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透析患者“生命线”受阻 医生巧用“切割球囊”重新开通“生命通道”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张漫 通讯员 韩文青)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接诊一位85岁高龄的动静脉内瘘堵塞透析患者,并采用先进的切割球囊扩张技术,在不耗费新的血管资源的情况下,为患者清除了血管内膜增生,打通血管通路,为她重新开通了血液净化“生命通道”。
血管通路受阻,透析“出故障”
据了解,85岁的麦阿婆四年前被诊断为慢性肾衰竭,每个星期需要到医院做三次血液透析治疗。为避免反复扎针造成对血管的损伤,医生为她建立了血管通路,即在她的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头静脉,与邻近的桡动脉建立连接,形成一个自体动静脉内瘘,可以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充足的血液。
“这种动静脉内瘘并非"一劳永逸",平均寿命一般为2.5年,通常使用两年左右就需要做一下"维护",否则很容易出现血栓、狭窄、动脉瘤等问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主任王海洋介绍,如果“维护”不及时,很可能因为堵塞而导致内瘘无法再继续使用,需要重建血管通路。
麦阿婆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建立的动静脉内瘘用了不到两年,就出了“故障”,经检查发现是血管狭窄、闭塞,在当地医院做了两次球囊扩张,不到半年又出问题,透析血流量一直不达标,可能会导致体外循环凝血、透析不充分,透析机频繁出现“报警”。经病友推荐,在女儿的陪伴下,麦阿婆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治疗。
医生屏气凝神扩开“瓶颈”
王海洋详细了解了麦阿婆的病史,经过彩超检查发现,内瘘上方的确有一段狭窄的血管。
“如果不及时进行介入手术,很快就会完全闭塞掉,那时这条血管通路就无法再使用了。”王海洋说道。
6月10日,王海洋按计划为患者进行微创介入手术,术中通过DSA血管造影发现,在患者上臂远端还有一处血管有明显狭窄。在B超引导下,王海洋通过穿刺孔,利用高压球囊对狭窄的血管部位进行扩张,再利用切割球囊将压迫血管的纤维条索切断,彻底扩开狭窄的“瓶颈”,进一步保证血管的通畅。
王海洋介绍,切割球囊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技巧,稍不留意会造成血管破裂,因此,几乎是屏气凝神完成这项操作。
经过一个小时的精细化手术,麦阿婆堵塞的动静脉内瘘重新开通。手术当天便可使用开通后的内瘘作为血管通路进行透析,血流量完全达标,透析过程顺利。
新闻推荐
新快报讯记者高镛舒通讯员穗农宣报道16日,记者从广州农业农村局了解到,目前养殖水产品存塘总量6万吨以上,平均每日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