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封闭、封控管理区域居民开出“心理处方” 提前做好解封后的 学习工作安排

南方日报 2021-06-17 06:49

6月15日,广州市无新增感染者,广州本轮本土疫情首个“零新增”出现。

近期,广州多个区域陆续解除封控管理。如在荔湾区白鹤洞街、中南街等封闭、封控管理区域,居民已经历了半个多月的封闭管控,一些人因工作生活较长时间处于非常态,出现了焦虑、抑郁等心理应激反应。对此,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范长河建议,广大市民特别是封闭、封控管理区域的居民,要理性对待疫情信息,继续保持规律饮食作息、适度运动以缓解压力,同时提前做好解封后的学习工作安排。

理性对待疫情信息

“由于疫情以来,部分居民长时间处于防疫的高度紧张状态,一旦出现疫情利好的消息,这部分人群会出现微妙而不自知的心理偏差,从而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行为。”范长河说。

范长河认为,对于在封闭管理区内足不出户的民众,在权威通知尚未明确之前,过高的期待反而会打破目前稳定的生活节奏,可能会出现“期待—失望”的心情循环。

对封控之前一直在快节奏下学习生活的学生和上班族而言,解封后将恢复正常的学习、工作强度,“这部分人可能存在较高的心理压力,在压力下出现类似"假期综合征"的表现,出现紧张不安,厌工厌学情绪,甚至出现不明原因的胃肠道反应、焦虑、神经衰弱等。”范长河说。

出现上述情况,范长河建议,首先要理性对待疫情信息,“目前疫情尚未结束,作为普通民众的我们,只需要对国家的防控工作保持信任、配合即可,不必过于执着于疫情一时的动态。”

同时,在封闭期间,范长河建议广大市民应继续坚持规律饮食作息,适度运动以缓解压力。他提到,可以从现在起调整饮食结构,定时定量饮食,定时起床和睡觉,每天适当运动半小时到一小时。

恒定规律的生活会让生物钟稳定,而运动会让身体产生快乐因子——内啡肽,均有利于心情愉悦,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活力恢复和新陈代谢,有效疏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帮助提高夜眠质量。范长河提醒,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运动时间不要离睡眠太近,运动后注意补充水分、电解质。

如何缓解即将复工复学带来的精神压力,范长河提到,可以使用任务清单将所有当下的生活、学习、工作内容都有条不紊地管理起来,逐条完成,增加对自己的掌控感。

“建议静下心来提前梳理解封后的学习工作安排,适宜从简单、宽松的强度开始,合理使用效率工具,给自己一个缓冲调整的时间,循序渐进增加工作量。”范长河说。

关注自身和家人的需求

疫情尚未结束,除了在生活方式上提前进行调节做好准备外,范长河也为封闭管理区的居民开出了“心理处方”。当出现过度焦虑无法自控时,比如出现手足无措,产生手脚冰凉、心跳加快、肌肉紧张等各种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呼吸肌肉放松训练”进行调节。

范长河介绍,“呼吸肌肉放松训练”就是找一个安静的环境,舒服地坐着或平卧,调整呼吸让自己大致平静、放松。然后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体上,深且缓慢地呼气、吸气,吸气时使全身肌肉紧张、胸廓打开,保持5—7秒,随后呼气让肌肉彻底放松,反复练习身体会慢慢放松下来。

“凡事皆有得失,隔离在家中的日子,何尝不是清净自身内心、陪伴家人的最好时光?”范长河建议,可以尝试把一直对外的注意力收回来,关注自身和家人的需求,阅读一本书、培养一项兴趣爱好,或跟家人一起做美食、谈心等,并将每天发生的最让你感到平静或快乐的美好时光记录下来。

如果情绪过于焦虑至无法放松或自我调整,范长河提醒,需尽快寻找专业的心理救援,可拨打省二医心理精神科心理救援热线89169826(8:00—18:00)或15918661583(18:00—8:00)进行心理咨询,或者通过互联网医院的心理健康服务板块寻求帮助。

南方日报记者余嘉敏

通讯员朱健周莹江翠婷

新闻推荐

疫情面前,这些“90后”没有退缩

罗文彬参与了多个街道的社区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周民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骆杰伟图...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