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在河源创办的这份报纸,曾发行到香港 《粤赣报》吹响华南解放号角

河源日报 2018-09-02 10:43

■《粤赣报》第十八期,报道河源县人民政府成立的消息。《粤赣报》系中共九连地委、粤赣边支队(后改称东江第二支队)机关报。这份1948年中秋节诞生于曾田附近山庄的报纸,于1949年10月停刊,共刊出178期。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南中国地区,《粤赣报》成为宣传解放战争的号角,发行区域从九连山区扩散至韩江、北江流域及香港。它的出现和存在,让国统区人民看到了即将诞生的新政权的曙光。

曾任粤赣边支队司令员的钟俊贤,曾称《粤赣报》是“对敌斗争的精神炸弹,是粤赣边新文化战线上的一支突击力量和一面光辉的旗帜”。

烽火中《粤赣报》创刊

《粤赣报》创刊于1948年中秋节。此前,各区曾分别办报,在连和区有《人民报),在和东区有《大众报》,在河东区有《燎原报》,都是不定期出版的。

《粤赣报》的前身,是原九连工委的《人民报》。

1948年夏,九连人民武装部队经过第三次反“围剿”战斗和新式整军运动,政治素质和军事技术有了显著提高。为扭转九连地区战局,配合全国解放战争,九连工委根据中共中央香港分局指示,成立中共九连地委和粤赣边支队司令部,组建主力团队,公开打出“广东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旗帜。同时,新成立的九连地委决定将原九连工委《人民报》改为《粤赣报》。7月,香港分局派陈东到九连山地区,负责《粤赣报》筹办工作。

当年9月9日(农历八月初七),九连地区武装部队在河源上莞举行粤赣边支队成立庆典。

《粤赣报》领导班子也定了下来。九连地委决定由支队政治部主任黄中强兼任报社社长,陈东任副社长,原《燎原报》记者陈培任总编辑,邬维梓、曾惠存任编辑,记者叶若舟,工作人员有庄云光、郑安、欧阳广田、吴斌(女)等12人。

9月17日(农历八月十五),《粤赣报》在曾田附近一个山庄里出版了《创刊号》。第一期《粤赣报》不仅刊发了广东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成立和支队成立典礼的盛况、宣言、布告,《本军目前的具体政策》等消息,还发表了支队首长给人民解放军总部,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和各部队首长、新华社的通电。

不见面的“指导员”

《粤赣报》创刊号在《创刊词》中向读者阐明该报主要任务:“一是宣传与解释本区领导方面的各项政策、主张。其次是报道本区、友区及敌区的群众斗争和本军、友军的战绩。三是普遍、深入地反映党政军民各方面的情况,无论是生活、思想、情绪、工作、学习,凡属有鼓舞作用的,都是重要的材料,领导方面的政策与主张所引起的反应,也将特别注意,以求对工作上的推引与检讨方面有所助益。”

《粤赣报》始终以宣传和教育群众、打击敌人、推动革命战争向前发展为根本宗旨,大力宣传全国解放战争的大好形势和中国共产党、解放军的方针政策,及时地报道九连山地区人民群众斗争和部队的战况,深受广大军民的欢迎。各地地下党员、进步青年、学生及工农群众争相传阅,部队指战员把它当成政治课、文化课的好教材,称赞《粤赣报》是不见面的“指导员”,在营区出现了“看报热”。

《粤赣报》除了编印报纸,还编印活页的《新华社电讯》,供各级指战员了解国内动态和国际一般要闻;还编印32开本的《每月文摘》书刊,刊登党中央的文告、政策法令和理论文献,作为干部政治读物,为接管城市作准备;集中编印有关工商业政策、干部思想作风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文件、著述等。

支队司令员为《粤赣报》撰稿

《粤赣报》创办初期,设备简陋,四支铁笔,一块钢板,三块大小不同的油刷,几瓶油墨,这就是报社的全部家当了。

九连地委、支队司令部对《粤赣报》的工作非常重视。黄中强经常过问报纸的出版工作,钟俊贤亲自为报纸撰稿,修改审定社论。部队的各级指挥员、机关干部和连队的文化教员,都是报社的通讯员。地方党的同志也通过地下交通站,把活动的情况转到报社,为报社提供了不少的新闻素材。

由于环境恶劣,粤赣报社经常处于转移状态,材料也缺乏,找纸张不易,头三个月才出版了7期,后随着战局的扭转改为三日刊。

报社的人才队伍也逐步扩大,还派出了两名随军记者,全社共有20多人,老隆解放前夕又改为两日刊。

战地记者用最快速度报道胜利消息

为及时、准确地报道战况,鼓舞士气,记者常常深入前沿阵地采访。1948年11月15日,部队在大湖狮子脑围歼保一团冯连。几个随军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战地采访。

