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委书记丁红都: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 奋力把河源建成“示范区”“排头兵”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的关心关爱、悉心指导和殷殷重托,是引领河源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极大增强了河源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动力。”近日,河源市委书记丁红都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河源将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进一步优化完善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落实“1+1+9”工作部署的政策举措,奋力把河源建设成为“示范区”“排头兵”,走出生态河源、现代河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贡献,奋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源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南方日报记者蒋才虎通讯员程学勇罗林林董伟伟
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极大增强了河源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南方日报:时隔6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广东视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广东提出四个方面重要要求。请谈谈您的认识和体会?
丁红都: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广东工作、情系广东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当在广东发展的重要节点、关键时刻,总书记都及时为广东改革发展把舵定向、注入强大动力。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6年内第二次亲临广东视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广东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并对广东提出了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四个方面重要要求,为广东、也为河源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广东、也为河源新时代改革开放提供了重大发展平台、创造了重大历史机遇。河源要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深化改革的主方向、主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决破除制约河源发展的掣肘,以全域参与大湾区建设为引领,推动河源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河源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生态产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巩固培育生态环境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河源要用差异化协调发展的方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都市经济带动战略,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要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落实“两个维护”,把全市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以新担当新作为展现新时代河源干部新形象。
有信心把河源建成
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
南方日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惦记着粤东粤西粤北山区的发展,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要求充分发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生态优势,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河源在这些方面有哪些举措?
丁红都: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粤东粤西粤北欠发达地区,这次深入粤北地区视察,并对加快粤东粤西粤北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
省委要求河源抓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绿色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大机遇”,把河源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走出生态河源、现代河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充分体现和具体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的生动范例。河源是全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之一,我们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省委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决策部署,着力用差异化协调发展的方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一是绿色是河源最鲜明的底色,绿水青山是河源最大的发展优势和最重要的民生福祉。生态是河源的本分、也是河源的本钱,是河源的底子、也是河源的底气,要围绕“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这个总目标,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破除传统发展模式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为全省绿色发展作出示范、提供经验。
二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新时代河源发展最重大的战略机遇,要围绕“建设成为全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这个战略定位,坚持把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方向,把提升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战略功能作为最突出的战略支点,加快培育形成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核心城市的功能要素,形成高质量、现代化的城市要素集聚,搭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列新时代广东发展的“高速列车”。
三是围绕“走出生态河源、现代河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深入理解省委全面实施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新战略、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等决策部署的深刻内涵,充分发挥河源既有“区”的本质、又有“核”的特质的独特优势,依托生态河源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生态排头兵,推动现代河源成为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打造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生态河源和产业兴旺、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的现代河源,实现在高水平保护下高质量和较快速度发展,努力从原来珠三角发展的“跟随者”转变为生态发展的“引领者”。
全域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推动河源成为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有机组成部分
南方日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作为与大湾区紧密相连的河源,如何对接大湾区实现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
丁红都:河源距离广州、深圳、香港都约180公里,紧邻粤港澳大湾区,处在珠江东岸深莞惠经济圈辐射带动的第一层,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利用珠三角和港澳优质资源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目前河源来自大湾区的规上工业企业占全市的近50%、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63%,今年以来河源签订的近万亿元战略合作协议和动工建设的千亿元产业项目,约有一半来自大湾区的知名企业。河源将抓紧抓实抓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引领河源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推进与大湾区交通、政策、平台、市场、要素“五个对接”,营造与大湾区同等水平的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当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
河源将积极对接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功能培育,推动河源成为大湾区优质生活圈重要承载地;积极对接大湾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推动河源成为大湾区现代产业重要战略腹地;积极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创建,推动河源成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延伸区和承载区;积极对接大湾区核心城市,共建绿色湾区、美丽湾区,探索与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合作新路子,推动河源成为绿色湾区、美丽湾区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对接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大力推进与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和体制机制“软联通”,推动河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有机组成部分。
