究■师生开展以任务为导向的分组分层教学■校企合办汽车维修校中厂,将技能培训与就业岗位进行无缝对接。▼10年来,河源理工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普通中职学校发展成为国家示范校,在改革与创新中砥砺前行,打造出了河源产教融合的典范,成为新型技能人才成长的摇篮。 冯晓铭 摄核心提示

10年来,河源理工学校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一所普通中职学校发展成为国家示范校,在改革与创新中砥砺前行,打造出了河源产教融合的典范,成为新型技能人才成长的摇篮,为河源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2年9月,河源理工学校入选第三批“国家示范校”建设计划项目单位;2013年4月,成为获准建设学校并正式启动建设工作;2016年初,通过省级验收。近期,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三部委公示了通过验收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三批学校名单,该校赫然在列。

在两年的“示范”建设和近两年的“后示范”建设过程中,该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等工作上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办学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学校内涵发展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助推河源中职教育加快发展。

改革创新

推广多元化教学层层推进育人工程

2008年,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双转移”战略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实施“后发河源,教育先发”战略,河源市投资4.5亿元,采用迁建市工业学校(创建于1998年)与新建校区合二为一的方式,创建河源理工学校,并致力将该校打造成全市中职教育“龙头”,辐射带动本地中职教育发展。

10年来,“理工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始终坚守“技能改变人生,品质成就命运”的办学理念,学校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目前,该校在校生近8000人,教职工398人,下设交通运输、艺术教育、电子技术等7个教学部共24个专业,建有102个实训场室。

十年耕耘,硕果累累。该校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示范性中职学校,2014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8年9月成功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验收。这些成果都源自“理工人”的不断改革与创新。特别是近年来,该校狠抓重点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等工作上走在全市中职教育前列。

多元培养实现高质量人才输出。该校突破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数控、电子、汽车3个重点专业优先创新实施“校内技能递进培养,校外对接顶岗提升”、“企业实践三形式,专班培养五共建”和“1+1+X(学校+行业+多家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紧贴市场在优化原有专业的基础上,新增了客家菜烹饪、机器人、物联网等专业,形成了对市内重点行业的全覆盖,70%的学生毕业后在本地就业,部分学生尚未毕业就被企业预定聘用。

课程设计与岗位技能无缝对接。该校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理论为指导,与企业合作,成立课改团队,深入企业调研,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编写了39门专业课程及课程标准,编印了25本校本教材,建成13门精品课程,为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奠定了基础。

教学工作实行“行动导向任务驱动”。该校以教学设计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将传统课堂作了“行动导向”式的调整,通过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掌握专业知识,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

教学资源和教学管理日益信息化。该校建成数字化教学资源及共享平台,推出精品课程、在线学习等栏目,使教学课件、视频、三维动画等教学方式丰富多样,师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教学和自主学习;同时,实现了课程管理、人员变动、奖惩助贷等师生综合业务的信息化管理,为教学任务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队伍建设

内培外引育名师打造学校发展内核

目前,该校有教职工398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达98.5%,研究生3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5人。该校坚守“人才是第一竞争力”的发展理念,按照“请进派出全员提高,教改教研双轮驱动,理论技能内外兼修”的思路,建设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

大力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该校大力改革创新,于2016年成立了以校长为主任的学术委员会,指导教师参与专业建设与课题研究,并精心培养了18名专业带头人。此外,河源理工学校加大了教师培训力度,推荐21位骨干教师参加参加国家级培训、122位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培训,组织150多位教师到合作企业实践或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校本培训参培率达100%。

培养名师,建设教师工作室,引领专业发展。近两年,该校建成了13个校内教师工作室、3个企业驻点工作室,并定期在校内或企业开设学生与名师直接对话的“名师行家讲堂”,让师生随时接受到专业领域高水平的名师或行家的指导。

聘请行业专家、能工巧匠、企业精英担任兼职教师。该校先后聘请社会各界的行业专家、能工巧匠、企业精英等40余人担任兼职教师或主持讲座,参与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

创新教师管理机制,调动教师干事创业积极性。该校制定了教师发展的长期规划,建立教科研工作激励机制,健全以能力和贡献为核心的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多层次的教师成长通道,铸就了一支优秀教师队伍。近两年来,该校教师参与的课题研究有33项,其中省级以上13项;参与各类教学业务竞赛共184人次,其中75人次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

