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红色文化系列报道? 中共龙川党组织重建记

河源日报 2018-07-01 08:54

■龙川重建党组织后的第一次全县党代会旧址(读书坝余进文屋)1929年1月,中共龙川临时工作委员会和龙川县临时革委会在大塘肚成立,同时建立县游击大队。12月,召开中共龙川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成立中共龙川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1932年6月,撤销中共五兴龙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另组成兴龙县委、县革委会。1935年8月,因发生各种战事,龙川县共产党和游击队停止了活动。1938年3月,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派麦文到龙川重建党组织。在中共建党97周年之际,本报回顾1938年重建龙川(含和平)党组织的历史事实。

麦文受派赴老隆重建党组织

1938年3月,刚从延安学习回来的麦文(又叫麦刚、麦任),被叫去广东省委谈话了。

和他谈话的是一个姓马的同志。“龙川县还没有党的组织,连一个党员也没有,你的任务是到老隆去找一个党的同情者,在那儿立足,开展工作,逐步把党组织建立起来。”

麦文很激动。他想:“我刚从廷安中央党校结业分配回广东工作,党就交给我这么重要的任务。”他也知道任务有多艰巨,但他“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也得承担”,便毅然接受了。

麦文是东莞人,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博罗县委组织部部长、紫金县委书记等职。

接受任务几天后,马同志给麦文一封信,说信是一个同志写的,介绍他到老隆找黄用舒。

“黄用舒是我党的同情者,在老隆是个大乡绅,又系国民党大官员、十九路军中将参谋长黄强的堂兄弟,他现在老隆师范任教,还是一个百货店的股东,这人对我们建党大有便利。你可以通过黄用舒在老隆找个立足点,之后,你要立即写信告诉省委,以便于我们和你联系。”马同志说。

马同志将联络暗号和地址都告诉了麦文,又给了路费,麦文便单枪匹马出发了。

桂山脚下出车祸

麦文在广州坐上长途汽车,往老隆方向驶去。此时正值抗战全面爆发,公路坑坑洼洼的,二三百公里的路程,得分2天走,还得水陆并进。

第一天到了河源县城,翌日晨从河源过江,再搭乘到老隆的客车。在路上,麦文还遭遇了车祸,他所乘的车,走到桂山脚下时,竟同迎面而来的一辆货车相撞,车上一个乘客撞断了一双手臂。麦文心里暗叫马列有灵,没让他出师未捷身先残。要不是半途有人下车,麦文从此乘客现在坐的座位换到另一个较舒服的座位,断双臂的就是他了。

开车司机见到这样的情况,吓得趁着乘客乱成一团时弃车逃跑了。一车乘客,叫苦连天地坐在桂山脚下。

他们只得就地等候。好不容易等到另一辆客车来了,司机联系上河源汽车站,于是河源派车来接,这时已是下午四点,回到河源天已黑了。住了一夜,第二天中午,麦文终于抵达老隆。按照信上的地址,他找到横街的一间百货店,黄用舒正好在店里。黄用舒看了介绍信,热情地招待他,把他安顿在百货店暂住。

艰难的开头

有落脚的地方了,工作怎样开展呢?这个黄用舒真的能信任吗?麦文心里暗暗盘算着,夜里也没睡好。

第二天,麦文到处去了解黄用舒这个人。原来黄用舒身世显赫,是大学毕业生,专攻农业,学有专长,在老隆算得上是大乡绅、商家,在其家乡水贝创办莲塘小学并兼任校长,时任老隆师范学校教员。

和黄用舒接触了几天,麦文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黄仅仅是个革命同情者,对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党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还带有观望的态度。看来此人不是首先发展的对象,知识分子是开展工作的桥梁,他作为桥梁却很合适。

老隆是龙川县的一个镇,距龙川县城(佗城)20里,沿东江而上是和平,下游是河源、惠阳,故是东江上下游物资的集散地。镇上约有200家商店,虽然时有警报,但战火还未蔓延过来,所以镇上没有抗战气氛,连标语也少见。镇上有个抗战后援会,是国民党官办机关,现在还仅是个挂着招牌向商店募捐的机构。

麦文对自己落脚处仔细观察,发现这店里的伙计也不适合发展入党,他们都是股东的亲戚,除了吃店的,一个月每人还能赚十元八元回去养家,他们对老板是忠心耿耿的,阶级觉悟还是很低的。麦文在店里没做事,其他股东对这个光凭关系在店里吃饭的人有些不满。麦文想,要做党建工作,首先要在当地立足,就得有个掩护的身份。麦文迫切要找职业,想到老隆师范当个教员,但未能如愿。

