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紫金县实施八大扶贫工程,新农村建设让村子变靓村民变富 去年8090名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

羊城晚报 2018-10-21 13:40

全方位发力 高质量脱贫

羊城晚报讯 记者周聪报道:“活了这么大岁数,没有想到我们村会变得越来越靓。”在河源市紫金县水墩镇黎坑村,一名古稀之年的阿婆感慨道。焕然一新的村居环境、便民利民的民生设施、淳朴乡村的文化味道……一幅融合岭南文化的新农村图景展现在大家面前。

黎坑村的变化只是广东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紫金县实施产业帮扶、劳动力就业、社会保障等八大扶贫工程,加大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力度,为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2017年,紫金县共有8090名贫困人口达到当年脱贫标准。

记者在村口见到了贫困户杨百雄,他正在家门口拾掇兰花、发财树、金银花等。他说,这其中一部分是从妻子娘家云南移栽过来的。他家除了这些花草,致富的“敲门砖”高脚鸡也是从云南引过来的。

45岁的杨百雄早年外出务工时被铁架砸伤手臂致残,返村后靠打零工为生,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转机出现在2016年。“我们对全村贫困人口情况摸底,了解到了杨百雄家里的情况。”黎坑村驻村工作队队员黄锦文告诉记者,在宣传了危房改造政策后,杨百雄表示愿意建新房,“考虑到他家里的经济情况,我们资助了他3万元建房资金。”

房子有了,可生活来源怎么解决呢?2016年底,在帮扶单位每年给予人均2000元发展资金和扶贫小额贷款的支持下,杨百雄决定引进养殖妻子老家云南的高脚鸡。河源市财政局、环保局等帮扶单位投入4万元左右帮杨百雄建起了养鸡场,并从云南引进200只鸡苗,目前杨百雄的鸡场规模已超过千只。

在黎坑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还有后山废弃的茶场。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水墩镇选择在此试点办茶场,1989年因经营不善而关闭,这些山头就此荒废了。在帮扶单位的资助下,如今的山头又重现昔日的茶场盛况,全村借此掀起了新一轮种茶热潮。

当地扶贫干部告诉记者,这水墩镇算不上紫金的茶叶大镇,然采茶、种茶对黎坑村来说,却是传统产业。田岗仔海拔将近400 米,群山苍茫,森林葱郁,种茶得天独厚。

自去年3 月份至今,茶场已种下200多亩茶苗。除兴建茶园外,帮扶单位还投资20 万元入股当地三红蜜柚产业基地,2017年开始以固定分红返利贫困户,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可享受2000元的资产性收入。

谈及现在的收入情况,杨百雄介绍,首先是帮扶单位统筹资金帮其入股了村里的三红蜜柚种植基地,每季度分红500元,年终还有6000元分红,加起来有8000元。

此外,通过同样的帮扶方式,杨百雄还入股了茶叶种植基地,按1人1.5亩的标准分配给贫困户。杨百雄一家三口分得4.5亩,3年后茶叶便可产生经济收益。

截至目前,紫金县已投入产业帮扶资金1.789亿元,发展培育中长期扶贫产业项目200个。

新闻推荐

紫金曝光4起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典型问题 以案为鉴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

○本报讯记者王永红通讯员李光华钟发近日,紫金县纪委监委对近期查处的4起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