产教融合

创新集团办学模式助力学生就业升学

2010年12月,该校牵头建立了上联高职院校、横连行业企业、下接初级中学“三位一体”的职教集团。通过几年的改革创新,尤其是示范校建设的推动,该校和集团合作单位建立健全了知识共享、课程更新、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生产实训、提升学历等机制,切实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组建集团,做到了组织衔接。目前,该校职教集团由65家企业、130所初级中学、5所高职院校组成。职教集团各个成员单位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为目标,共同推进集团发展,至今共举办8次办学研讨会,完善决策、运行、保障、激励制度,形成集团办学长效机制。

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基地衔接。通过校企共建、企业捐赠或赞助等形式,该校与河源华达汽修、卫国教育、铭镭激光等企业共建了一批具备实训和生产双重功能的工厂,创设了融合校企文化、虚拟现实场景的实训环境。目前,已建成校外实训基地52个,校内产教一体化实训场室36个。

通过资源共享,实现生源衔接。该校招生人数每年稳定在3000人左右,专业学位供不应求。该校还通过三二分段衔接、“3+证书”高职高考、对口自主单招等方式,实行中高职对接,为毕业生搭建学历提升平台。至今,该校共与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职院校合作,开设20多个升学专班;连续多年在会计、电商、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组建“3+证书”高职高考班,平均上线率达96%以上。2018年,该校经省教育厅批准设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院并完成首批招生;2019年,计划招收全日制大专生250人,为毕业生新增了一条升学渠道。

通过“订单”培养,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该校与集团内20多个企业联合举办冠名专班,实行订单式培养,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奖学助学和文化建设,学校每年向企业定向输送学生参加顶岗实习。自集团成立以来,校企共建专班83个,培养对应专业毕业生近5000人,为当地各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急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文化自信

以党建带团建

引领校园文化发展

河源理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委为“领头雁”,带动校内各级各类组织认真学习领会新时代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会议及文件精神,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坚决落实以立德树人的根本责任。

近年来,该校在注重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还着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通过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校运会、文艺晚会等活动,组建近40个学生社团组织,发挥思想育人、组织育人、活动育人的重要职能,培养学生自信心,形成“人人有特长,天天有活动”的多彩校园文化特色。

另一方面,该校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系列教育活动,并组织100余名党员志愿者、1200人(次)团员志愿者参加禁毒宣传、助力“创文”等近百场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校党团员、青年师生争当社会楷模,担当社会责任。2017至2018年,该校连续获得“年度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奖”。

2018年5月3日,河源理工学校团委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这是共青团中央授予基层团组织的最高集体荣誉,是对河源理工学校团组织一直以来扎实工作、从严治团、争创佳绩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肯定,是河源市学校类团组织近十年来获评的唯一一个国字号荣誉,也是2017年度广东省获此殊荣的5个学校团组织之一。

发展成果

中职教育典范城市发展名片

10年来,河源理工学校为地方企业输送了近2.7万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9.8%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达86%以上;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提高,每年校园招聘会企业提供岗位1.5万多个,岗位供求比达6:1,用人部门对人才满意度超过90%。

同时,该校还为市移民局、市民政局、西可通信公司等单位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年均培训达5000人次以上;校内学生职业素养培训基地共接收企业委托培训100多项;积极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和技能考证培训,培训4000多人次,参加考证4000多人次。

除了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外,该校对地区职业学校辐射和带动作用日益明显,成为职业特色办学的典范。近年来,该校多次承办了河源职业学校师生技能大赛和河源市职业教育研讨会,分享改革成果,共推职业教育发展;接待广州市教育考察团、赣州市教育考察团等各地各级政府教育考察团35批次,接待山东、江西、广西及广东等地区职业院校40多批次师生的来访学习与交流。

此外,该校不断完善实训设施和校园基础设施,新增了物流专业实训基地、工业机器人实训室、光电技术综合应用实训室、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高档数控多轴实训室和3D打印实训室,并计划建设物联网智能实训基地与烹饪(客家菜)专业实训基地。

通过示范校建设,该校不仅发展成为中职教育的典范,更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名片。未来,该校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高标准、严要求深化“后示范”建设,带动区域职业教育水平整体提升,为把河源建设成为广东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本版组稿/摄影(除署名外):本报记者田红秀通讯员张萧李瑞云

新闻推荐

广东省第五批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河源市工作动员会召开

○本报讯记者董伟伟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