苦闷啊,孤独啊,麦文有些手足无措了。“不!我是共产党员,在延安受了党中央、毛主席那么多的教导,广大革命群众心向延安、心向党,老隆这个小地方岂能例外?”他还是向省委写了一封信,一方面表决心,另一方面是求助,要求寄点钱来维持生活。于是省委回信鼓励他坚持下去,并给他寄来6元钱。

拿着这6元钱,麦文有底气了,表示不再在黄用舒店里吃闲饭。黄用舒便介绍他到国民党的官方机构老隆抗敌后援会任文书,是义工,没有工钱的。麦文答应了,以这公开职业作掩护开展建党准备工作也是很好的。有人看他是个落难书生,要资助他,但麦文拒绝了。他本想发展此人,但看到此人士绅味太浓,便作罢了。

后来省委每月给麦文寄6元钱,以解决吃饭问题。

在龙川吸收了第一个共产党员

不久,黄用舒介绍麦文到莲塘小学任教,教员只有4人,其中一个是前清落第秀才,60多岁了。还有一个年青人叫黄慈宽。麦文和他聊天,发现他家境穷苦,对共产党有一定的认识,对革命有一定的热情,是个有志青年。“此人出身好,成份好,有阶级觉悟。”麦文想。

麦文心里燃起了希望,他和黄慈宽同吃同住,和他聊了非常多的话,谈抗日形势,谈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后来还谈到了延安和毛泽东主席,黄慈宽总是扑闪着眼睛,把麦文说的话一字不漏地记在心里。

“你是共产党吧?”终于有一天,黄慈宽问了他。

麦文微笑着点头。

黄慈宽高兴得差点蹦了出来,“我也要当共产党员!”

麦文便做了黄慈宽的入党介绍人,并写了入党誓词,举行了个入党仪式。黄慈宽宣誓后,便成了自1935年中共龙川党组织停止活动后,重建党组织的第一个党员。他成了一颗红色种子,龙川党建的局面自此打开了。

黄慈宽有3个知心朋友,一个是余进文(余丁运),莲塘乡读书坝人,家境小康,时任莲塘乡抗日自卫团大队长;另一个是刘春乾,瑶润乡润洞村人,家境赤贫,时在润洞一私塾小学任教。还有一个叫魏南金,时于龙川一中寄读。

麦文逐一与之会面谈心,经过一段时间接触培养,认为余、刘都具备了入党条件,于是发展了他们入党。

建起龙川首个党支部

麦文认为,在当时的条件下,已不必实行单线领导,于是在老隆莲塘小学建立起龙川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龙川县支部,麦文任支部书记。他以老隆民众抗敌后援会名义,牵头在老隆小学举办了短期学习班,将他在延安所学的一些关于共产党的知识,向新党员以及当地10多个有志青年作了讲解,要求他们密切联系群众,物色对象,继续发展壮大地方党组织。

没过多久,刘春乾介绍其同村的进步青年、一中学生刘波(刘斐成)加入了党组织。刘波是龙川附城镇人,不久后任支部书记、区委书记等职,1946年派往香港工作,1948年夏返回九连游击区参加武装斗争,曾任河东区工委特派员、河西区工委组织部长等职。

黄用舒介绍了罗响(和平人)给麦文。罗响是龙川县城和平县杉业工会理事,管理从和平水运来的杉木筏在龙川起岸后的出售事宜。罗响向麦文介绍了和平县热水小学教员张觉青。

罗响和张觉青都很迫切地想入党,曾几次到赣南吉安附近的老苏区寻找党组织,但都没有找到。

去和平县发展党员

麦文心里很高兴,让罗响带着他步行150里去和平热水乡。

他们从下午出发,正是农历六月,太阳晒得要命,他们在烈日下走了50里,到东水墟已是日落时分,夜宿东水墟小旅店。这店楼上房间伸手可摸到天花板,热得像在蒸笼里,他们一夜无法入睡。

第二天天还没亮,他们赶紧起来赶路,中午到达彭寨墟,简单吃过午饭后又起行,顶着烈日行到和平城已是下午3时。麦文也不想休息了,迫切地想见到罗响的好朋友们。可是不巧,发友之一黄惊白到外地去了,无缘会面。麦文心急,催着罗响继续赶回他家乡。

