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三千干部下乡督促乡村振兴 该市选派优秀干部组成工作队,到镇村一线抓政策落地,防止“上热下冷”

南方农村报 2018-07-12 11:46

南方农村报记者段凤桂

通讯员陈殷黄从高

一位戴着金丝边框眼镜、肤色黝黑、身材微胖的中年男子走到前台,面向10余名村民坐定。“大家好,我是驻镇工作队的黄江晖,这次过来是想了解下村里各方面的情况,把老百姓的生活搞得更好。大家可以围绕村里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谈谈,想到什么就谈什么。”一番开场白过后,黄江晖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掏出了笔和记事本。这是6月27日上午发生在和平县阳明镇聚兴村委会的一幕。

黄江晖是河源市委组织部党联科科长,如今,他有了另一重身份——河源市派驻阳明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6月初,河源市、县、镇三级共选派近3000名干部,组成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队(组),进驻全市每个乡镇和行政村,督促指导乡村振兴工作。

逐村调研熟悉乡情

黄江晖长期在组织系统工作,对于农村工作以及当地的乡情民情并不算熟悉。为了摸清各村的情况、打开工作思路,整个6月份,黄江晖都在入村调研中度过。

阳明镇是县城所在地,也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下辖22个村委会、10个居委会,人口13.37万人。10多年前,因行政区域调整,附城、阳明、粮溪三镇合并为现在的阳明镇。“村庄与社区之间,甚至村与村之间发展的差异较大。”黄江晖说。

聚兴村是黄江晖调研的第12站,该村地处偏僻一隅、三面环水,一条弯曲的山路通往22公里外的阳明镇。6月27日上午,在聚兴村委会,黄江晖从村庄人口耕地、扶贫成果、产业与集体收入、党组织建设,村民的种植结构、饮水住房、惠农补贴发放、乡风及宗教信仰等20多个方面,与村民代表进行了详细交流。

聚兴村有13000多亩林地,有种植茶叶的传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聚兴村大规模发展茶产业,不仅建起了茶厂,而且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茶叶。“村里曾经有人靠卖茶叶挣了3万多块。”一位60多岁的村民举例说,引来在座村民连连附和。不过,近年来,由于劳动力外流,加工、水利设施等没跟上,全村茶叶种植面积严重萎缩,只剩下少部分农户零星种植。

“这么好的资源没发展利用起来实在可惜了。”在了解完聚兴村茶产业由盛而衰的历程后,黄江晖叹息道,“茶叶跟气候、海拔、土壤

有很大关系。聚兴村的茶叶在历史有名,说明这里适合种茶叶,有资源禀赋优势。而且,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是个机会。”

这是黄江晖近一个多月来走村入户的一个缩影。“有惊喜,也会有失落。”黄江晖说,阳明镇绝大部分村庄地处山区,拥有大量山林,但权属过于分散、资源碎片化普遍。因此,如何整合、集约化发展产业项目是最大的难点,也是机会所在,“现在还没有头绪,还得多调研、多思考,听听驻村工作组、县里各职能部门和老百姓的意见。”

督促指导提醒纠偏

“乡村振兴工作推进的效率、效果,与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关系甚大。为了防止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出现"上热下冷",导致有的政策落地难、效果不尽如人意等情况发生,选派熟悉政策、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干部组成工作队,到镇村一线督促指导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在5月23日河源市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队培训班开班动员会上,河源市委副书记彭定邦如是说。

对于驻镇工作队“督促指导”这一角色定位,黄江晖的理解是:一方面,对政策文件把握要准,对乡情民情要摸透摸清,当镇、村干部有搞形式主义、数字过关等脱离实际的行为时,要说得上话、提得出意见,及时提醒纠偏;另一方面,工作队要着眼有关乡村振兴工作的督促指导、出谋划策,不能把自己当“钦差大臣”,管得太宽,“与镇委镇政府是平行关系,既需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又需要沟通、配合得非常密切。”

河源市委市政府层面成立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指挥部”也为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强化驻镇工作队“督促指导”的约束力提供了保障。据河源市委组织部组织一科科长叶金水介绍,指挥部由市委副书记任总指挥。“工作队的职责是督促全镇乡村振兴工作的落实,发现问题后督促镇领导整改落实,倘若不落实可以直接反馈到指挥部。”

这一系列制度安排,让镇、村干部感受到了责任和压力在增加。在阳明镇委副书记李山看来,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到来,一方面为当地带来了智力支援,另一方面也时刻提醒着他们要按照具体政策文件,结合各村实际去执行,做好乡村振兴落实工作。

工作不力将被召回

叶金水告诉记者,此次河源市县镇三级共选派工作队(组)成员2990多人,其中,市派驻95个乡镇的工作队成员共114人(人口5万以上的乡镇市派驻2人),年龄最大的为65岁,最小的23岁,平均年龄42岁;县派驻1251个行政村的工作组成员共1790多人;乡镇选派的工作队(组)成员1090多人。

紫金县为例:全县16个乡镇,每个乡镇需要选派驻乡镇工作队队员1名,与市驻乡镇工作队员组成工作队;全县共有245个行政村,除去54个省定贫困村,20个市直单位和60个县直单位帮扶的村,剩余的111个村需要县选派113名驻村工作组成员(人口5000以上的村派驻2人)。

干部队伍到位后,如何克服重选派轻管理问题?“建立召回制度。”紫金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黄绍权说,紫金将让考核常态化,并且不定期对驻村工作组的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对无故脱岗、工作不力的予以及时调整或召回。召回后,在全县范围内通报,3年内不能评先评优、不得提拔使用。而且,对于被召回的派出单位,本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不能评优。

“当然,奖惩措施是并行、相配套的。”黄绍权说,对于派驻期间工作表现优秀、履行职责好的在职干部可优先提拔,退休干部给予适当的表彰奖励。

新闻推荐

河源高新区全面实施全国统一“多证合一”改革 发出首张“24证合一”营业执照

○本报讯记者董伟伟通讯员肖非凡7月2日,市工商局高新区分局发出河源高新区第一张“24证合一”营业执照,此举标志着全面实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