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南方日报:作为原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河源如何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丁红都:河源是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是原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是最早建立县级苏维埃政府的地区之一,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一直以来,河源人民对党怀有纯朴而深厚的感情,党委的决策部署很容易得到支持和响应。河源将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落实“两个维护”,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意识形态安全“护城河”“防火墙”,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把河源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相关
新添两条通达珠三角的“大动脉”
助力河源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在河源市紫金县柏埔镇赣深高铁重点控制性工程——柏埔河大桥施工现场,每天都有300多名建设工人奋战在一线,46个桥墩中的35个已完工,施工场面蔚为壮观。
与赣深高铁同向而行的河惠莞高速公路,近期再传捷报:河惠莞高速公路黄江2号隧道右洞顺利贯通,明年底,河源将再添一条通达珠三角的“大动脉”。
两大交通基础设施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指明了河源发展的方向和决心:全域参与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千方百计搭上粤港澳大湾区这列新时代广东发展的“高速列车”。
河源市委书记丁红都表示,河源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按照省委赋予河源的使命定位,以示范区的标准要求工作,以排头兵的意识强化工作,以融入大湾区的自觉推进工作,按下发展的“快进键”,迈上振兴的“快车道”,努力把河源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走出生态河源、现代河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不久前,在深圳举办的2018河源(深圳)移动通信招商推介会,吸引了深圳80家移动通信企业参会。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大湾区高端优质产业项目落户河源,是河源吸引大湾区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向河源流动的重要举措。
紧邻珠三角,既有1.2万平方公里属于粤北生态发展区,又有3000多平方公里与珠三角紧密相连、地形地貌相一致,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河源完全有条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腹地。河源市委、市政府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引领河源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明确要全域参与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努力把河源建设成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
围绕打造与大湾区核心城市1小时交通圈、生活圈的目标,河源优先规划建设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高快速骨干交通体系,全力推进赣深高铁、武深和河惠莞高速、东江航道复航升级以及通用机场建设,积极推进广河客专、惠河城轨、龙韶铁路和河惠深、河惠汕、河增高速规划实施,并依托高铁、机场等谋划发展与大湾区核心城市的通勤交通,加快构建立体便捷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与大湾区交通的快速通达、便捷体验。
为全面对接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河源努力建立与国际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无水港、区域物流分拨中心等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申报工作有序推进,努力推进与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发展,推动大湾区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向河源流动集聚。各级各方面看好河源发展预期、支持和参与河源开发建设的态势开始出现,一大批企业纷至沓来。今年以来,河源先后与一批央企总部和知名民企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阿里巴巴广东云计算数据中心等一批项目已经动工建设。深圳市计算机行业协会执行会长杜和平指出:“河源已具备全方位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的软硬件实力。”
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前不久,广东富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报“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批,实现了河源“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零的突破;此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声华牵头的广东省通信终端质检中心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院士工作站在河源揭牌……多家高端科研机构、工作站落户河源,反映了河源对高质量发展的追求与渴望。
绿色是河源最鲜明的底色,绿水青山是河源最大的发展优势和最重要的民生福祉。一直以来,河源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发现问题的整改,坚决打好碧水保优战、蓝天保卫战、净土防御战、森林保卫战、涉农治污战,守好一江清水,守好青山翠岭,守住河源发展的根基。
在高水平保护的同时,河源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在产业发展上,坚持以绿色化为主攻方向,大力培育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规划建设了数据产业园、数据集聚区。阿里巴巴广东云计算数据中心、中国联通·河源云数据中心等一批大项目落地建设,为河源发展插上“云之翼”。河源依托不断进驻的科研机构、高校,推动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涌现出中光电、勇艺达等一批在各自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
河源将巩固培植绿色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和较高速度发展,携手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共建绿色湾区、美丽湾区,共享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不遗余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参天的古树环抱四周,无公害种植基地连成一片,原生态的林荫小路蜿蜒环绕……走进位于东源县顺天镇灯塔盆地田园综合体项目,恬淡静谧的田园风光让人忘却世间喧嚣。
灯塔盆地田园综合体项目是河源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缩影。作为传统农业大市,河源绝大部分地域为农村,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发展好了,河源的发展才会好;农民富裕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有坚实基础。今年以来,河源把农村作为发展的主战场,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优先战略、首要任务,全面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确保乡村振兴3年取得重大进展、5年见到显著成效、10年实现根本改变。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河源充分发挥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在灯塔盆地大力引进康养、旅游、高科技农业等优质项目,积极发展“农业+互联网”“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等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灯塔盆地内及周边乡镇以工业化的组织、品质化的生产、商业化的经营发展农业,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目前,紫金县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平县猕猴桃现代农业产业园、龙川县油茶现代农业产业园、连平县鹰嘴蜜桃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入选2018年广东省第一、二、三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河源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
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同时,河源还下大力气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深入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力争用10年时间全面整治提升全市1251个行政村的人居环境,让河源广大乡村成为“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宜居美丽家园。目前,全市255个省定贫困村1761个自然村已全部完成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全面完成了“三清三拆”工作,道路硬化、“厕所革命”、垃圾屋、污水排放管道等项目稳步推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世军昨日,萧殷文学研讨会暨萧殷文学馆开馆活动在河源市举行。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