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首届阳明文化周、和平县猕猴桃节暨深河产业共建招商活动同期举行 以桃为媒 以文兴商

南方日报 2018-08-29 07:30

河源市首届阳明文化周、和平县猕猴桃节暨深河产业共建招商活动启动现场。

和平县阳明公园俯瞰图。公园内有王阳明雕像和阳明博物馆。黄赞福摄

位于和平县城的深圳福田(和平)产业转移工业园。冯晓铭摄

位于和平县下车镇云峰村的高峰猕猴桃果场。冯晓铭摄

8月28日,和平县举办河源市首届阳明文化周、和平县猕猴桃节暨深河产业共建招商活动,深入挖掘阳明文化精萃,以桃为媒,以文兴商,推介和平投资环境,助力县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600余人齐聚一堂,参加该活动的开幕式。

该县还组织与会人员到和平县阳明博物馆、深圳福田(和平)智慧双创物流园、得利时计钟表(和平)有限公司、和平长盛电机有限公司及下车镇高峰猕猴桃种植基地实地参观。当天下午,还召开了阳明文化和深河产业共建座谈会、和平县猕猴桃发展研讨会,邀请全国、省、市专家及学者为和平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1518年,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王阳明先生奏设和平县,并在这块土地上实践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哲学思想,500年来,在阳明文化源源不断滋养下,和平人文荟萃,文化光芒灿烂四射。40年来,和平踏着世纪节拍,奋勇前行。1988年,全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河源市成立,30年来,在河源市的关心呵护中,和平砥砺前行。1998年深圳福田区携手和平发扬“特区+苏区”精神,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全面对口帮扶,20年来,在福田的帮扶下,和平跨越前行。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和平正在让500年的阳明古郡、阳明文化、40年的县域发展环境、30年的猕猴桃产业、20年的“福和”世纪情缘在和平大地实现升华发展。

500年阳明文化在和平实现新融合

1518年,明朝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王阳明奏请设立和平县治,今年恰逢和平置县500周年。当年,阳明先生在和平实践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哲学思想,和平至今保存着王文成公祠遗址、阳明井、阳明手植树、李田仙岩等众多遗迹,传颂着阳明先生的故事。

为了纪念阳明先生,更好地传承“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哲学思想,和平县于2007年兴建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的和平县阳明博物馆。和平县阳明博物馆馆藏文物14490件,其中珍贵文物有132件(套)。博物馆内设王阳明专题展馆,展馆包含王阳明生平、王阳明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两部分,全面、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王阳明文化和思想,简述了王阳明立言、立德、立功的一生,讲述了王阳明与和平县的历史渊源。

和平县传统文化的积淀异常深厚,除了阳明文化,本地客家文化也独具特色,丰富多彩。下车“一门三进士”之一徐旭曾发表被誉为“客家人的宣言”的《丰湖杂记》,拥有“全国最大四角楼古建筑群”、入选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的林寨古村落,规模宏大、有着三堂六横三围龙的大坝嘉禾岗围龙屋,录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和平采茶戏、客家山歌、鳌鱼灯,录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猫头狮、席床生日节、墩头蓝、凳板龙等人文遗产,沉淀着和平作为纯客家地区的文化积累;中共和平县委第一个党支部旧址、九连“小延安”革命旧址、全国第一座抗日纪念碑——淞沪抗战和平籍烈士纪念碑等红色阵地,书写着和平儿女伟大的“苏区”精神。

阳明文化与客家文化、红色文化一起,构筑了和平深厚的人文底蕴,散发出浓郁独特的历史文化气息,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和平儿女奋勇前行。

40年的县域发展环境实现新跨越

40年来,和平积极抢抓发展战略机遇,尤其是近年来,和平狠抓“三大抓手”,以“生态和平、现代和平”战略路径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智慧生态现代新城,着力打造“五个和平”。

突出交通先导。和平近年来大力改善交通区位优势,斥资7亿多元兴建大环城公路拓展发展框架,县城面积由14平方公里扩大到26平方公里;兴建旅游公路将县域旅游景点“串珠成链”,同时改善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平片区交通条件;牢牢把握赣深高铁途经该县并设站的契机,规划建设一个3平方公里的高铁新区。

建强园区平台。2006年与深圳福田区联手共建福和省级产业转移园,位于粤赣高速和平出口50米处,与县城紧密相连,生产生活配套起点高,是广东省“产城互动示范区”,借力福和产业共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已成功引进151家企业。目前,正全力推动园区北扩、“六路两桥”、“五化五网”、智慧“双创”物流园建设,积极打造创新型现代工业园区。

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全面实施“大民生”建设,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施了关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28项重点民生工程,涵盖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市民休闲、农贸市场、福利保障、交通建设6大板块。目前28项民生工程已全面启动,大部分已完成建设投入使用。这些重点工程建成后,能进一步改善全县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城镇化水平,优化发展环境,对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016年,和平县还成功创建“广东省卫生县城”“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和整体环境不断优化,各项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持续提升。

和平县委书记陈劲松指出,新时期的和平,创新创业恰逢其时、正当其势。和平秉持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城市,做到工作到位、政策到位、服务到位、关爱到位,让广大企业家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努力谱写新篇章。

30年猕猴桃产业实现新突破

和平是全国最南端、广东省唯一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县,也是国家猕猴桃生产联合体16个成员之一,猕猴桃种植面积占全省90%以上。

