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绿水青山 留住蓝天白云 “生态河源”是怎样炼成的?

河源日报 2018-10-22 07:11

■市污水处理厂。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运行污水处理设施32座,合计处理能力35.455万吨/日,建成污水管网755公里。■新丰江水库(万绿湖)水质持续保持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被评为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之一。核心提示

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江山如此多娇”栏目两次直播河源市万绿湖美景,点赞河源“守护一方好山水”,向全世界展示河源市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

“生态河源”建设成就吸引央视目光,成为近年来河源奋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的鲜明注脚。守好绿水青山、留住蓝天白云,高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已成为把河源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的强烈共识。

【成效】

生态环保齐抓共管

继续保持全省最优水质

党的十九大指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并对开展新时代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市环保局以“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为根本要求,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河源齐抓共管的大环保工作格局初步形成,逐渐凝聚起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强大力量。

近年来,河源坚持以巩固提升环境质量为主线,全力实施蓝天碧水工程,进一步深化治污减排,强化环境法治,提升管控能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日前,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今年1月至8月全省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报告,河源地表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3.2829,排名全省第一,继续保持全省最好水质。按照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报告,新丰江水库水质达标,继续保持国家地表水Ⅰ类水质标准。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河源市高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生态保护高线,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的实践密不可分。目前,水环境保护工作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生态建设规划层面。河源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屏障,又肩负着守护万绿湖这一湖政治水、生命水的使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水资源环境,给河源的环保工作赋予了更加重大的政治任务和历史责任。

近年来,河源市围绕生态河源、现代河源建设目标,把保护东江母亲河作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措并举,大力整治东江水环境,取得了较好成效。监测结果显示,新丰江水库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东江干流河源段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东江河源段干流龙川铁路桥(国考断面)、龙川城下、东源仙塘、河源临江、江口(与惠州市交界,国考断面)5个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水功能区Ⅱ类目标要求。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地表水劣Ⅴ类比例为零。

在大气环境质量保护工作工,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河源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省分别排第11名、第7名、第5名、第3名,6项污染物浓度指标连续两年达到省政府的考核要求,其中2017年河源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7.5%。

在声环境质量管控上,河源市设立了8个功能区声环境监测点,监测点显示的平均声值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相应的环境噪声标准。为保证土壤环境质量,河源市还开展了55个林地和园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以及土壤环境监测网背景点、风险监控点补充采样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土壤环境质量达到相应的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要求。此外,河源市还对1个定点村庄和9个动态村庄开展环境质量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河源市农村生态环境良好,均达到各类功能要求。

【措施】坚守生态底线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近年来,河源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领生态环保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大力推进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着力巩固提升河源市生态环境质量,高位推进“两个河源”建设。

在全省环保责任考核、污染减排考核、大气污染防治考核中,河源市已连续多年获评“优秀”;其中在2015年度全省环保责任考核、污染减排考核、大气污染防治考核3项考核中均获评“优秀”;2016年,市环保局环境监察分局被评为广东省环保工作先进集体;2017年,河源市在全省环保责任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环保工作能够取得这些成果,得益于近年来河源市坚守生态底线,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绿色”决心。

水污染防治多措并举,巩固提升水质

河源市坚持把水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全力呵护东江这一“政治水、经济水、生命水”。一是实行“一河(湖)一策”,全面实行河湖长制,基本建立了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市、县(区)、镇、村(居)四级河长体系,全市共设立各级河长16652人,其中新丰江流域共设立河长3296人(含自然村)。二是认真组织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开展了为期三年(2013—2016年)的东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综合施策整治水环境。三是加强污染源综合管理,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通过源头防控、污染减排、执法监管、区域联动等措施,严防污染向河源市转移,严格总量刚性约束,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此外,河源市还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全力保护新丰江水库水质。2013年,新丰江水库生态保护工作被提升到国家生态建设规划层面,成为中央资金重点支持的全国15个生态环境保护湖泊之一,积极推进实施新丰江水库生态环保项目建设(共56个项目,其中新丰县9个、河源市47个;河源市已完工36个,正在推进11个)。河源市出台了《新丰江水库水质保护责任分解方案》《新丰江水库水质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正在积极推进新丰江水库水质保护省级立法工作。目前,全市已建成运行污水处理设施32座,合计处理能力35.455万吨/日,建成污水管网755公里。全市共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111个(市县级15个,乡镇级96个);拟对10个水源地进行调整,编制了《河源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调整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报省环保厅审批。