记者叶若舟随九江队“钢铁先锋队”的战士,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奋不顾身地冲向前沿阵地,衣服被打穿了四个洞,依然不顾,采集到指战员们奋勇杀敌的第一手材料,撰写了《指战员真英勇,撼天地泣鬼神》的通讯,给参战部队予以很大鼓舞。战斗结束后,报社全体同志连夜撰稿、刻写、印刷,以最快的速度报道了大湖狮子脑战斗的胜利消息。

1948年秋冬间,武装部队连续取得了江边白马、大湖狮子脑等一系列战斗的重大胜利,从根本上扭转了九连地区的战局。

面对这一片大好形势,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支队政治部为了加强宣传工作,进一步办好《粤赣报》,充实了报社的力量,调来随军记者李昌实、李翠、李蓝天,誊写员唐瑜,发行员饶茵、曾秀霞等人。

报纸发行到国统区

《粤赣报》的印刷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由原来油印六七百份增加到近千份,由旬刊改为三日刊,发行面扩大到韩江、北江、香港等地。他们还直接通过地下党或邮政部门邮寄到国民党各级政府、机关和群众手中。

《粤赣报》的威力是巨大的,以它为载体的强有力的政治宣传攻势,动摇了国民党军队的军心。在游击区里,它是战斗的号角;在连队里,是政治课、文化课的教材;在国民党统治区里,又成了革命的火种。

1949年4月,报社为报道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布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和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的喜讯,专门编印了特大“号外”,配上彩色的《解放区形势图》刊发后,从游击区到国统区都为之震动,游击区军民更是喜形于色,奔走相告。

用铁钉刻蜡纸,用蜡纸印报纸

调配合,这个刚把蜡纸轻轻掀起,那一个就得赶快把报纸抽出,如慢了一点,报纸便会变黑。

即便是如此简陋的设备,在唐瑜印象中,报社也没有发生过印刷事故。

在战争年代办报,报社常常要随司令部转移,常常遇到物质匮乏情况。有时,在撤退中铁笔丢了,工作人员就找几枚细小的铁钉磨尖磨细代替铁笔。

有一次,报社誊写用的三角板掉了,派人到河西几个圩镇都没买到;几经周折,才在地下交通站的帮助下,弄到一个旧三角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广东省文化厅厅长兼党组书记的唐瑜,对当年粤赣报社工作的情景历历在目,铭记在心。

《粤赣报》是油印报,4开两版,用两张蜡纸刻写。唐瑜被分配做刻印工作。当时报社不过10来个人,其中负责刻印的有好几个,因为刻印工作量最大。

唐瑜曾在学校里搞过油印,知道这项工作并不好搞,横画字在蜡纸上刻写往往会偏斜,因为钢板纹路是斜的,印刷一百多张就会出现皱纹,印在纸上就会变成难看的黑线条。而且,油墨不易干,印刷出来的东西一碰就一团黑。他到报社,看见另外几位有经验的刻写者拿着一把透明三角尺,铁笔顺着尺子刻划,刻出的字细小而端正。看起来慢,其实比不用尺的刻写要快得多。

印刷时要用到刷子——自制的橡胶皮刷,以减轻对蜡纸的磨擦并使油墨均匀。油墨是用墨烟和生油拌制煮成的,要添上一些白蜡,使它能持久不褪色。印刷时要特别细心,用力均衡,手劲平衡,刷油刷的和在旁抽纸的要协

报社曾画钞票流通

1948年底,为解决部队给养困难和恢复发展九连山区经济,中共九连地委和粤赣湘边支队司令部决定发行信用流通券,并将印制发行任务交给军需室负责。

由于九连山区没有印刷厂,也无印钞机,九连地委和支队司令部决定用油印机套色印制流通券,请粤赣报社油印室的庄云光负责刻画、印制等工作,流通券上的文字,则请欧阳广田刻写。

庄云光凭着过硬的书画功底,只用一支钢笔、一块钢板,便画出了不同图案、面值的钞票(正式称为信用流通券),再配上不同的颜色印出来,大家都拍手叫好。后来,由于形势的发展,需求量日增,参与刻制流通券的同志也逐渐增加,尤其在老隆解放后,参与印制的同志达20多人(《华南革命根据地货币金融史料选编》)。这些钞票,如今很有收藏价值。

连夜报道百万大军过长江

1949年4月22日的九连山,正值春夏之交,气候温和。掌灯时分,随东二支队司令部驻扎在九连山游击区的上莞乡黄龙岗的粤赣报社里,忙碌了一天的同志们已睡下了。一位年轻人睡得晚,准备吹熄小油灯,在厅内草铺上躺下。

“啊,好消息好消息!”门外突然响起奔跑的脚步声,一个人边嚷嚷边闯进来,报社员工们顿时被吸引了过去,已睡下的同志也连忙爬起来。

“是支队电台的同志啊,有什么好消息,快告诉我们!”