野生猕猴桃在和平有上千年历史,改革开放后,和平开启了野生猕猴桃选育优化序幕,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令猕猴桃种植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近年来,和平县委、县政府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和精准扶贫工作,大力推进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县、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这项工作,使得猕猴桃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大幅度提升,成为地域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

眼下,和平正在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猕猴桃产业生产、加工、销售深度融合,提升猕猴桃产业化建设、集约经营化水平。目前,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5.2万亩、挂果面积3.3万多亩,年产鲜果3.1万多吨,年产值约4.5亿元,已建成国家级和省级和平猕猴桃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各一个,成立了和平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18个、以和平猕猴桃为主的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59个,办成家庭农场、水果小庄园1000多个。和平猕猴桃已成为区域品牌,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技术审查,获得省级补助资金5000万元以猕猴桃为主导产业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创建资金。全县共有41户153人通过产业扶持资金(人均8000元)入股猕猴桃合作社方式参与猕猴桃种植产业,辐射带动了200多户农户种植猕猴桃,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农民人均每年增加收入3000多元。

接下来,和平将按照“扩规模、提品质、抓营销、创品牌”的思路,立足现有的猕猴桃产业基础,着力打造“一带、两心、二区”产业布局,加快推进猕猴桃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全力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

“一带”即猕猴桃休闲旅游观光带,将充分依托下车镇、阳明镇、青州镇等镇猕猴桃产业优势与下车镇、阳明镇、合水镇、青州镇等镇丰富的旅游资源,以下车镇高峰猕猴桃基地为起点,连接优胜镇、阳明镇、合水镇、青州镇等猕猴桃主产区和加工基地,通过串联省道附近的浰东小筑(徐傅林故居)、仙女灵石、阳明公园、青州蟹形围等旅游文化资源,加快推进猕猴桃种植产业与休闲观光旅游深度融合,着力打造集阳明文化、和平美食、猕猴桃采摘、观光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带。

“两心”即猕猴桃种苗繁育中心、猕猴桃加工物流中心,以此持续加大猕猴桃品种和栽培技术研发,加快推进下车镇猕猴桃新品种培育示范区建设,不断提升猕猴桃品质化水平,着力把下车镇打造成全县的猕猴桃种苗繁育中心,为加快提升猕猴桃的种植水平和品质提供基础保障;同时,依托省级龙头企业广东聪明人集团有限公司,积极搭建猕猴桃产学研和科技创新平台,通过“生产+加工+科技+现代营销(品牌)”全产业链开发模式,加快推进猕猴桃加工物流区建设,着力打造聚集生产加工、产品检测、流通、销售于一体的猕猴桃加工物流中心,加快提升猕猴桃现代化产业发展水平。

“二区”是猕猴桃核心种植区、猕猴桃辐射种植区。在阳明镇、下车镇现有猕猴桃种植产业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猕猴桃种植规模,提升猕猴桃标准化生产水平,着力打造3万亩的猕猴桃核心示范区;充分发挥猕猴桃核心种植区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辐射带动青州镇、上陵镇、优胜镇、合水镇、浰源镇等镇猕猴桃种植产业发展,着力打造2万亩的猕猴桃辐射种植区。

20年“福和”世纪情缘实现新发展

自1998年以来,深圳市福田区对和平县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帮扶工作,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2.16亿元,其中区财政投入资金8.76亿元、各帮扶单位自筹资金6.40亿元、带动各类社会及行业资金7亿元,有力推动全面对口帮扶工作向纵深发展,在产业共建、对口扶贫、民生工程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

2014年,和平与深圳福田区共建福田(和平)产业转移工业园,被评为省级优秀产业园区,是实施城园互动,产城融合的省级典范。随着和平碧桂园、和平国际商贸城的成功进驻,以及福和文体广场、华强中学、福和小学的投入使用,园区内酒店、商场、银行、学校、医院、娱乐等商业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南和通讯、君乐药业、广东聪明人集团、福和新材料、得利时计、威创达、长盛电机、普能达等一大批重点企业纷纷落户。和平正成为广东有名的钟表制造基地,电子通信产品生产基地和粤赣边际物流聚散的重要窗口。

和平县工业园总体规划20平方公里,设一园三区。建园至今,园区累计投入开发资金约20亿元,基本完善了道路、供水、供电,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与金融、学校、酒店、医院等配套服务设施。根据园区的发展规划,2020年将完成12平方公里的开发,实现入园企业200家以上(其中钟表企业80家左右,电子产品制造企业70家左右),实现年工业产值27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60亿元以上、税收5.3亿元以上。

当前,和平全县上下正加快形成现代和平、生态和平“两个和平”和谐共进、跨越发展的新局面。和平正以“文化和平”为抓手,大力推动阳明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融合发展,打造和平文化名片,厚植现代和平的文化土壤;和平正以特色农业为突破,大力发展和平猕猴桃,打响中国最南端的猕猴桃原产地品牌,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平正以产业共建为主导,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机遇,大力推进深圳福田与和平的产业共建,加快融入深莞惠都市经济圈。

撰文:钟昱徐精华蒋才虎

新闻推荐

走村入户宣传扫黑除恶

■日前,和平县财政局组织“骑行小分队”开展了扫黑除恶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骑行宣传活动。骑行活动以“预防青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