大气污染防治

综合整治,促进空气达标

日前,河源市出台《河源市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通过不断优化产业、能源、交通结构,加强工业源治理、加强移动污染源和面源治理等措施,今年市区和各县环境空气质量六项污染物指标年均浓度要全面达标,年度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达标率要达到96%以上,市区PM2.5、PM10、NO2年均浓度不超过市区2017年年均浓度,各县PM2.5、PM10、NO2年均浓度不超过本辖区2017年年均浓度,且不超过市区2017年年均浓度。

近年来,河源市大力实施工业减排、燃煤控制、机动车尾气达标、扬尘管控和环境监管“五大治污”工程。2015年至2017年均集中开展了大气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2018年,河源市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气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不断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控,严厉打击“黑烟车”,全面淘汰黄标车,同时不断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大力整治“小散乱污”企业。2017年将禁燃区总面积从89.89平方公里增加到163.09平方公里,完成了禁燃区锅炉淘汰任务。2018年共检查涉气企业154家次,限期整改和关停取缔超排企业各5家。此外,河源市还不断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城市扬尘整治、露天烧烤整治、露天焚烧整治等工作,坚决打击大气污染犯罪,协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同时,河源市还积极加强污染天气会商和应对工作,做好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及时发送预警信息。

土壤污染防治

排查修复,保障土壤安全

为推进土壤环境综合治理,河源市制定了《河源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编制印发了《河源市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方案》《河源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方案》。全面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初步建立了疑似污染地块名录。积极开展受污染农用地修复治理工作,确定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与修复试验示范面积250多亩。迅速落实固体废物企业“三个一”专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严厉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印发了《关于对全市近期固体废物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督查的通知》等文件,着力强化固体废物相关企业主体责任。近年来,完成省下达河源市涉重金属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共关闭淘汰经环保部认定的涉重金属企业12家,完成2个项目的重金属污染治理,全市重金属污染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

【展望】擦亮绿色发展底色培植核心竞争优势

今年8月,省委书记李希在河源调研时明确提出,要把河源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走出生态河源、现代河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河源要按照李希书记的指示要求,坚决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为把河源建设成为“示范区”“排头兵”夯实基础。

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指出,持续巩固提升优美生态环境,是河源保持核心竞争优势的内在要求。今后几年,河源将继续保护好一江清水和青山翠岭。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坚决打赢碧水保优战,全面推进河长制、湖长制,深入开展桉树林整治,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构建现代化城市水环境治理体系,推进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继续开展大气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达标。坚决打赢净土防御战,搞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建立健全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坚决打赢森林保卫战,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坚决打赢涉农治污战,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实现根本性好转。加快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大力推进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镇村污水处理项目建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河源市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领河源市生态环保工作,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决完成好污染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切实加强党委和政府领导,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推进生态环保工作;进一步压实各县区各部门责任,强化督查督办与考核问责,确保生态环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坚决提高政治站位,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中发现的问题和交办的案件,坚持立行立改、边查边改。

在最近召开的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市委书记丁红都再次强调,河源市要坚决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培植河源绿色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携手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共建绿色湾区、美丽湾区。

未来的河源,继续努力巩固和提升生态环境这一核心竞争力,既是把河源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的必然要求,也是走出生态河源、现代河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的应有之义。

组稿:本报记者敖海冲通讯员黄佑添张勇波摄影:黄赞福

新闻推荐

诠释真善美 发扬好家风 10户人家上榜河源十大“最美家庭”

○本报讯记者田红秀记者昨日从市妇联了解到,2018年度河源市十大“最美家庭”评选结果出炉,经过层层发现、挖掘、筛选,10户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