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河源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

河源日报 2018-11-21 07:40

■优美生态的万绿湖,成为河源的一张名片。河源市狠抓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核心竞争力。本报记者 冯晓铭摄核心提示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是河源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市委提出,要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把河源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动质量强市建设

目前,河源现有“河源米粉”和“连平鹰嘴蜜桃”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今年5月,“和平猕猴桃”顺利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技术审查会专家审查;今年6月,“紫金春甜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获得正式受理。全市今年有望增加到4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通过深入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战略,坚持以工业化的组织、品质化的生产、商业化的经营发展农业,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品质农业、效益农业,把“生态河源”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

据了解,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产自特定地域、以地理名称命名的产品,是优良品质的代表,是国际通行的知识产权之一。近年来,市质监局多措并举,加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大力打造河源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地区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大力助推乡村经济振兴发展。

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河源市将进一步加强执法检查,指导企业进一步规范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同时,进一步加强专项监督抽查,重点抽查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特色的符合性和一致性;严肃查处假冒地理标志产品以及伪造、冒用专用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企业(合作社)或农户和消费者的权益。在此基础上,河源市还将积极推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走集群发展道路,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行“地标产品+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确保区域优势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带动当地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河源的绿水青山

近日,省环保厅公布了2018年10月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行榜,按照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排名,河源市空气质量位居全省第二,是全省唯一一个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100%的城市。

据了解,河源市已经出台了《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从即日起至明年2月底,河源市将组织开展秋冬季大气环境攻坚专项行动,重点对道路扬尘、车辆尾气排放、环境污染、擅自焚烧和随意排放等进行专项整治,有效减少本地大气污染源。

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指出,持续巩固提升优美生态环境,是河源保持核心竞争优势的内在要求。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缓解河源市环境空气质量面临的严峻形势,根据10月11日市政府召开的全市秋冬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专项行动动员会部署,河源市将采取多项举措,进一步巩固大气环境质量。环保和交警部门将继续联合开展路上执法,重点对“黑烟车”和重型柴油车尾气进行抽检;交警部门将严厉打击“泥头车”飘撒等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住建部门将对市区范围内建筑工地落实“6个100%”情况开展现场检查;市城管执法局将继续按已定的洒水降尘方案作业,加大执法力度,整治露天烧烤;环保、经信部门将继续排查全市“散乱污”企业,大力实施工业减排、燃煤控制、机动车尾气治理、扬尘管控、环境监管等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有力保障河源市空气质量持续优良。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几年,河源将继续保护好一江清水和青山翠岭,按照建设生态河源、现代河源“两个河源”的发展思路,生动实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巩固提升生态环境核心竞争力。

鼓励企业进行技改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近日,河源市公布了2017年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专项支持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设备更新)项目名单,全市14个项目共获3487.5万元支持。此次河源市获得支持的14个项目,涵盖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等行业,均为企业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项目。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的生产线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获得本次最高799.6万元的资金支持。该项目技改总投资5500万元,主要用于淘汰高耗能、低效率、劣品质的设备,加快促进先进成果转换,合理安排生产工艺结构,对设备配置进行调整,以适应发展需求,添置高端精密设备等。

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要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推动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化改造升级,深入实施新一轮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切实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质量效益。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发放技改专项资金,旨在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支持企业开展扩产增效、智能化改造、设备更新和绿色化发展等技术改造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精电(河源)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的车载液晶显示器模组实施的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成为河源市通过技改推动转型升级的范例。该项目计划改造现有的车载液晶显示器模组生产线,购买自动上下料贴片机、全自动COB智能固晶机等相关设备软件及建设相关配套工程。项目改造完成后,可有效提升生产线智能化程度和生产效率,不仅可提高产品的优良率、附加值,还能满足国内外客户对高档产品的需要,确保企业在行业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项目达产后,年可新增产能100万套,减少用工30人以上。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此次可获得472.9万元资金支持。

以河源高新区为例,近年来,河源高新区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加大力度支持企业开展技改创新,鼓励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今年前8个月,河源高新区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1.3亿元,同比增长16.8%,推动华夏易能、龙记金属、中光电通讯、西可通信等15家企业开展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有效促进了工业转型升级。

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19日下午,市二中小学部施工现场,一排蓝白相间的板房前,挖土机正在开挖排水沟,工人正在砌挡土墙,一切建设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市二中校长谢辉华告诉记者,目前,该项目已顺利完成了围蔽、实地查勘及水电接驳等前期准备工作,将很快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据悉,建设市二中小学部,是河源市2018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该校园新建项目总体规划用地3.3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包括一幢6层的小学部校舍、一个拥有300个车位的地下车库、一批市政配套工程及设备设施等。学校建成后,与原有校舍一起,可提供1800个小学优质学位,全校办学规模将达到3000人,将有效缓解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紧张情况。同时,该校地下车库部分车位可向社会开放,将缓解学校周边停车难问题。

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与市二中小学部同时被列入今年河源市十件民生实事的还有提高山区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源城区特殊教育学校等教育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创建工作等教育项目。截至目前,各县区均已提高山区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标准,按人均不低于1000元/月的标准按时发放给教师;源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源城区机关第三幼儿园、东源县第三小学等也已建成交付使用;其他教育项目正在有序建设中。

市教育局局长欧阳仕文表示,市教育局作为教育项目的牵头承办单位,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办好民生实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统筹协调指导作用,加强督促检查,加快推进民生实事办理工作,扎扎实实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

据了解,今年,河源市将提高山区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标准、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提升交通安全水平、推进新丰江东江水质保护工作、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实行市区“百街千巷”改造提升项目、实施“旅游厕所革命”、推进红色文化遗址修复工作等列为十件民生实事。据市政府督查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全市各县区、市直各单位高度重视十件民生实事的办理,扎实有力抓好民生实事办理工作。市政府通过召开推进会、实地督查督办,对实事实行清单管理、台账式跟踪督办等方式,积极推动民生实事办理。截至目前,各项民生实事稳步推进,不少项目已顺利完成。如,由市卫计局牵头承办、紫金县政府为建设主体责任单位的紫金县妇幼保健院升级建设项目、紫金县人民医院升级建设项目等,均已顺利建成投入使用;由市民政局承办的城镇、农村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金已提标发放;由市财政局承办的对东江流域水环境整治的奖补资金已发放至县区等。

本报记者敖海冲谢少娜通讯员廖娜

新闻推荐

河源市领导检查涉电公共设施 深入排查整治涉电设施隐患

○本报讯记者敖海冲昨日,副市长朱蔚蔚率检查组到城区开展涉电公共设施安全检查,要求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涉电公共设施安全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