“大军渡江了!”

这个爆炸性的消息,让粤赣报社的同志们兴奋得炸了锅,全都围上来了。其中一名老员工声音洪亮,抢了电台通讯员带来的那张纸当场大声朗诵起来。

老员工话音刚落,整个厅堂便沸腾了。

“赶紧出号外!”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总编辑陈培也频频点头。

陈培很快就拟定标题,其他人准备纸张、印刷用具与灯光。不知是谁跑到司令部借来了大汽灯,把厅堂照得如同白昼。刚刚加入游击队才1年2个多月的年轻人唐瑜,主动领取任务刻写好全文后,循例请一位师兄刻写标题,接着是校对、印刷、包装。在一片欢乐的忙乱中,黑夜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号外印完了,同志们才陆续安歇。

誊写员唐瑜此时角热血沸腾,不肯睡觉,想多做些事,看到事情真的都忙完了,正打算去睡,没想到电台的通讯员又跑来了。

通讯员看见大家多已睡下,汽灯也已熄灭,就不再大声喊叫,只悄悄地把一叠电报纸交到唐瑜手里,压低声音却又铿锵有力地说:“百万大军渡江了!”

“30万一下子变成100万,变戏法也没有这样快!”唐瑜差点呆了,接过一看,原来是新华社长江前线在几小时前,即上半夜22时发出的又一条气势磅礴的渡江消息,详细介绍了人民解放军继中路军30万人渡江后,西路和东路军都突破国民党千余里长江防线胜利渡江,西路和东路各35万人大军都渡到南岸,其余也即将渡过长江,各路人民解放军正向南扩展的情况。

唐瑜的热血再度沸腾起来,见总编辑等已经睡下,实在不便打扰,而号外还未送出,“我不如把这一消息再补刻出来,等天亮再请总编辑审定,至多是我赔上一个不眠之夜而已。”于是,唐瑜自作主张地干开了,没点汽灯,仅凭一盏煤油灯,灯下,铁笔划在钢板上发出的唰唰声,仿佛黑夜里最动听的乐曲。

几小时后,总编辑起床,看见印刷了出来的报纸,非常高兴。

随着刊登了这则消息的《粤赣报》之号外的传播,游击区军民士气空前高涨,而周边的国民党军则人心惶惶。

很快,他们听到了国民党保十三团起义的消息。在那个南下大军势如破竹向南挺进的5月中旬,保十三团宣告起义,并马上配合东二支发起老隆战役,东江上游变了天,龙川、和平、连平、紫金、五华等县相继解放,为南下大军进入粤东打开了通道。粤赣报社也随司令部移驻老隆城山背的一个山窝里。战斗打响后,报社的同志不顾个人安危,穿梭于前沿阵地。有的同志一连几天没休息。总编辑陈培亲自到前线采访,撰写《我军全线出击东江两岸各城市,曾天节团长率保十三团起义》的特号新闻,报道了我军进军老隆、捣毁国民党保四师师部的经过。

直到多年以后,唐瑜才从公开的党史资料中得知,那个历史性的夜里,他连夜刻写的两篇新闻稿都是毛泽东主席执笔写的,东二支的电台都是晚上收到的。

新中国成立当天

出版最后一期

老隆解放后,粤赣报社亦随部队指挥机关迁驻老隆镇寨背街。6月,接管了老隆工合印刷社。从此《粤赣报》改为铅印,由双日刊改为四版日刊。报社人员增加到七八十人,机构逐步健全,日趋正规化。粤赣湘边区党委和纵队司令部发出的许多指示号令,都是通过《粤赣报》公开发布的。

7月之后,东江上游地区已大部解放,东、韩江地区成为大军进军广东的重要基地。南下大军即将进入粤赣边界时,边纵司令部发出了“扫除残敌,迎接南下大军”的号召,报社的宣传任务更加繁重。除了报道部队战况、群众运动、政权建设、宣传方针、政策、指示号令之外,还开辟了各种专栏,如《每周时事》《政策问答》《迎军支前》《副刊》《阵地》《信箱》等等,报纸办得生动活泼,宣传内容更加广泛,针对性更强,作用越来越大。

1949年10月1日,《粤赣报》(总第一七八期)出版最后一期。停刊后,工作人员先后分别加入河源、惠州的《新闻报》《东江日报》,后合并于《东江日报》。

文/图本报记者凌丽制图/阿平

新闻推荐

河源市与央企合作再添新力量,为建设“两个河源”注入新动能 河源高新区与中建八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本报讯记者邓燕琴河源市与央企合作再添新力量。近日,河源高新区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下称中建八局)签订战略合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