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大巧若拙 宋瓷的另一独特审美

羊城晚报 2018-11-12 13:58

釉色创新的铁红色斑纹“火凤凰”蔡炳盛供图

显微镜下看油滴 谭伟彬 摄

鹧鸪斑建盏 谭伟彬 摄

银蓝油滴建盏 蔡炳盛供图

受访嘉宾

蔡炳盛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高级陶瓷工艺美术师,福建省民间工艺大师。出生于陶瓷世家,自1982年开始独立研究建窑建盏烧制,至今从艺30多年,收徒9人,对于宋代老盏有着深刻的研究。

谭伟彬

广东工艺美术珍品馆原馆长,从事工艺美术44年。曾任国家轻工业部百花奖评委、广东工艺美术史料主笔、第二届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策划人、广州市非遗专家评委、中国工艺美术金凤凰奖评委等。

文/羊城晚报记者 林清清

实习生 黄熙童

图/受访者提供

建盏作为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宋代皇帝御用茶盏,工艺难度大,存世不多,在收藏市场上价格看涨。今年5月,建盏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开始施行,这份由国家管理部门牵头的产地标准,对建盏的工艺、市场会有何影响?建盏爱好者该从什么角度欣赏与收藏建盏?羊城晚报请来专家讲解。

大巧若拙 何为好的建盏?

宋代审美,近来成为美学一股潮流,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显学。清雅脱俗是人们对于宋代美学的一个强烈印象,如宋徽宗的瘦金体、宋代的汝窑、均窑,受到追捧。然而,在宋代八大瓷器中,黑瓷的代表建盏,独具一格,却受到宋朝皇帝喜爱,成为御用茶具。宋徽宗甚至为建盏写下“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入醉乡”这样的诗句。其后建盏传入日本,为日本藏家喜爱,四盏曜变(天目瓷)盏被定为国宝级藏品。而近两年在拍卖会上创出高价的建盏新闻,也被人们津津乐道。

说起建盏,很多人知道是宋徽宗之爱,却不知它始制于五代末年,于宋代达至鼎盛。到了元末明初,建盏工匠与制作工艺逐渐失传隐匿,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被建窑当地工匠探索复兴,并于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建盏烧制技法特殊,2018年5月,首份建盏制瓷工艺的产地标准《地理标志产品——建盏》,正式实施,也为复兴建盏提供了更多规范。前不久在广州传统工艺美术中心展览馆举办的建盏展览,就邀请了建盏原产地的非遗传承人大师,带来探索复兴的建盏作品,吸引了众多建盏爱好者前来赏鉴。

羊城晚报:相对其他宋瓷,建盏是一种独特的审美?为何建盏追求粗糙浑厚的质感与色彩斑斓的花纹?

蔡炳盛:简单地说,从宋朝传下来的东西就是这样的,但其实它的价值在于,这里面技术含量非常高。这些五彩的斑纹都是自然窑变的结果,不能是人为控制画上去的。你看这浑厚粗糙的质感,我们叫痱子胎,烧的温度是最高的,1350摄氏度左右,保温时间很长,大概4个小时。其他的窑头保温时间很短,或者不保温。因为瓷器高温燃烧后还一直保温是很难受的,很容易变废品。所以建盏的成品率也非常低,这也是它珍贵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要追求保温时间长?因为保温时间长,让釉水在里面自由流动,慢慢凝固,形成自然的漂亮的花纹。

所以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盏的花纹,不能人工添加,要靠自然窑变。它的斑纹是自然窑变的结果,不能是人为控制画上去的。但不同的斑纹,如曜变、油滴、兔毫,烧法技法不一样,花纹也不一样。

斑点是否好看,均不均匀,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同样的釉料,烧法不一样,出来不一样。出窑后有银蓝色、紫金色很多种,同一个炉里,也会出来几种斑纹,因为窑里,不同位置的温度、气流走向不同,出来的花纹就差很远。这就是建盏的可贵之处,是别的瓷器无法比拟的,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羊城晚报:你觉得,何为好的建盏?

