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实现生态崛起,打造东源“1+8+1”中心城区产业发展格局,努力把东源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转移承接新平台、生态健康生活首选地,成为体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窗口、展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窗口,努力争当河源建设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排头兵的主力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是前提与保障。
推进平安法治东源建设,加快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努力把东源建成全市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是东源县委七届六次全会确定的九项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在建设“两个河源”的具体实践中贡献“东源智慧”与“东源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
东源将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抓手,以推进平安东源与法治东源建设为载体,全面治理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问题,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东源在新时代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较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让广大企业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
措施一
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基层治理,全面确立和落实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治理架构,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构建新时代的“熟人社会”,打造以邻为伴、与邻为善、守望相助的生活共同体。做实基层自治,推动乡镇把工作重心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推动更多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向网格延伸。加强重大项目的决策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效预防社会矛盾发生。完善基层治理的问题排查、矛盾化解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和特定利益群体社会矛盾专项治理。
措施二
深入推进平安东源建设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严密防范打击敌对势力渗透颠覆破坏活动。保持对刑事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坚决落实全民禁毒工程和飓风行动等专项工作,重点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各项犯罪活动,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进“雪亮工程”“智慧新警务”建设,完善“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构建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加强群防群治,推进平安镇村建设,推行“一村(社区)一辅警”,夯实基层平安基础。深入推进“平安细胞”创建,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管理、社区矫正人员安置帮教和实有人口动态管控,增强群众安全感。
措施三
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压严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持续高压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彻底铲除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滋生土壤。抽调精兵强将,加大工作力度,按照“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的要求,从快从严侦破涉黑涉恶案件。加强部门联动,加大线索排查力度,深入推进省挂牌整治涉黑恶突出问题打击整治,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监管,深挖征地、租地、工程领域的“关系网”“保护伞”,最大限度挤压黑恶势力滋生空间,筑牢基层防黑防恶堤坝。通过3年不懈努力,根本遏制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特别是农村涉黑涉恶问题发生,全面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管理。强化“两个结合”,形成扫黑除恶与反腐“拍蝇”相结合、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的良好局面。
措施四
扎实推进法治东源建设
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推进行政执法公开化、标准化、信息化,提升依法治理水平。大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提升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坚持依法化解社会矛盾,深入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年”活动,深入学习推广“枫桥经验”,着力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综合运用政策、法规、行政、教育、帮扶等措施,有效化解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着力减存量、控增量。推进法治镇村建设,完善基层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发挥“一村居一法律顾问”作用,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和行为导向。
组稿:本报记者李成东
特约记者李远来黄廷首
通讯员欧阳晓陈苏宁陈振敏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特约记者黄廷首通讯员叶小浩日前,东源召开全县第四季度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工作会议,要求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更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