从和平城到热水乡,要翻过一座大山,上下要走15里。麦文一路走,一路观察,见此处峰峦迭嶂,树木葱笼,心想,真是个打游击的好地方啊。在和平热水小学,麦文见到了罗响的好友、该校教员张觉青。

很快,在和平热水,麦文把罗响和张觉青都吸收加入了共产党。

龙川建起3个党支部

龙川、和平初步建立起党组织后,麦文便回到广州,向广东省委汇报龙川建党工作情况。省委书记张文彬对麦文在龙川、和平的建党工作表示赞赏,并批准了黄慈宽等一批新发展的党员。

张文彬语重心长地对麦文说,那儿是粤赣边区,受过老苏区的影响,是将来搞武装的好地方。新入党的罗响同志当时任乡抗日自卫团的大队长,手上有武装,在群众中又有一定威望,这对党将来在那里搞武装是非常有利的。

“党给你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张文彬说。

省委让麦文再回老隆一趟,把黄慈宽和罗响同志带到广州来参加省委办的训练班。

遵照省委指示,1938年8月,麦文回到龙川,带着黄慈宽、罗响等新党员到广州,参加省委主办的学习班,为迅速发展壮大党的地方组织打下了良好基础。

学习班结束后,麦文奉命调离龙川。

参加省委学习班回来的黄慈宽,向支部党员传达了省委关于积极发展党员的指示,决定着手筹建青年抗日先锋队,培训抗日救亡干部。支部党员在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中,通过与知心朋友或同学的谈心活动,积极培养入党对象,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于是,新党员都动起来了。是年9月,黄慈宽、余进文前往龙母地区开展建党工作,将上次麦文没见到的魏南金等人吸收入党。在龙川县城、老隆地区,由刘春乾主持举办游击训练班,余进文任教官。训练班结束后,10月17日,黄慈宽、刘春乾、余进文、刘波、张民宪、黄太常、杨观林、方云生8名共产党员,在老隆水贝龙台寺召开会议,改选支委,成立龙川中心支部(含和平)。经选举,黄慈宽任书记,组织委员为余进文、宣传委员为刘春乾。会上一致通过决议,大力发展党组织,并建立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此时,龙川的党员已迅速增加,先后成立了3个党支部:一区党支部,书记刘春乾(兼),莲塘党支部,书记黄慈宽(兼),永和党支部,书记魏南金。

正式成立中共龙川县委

1938年10月21日,日军占领广州,广东省委机关迁往粤北。龙川中心支部曾一度与省委联系中断。为加强对龙川地方党的领导,广东省委派李健行(罗健行)、张凤楼,随同国民党“东江游击指挥部老隆命令传达所”所长张文抵达老隆。李健行、张凤楼以“广东省民众抗敌动员咨议室”少校咨议的合法身份,在老隆成立政工队,开展抗日宣传等活动。

11月下旬,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饶彰风抵老隆,在老隆虾公岭头小山上的“贞节牌坊”下,主持召开会议,传达省委指示,实行以知识分子为桥梁、以城市为重点、面向工农群众、从城市到农村、由点到面的建党方针,成立全县性党的领导组织,先成立龙川县临时工作委员会。会议通过成立龙川县临时工作委员会(含和平县党组织)的决定。经协商,黄慈宽任县临工委书记,李健行为组织部长,张凤楼任宣传部长。县临工委的成立,是龙川重建党组织后第一个全县性的党的领导机构。

12月下旬,广东省委常委、军委书记尹林平抵老隆,李健行向他汇报了县临工委成立一个月来的工作。这时党组织发展很快,老隆、水贝、润洞、龙川一中、老隆师范、龙母、黎咀以及和平的热水、城厢等地,相继成立了党支部。于是,在尹林平主持下,在莲塘小学召开县临工委会议,传达广东省委指示,将县临工委改为县委,正式成立了龙川县委。李健行任县委书记,组织部长为黄慈宽,宣传部长为张凤楼。

1939年7月,中共龙川中心县委成立,下辖龙川、五华、和平三县党组织,同时撤销中共龙川县委。

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龙川县地方史第一卷》、《和平文史》第4辑、《龙川县志》(1994年)

文/图本报记者凌丽

新闻推荐

受过涨奶之痛后她拜师做了通乳师 王菊娴入行两年多已服务200多位产妇 觉得解决了问题让宝宝吃上奶时最有成就感

王菊娴的技术得到产妇好评。产后几天,王菊娴因为涨奶难受找了通乳师,两个小时后,乳汁流出顺利哺乳的那一刻,她就决定辞工改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