蔡炳盛:建盏没有大器,很少大件作品,每个都是孤品。怎样为之好的建盏?简单地说,斑点大小、分布要均匀。底胎不要过于细嫩,应该是比较粗糙,更符合古制。我们本地话叫做痱子胎,一粒一粒的比较粗糙。像人长的痱子,才是古制。

谭伟彬:一个是要正宗的,用原产地的材料制作。因为原产地的泥料,含铁量非常高,达到8%-10%。第二,是花纹在烧制过程当中产生的花纹漂亮程度,是不是独特的,这个是最主要影响价值的因素。

建盏有曜变斑、油滴斑、兔毫斑、鹧鸪斑,这些斑纹主要是靠烧制人的技艺经验掌控,经过1350摄氏度的还原火焰,让釉层产生流动形成花纹。但在出窑之前,谁都没办法准确掌握。建盏这一点是很特别和难得的。所以成品率也很低,一般就是5%-10%。

我两次到产地建阳调研,亲眼看到一家民窑,出窑时没有一件是成品的,按惯例全都报废打碎。所以成品率低也是它市场高价的原因之一。

天价国宝 市场热捧为什么?

建盏受到收藏市场关注,在拍卖场上一路看涨,其实也就是近十年的事情。回顾目前在拍卖市场上高价前四,皆为日本人收藏。排名第五高价的为英国人收藏。可见建盏在海外收藏界的名声更响。

比如目前拍卖高价榜位居第五的南宋建窑异毫盏,当年英国人罗杰琵金顿入手时价格并不高,然而在2016年重新出现在苏富比拍场上时,估价40万-60万港元,最后却以584万港元落槌,创下当年春拍纪录。

而目前拍卖价格最高的南宋建窑油滴束口盏,2016年9月在纽约佳士得拍出7800万元人民币的纪录,而这只建盏其实是油滴盏,被日本文化厅认定为重要的美术品,与日本“国宝油滴”同属安宅旧藏。比起之前,保持了5年建盏拍卖纪录的“南宋建窑银兔毫束口盏”,2011年拍出的1100万元人民币,立马高出了6倍。当然,业内人士表示,这只第二高价建盏,放置如今,身价也应远超当年。

羊城晚报:目前拍卖场上看的高价都是油滴盏,古代曜变盏则存量很少。目前的工艺水平是什么状况?能否达到宋代水平?

蔡炳盛:曜变盏现在还没人烧出来,但油滴盏的技术现代超过宋代了。

曜变的技术在古代也很珍贵,没人传承下来。因为明初朱元璋说,这个东西太奢侈了,东西不能用,所以就失传了。有文献记载,兔毫盏在宋代的价格是“三千匹”,相当于2000人劳动一年的工资,油滴盏是“五千匹”,曜变盏是“万匹”,所以属于奢侈品,是很难制造的东西。别的窑可以几次成型,釉下彩釉上彩花纹可以画上去,或是比较好掌握的单色釉,但建盏要用不同的配方和方法,才能一次烧出不同的花纹和色泽。

技艺复兴 技艺的顶尖是 工艺品还是艺术品?

作为一种斗茶的茶具,制作技艺高难,但目前市面上日常使用与收藏两种玩家同时存在。那么建盏,属于工艺品还是艺术品?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执著于工匠精神的蔡炳盛,却对羊城晚报记者强调:“我认为就是工艺品。工艺品并不比艺术品低下。当工艺技术到达顶尖时,只要我自己认为是工艺品,它的价值就在那里。”

在蔡炳盛看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其实是高超的工匠精神的呈现。同样的,建盏制瓷工艺的首份产地标准《地理标志产品——建盏》,今年5月起正式实施,蔡炳盛也认为,这对规范市场是好事。因为规范,才能保证建盏制作的原则不背离。

羊城晚报:你觉得建盏是一种工艺品还是艺术品?

蔡炳盛:我认为是工艺品!工艺品并不比艺术品低下。因为艺术是人为进行的,从建盏的制作原理上讲,我们不能在上面画花,我们只能通过很高的技术含量,令他呈现出难得一见的花纹,所以我认为,我们这个是工艺品。

我不怕说工艺品就影响市场价格。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要叫做艺术品才能卖得贵,有收藏价值。但当工艺技术到达顶尖时,只要我自己承认是工艺品,价值就在那里,自然达到应有的价格。

谭伟彬:我感觉,称之为艺术品的,它更具有独特的形式、独特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感觉。艺术品应该是孤品,有独创性的、稀少的作品;而工艺品,应该是技术比较成熟后,成批生产的那些,我才会视为工艺品。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好的建盏,可以称作艺术品。

羊城晚报:古法烧制,是否认定建盏正宗的一个方法?

蔡炳盛:这是很多人的一个误解。我是陶瓷世家,从小就在龙窑旁边玩。1982年开始,花了一年重新研究出兔毫盏的技法;又用了三年多,才慢慢探索复兴了油滴盏的工艺技法。所谓古法烧制,如果是指龙窑柴火烧,那是误解。龙窑的密封性不好,烧不出来好看的油滴盏。我认为,懂行的人,会直接看东西好坏,而不会纠结于是否用古法烧制。

但有一个“正宗”不能改变:釉矿、草木灰这些原料就一定要建阳原产地的,才能为之正宗。这是因为建阳这里的矿泥特殊性,釉石矿含铁量高,所以才能烧出如此耀目的花纹。

谭伟彬:我在建盏的原产地建阳水吉作调研,最在意的是建盏是否正宗的问题。它的泥胎、釉水是否均取自水吉村内,与宋代以来同一原料?其实这种泥料,即铁胎、铁釉矿,满村都是,并不算贵,也用不上造假,但用了不同地方的泥料,即使是沿袭宋代以来的制作工艺,出品还是不同。正宗建盏在60倍放大镜观察下,油滴纹呈清晰的结晶体,非常漂亮。

藏家入门 自然与人为如何区分?

作为斗茶工具,建盏的器型不大,也有实用价值,入门尚算方便。但巧夺天工的工艺过程,有无可能被偷梁换柱?藏家入门,有何鉴别的小诀窍?两位专家都给出了自己亲身试验的意见。

羊城晚报:你说建盏是不能人为描画图案的,那市场上有无一些人为所致的产品?如何区分?

蔡炳盛:有一些,但很好分辨。主要看人为描画图案一般是两次成型,先烧一层底色,拿出来后画上颜色图案再烧第二次。完全背离了建盏一次成型、让釉水自然流动形成图案的工艺原则。这样的图案我们一样就能看出来,对于初入门者分辨,人为的花纹,摸上去一点一点地浮在上面,感觉花纹不是在同一层。

羊城晚报:还有什么简单的鉴别方法吗?

谭伟彬:正宗的建盏,胎比较呈灰黑色,含铁量很高,它的含铁量达到百分之十。这样的一个含铁量的幅度,你放一个小磁铁在建盏的杯上,倒过来都不会掉下来。这种我们是用来区分建盏的一个标准。

建盏的胎,在拉坯过程当中比较厚,釉也比较浑厚,一般建盏是经过1300多到1400摄氏度烧成的,所以烧出的建盏比较浑厚,烧出的花纹非常漂亮。

羊城晚报:对建盏爱好者入门有何建议?

蔡炳盛:建盏原先是茶具,一般器型不大,所以以器型论,相对而言价格不算太高。藏家入门也可以从小件的茶具开始。茶具也有实用价值,平时可以先把玩,再慢慢入手名师精品。不同大师的风格不一,藏家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开始学习入手。

谭伟彬:我们今年办的建盏展览,反应很好。我的提议是,假如从收藏的角度来看,可以关注一些有个性、作品稀少、存量少的、花纹漂亮的或是名人的作品。如果只是作为喝茶的器具,当然可以选择一些价格不是很高的作品,但即便如此,说到建盏,还是必须要选择正宗的,也就是原产地的建盏,才有意思。

我对这个建盏的市场前景是很乐观的。因为首先是一个实用的喝茶工具,又蕴藏着上千年的艺术文化在内。宋徽宗非常喜欢这种喝茶工具,所以一直延续到现在都叫建盏,不叫建杯。加上花纹很漂亮,细看是完全不一样的,很难重复,每一只建盏都独一无二。

新闻推荐

又到一年立冬时

公元2018年11月7日,农历九月三十日,立冬。二十四节气第十九个节气来临之时,南方的风正爽爽地吹着,阳光灿烂,却不闷热,立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