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师在,他们才更安心!”
■广州一中高三(15)班班主任苏小梅和她班上的孩子们。
■广州一中初中部高考考点监考老师谭慧璇(右二)和她的同事们。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仲典班”班主任杨征和班上的学生们。
“要回来送你们进考场,太不容易了!”高考前一个多小时,焦急等待了两天的班主任苏小梅的穗康码终于绿回来了。如愿送考的那一刻,她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
这届高考生,让像苏小梅这样的班主任,更加担心,更加用心呵护。“有老师在,他们才更安心!”在这份安心背后,是无数位老师专业的培育和用心的呵护,他们不是亲人,可能比任何人都紧张你。
“要回来送你们进考场,太不容易了!”
■广州一中高三(15)班班主任苏小梅
三天的高考落下帷幕,而余温尚存。
不管结局如何,它肯定是最令我难以忘记的一届。
这个难忘,既有我自身的经历,又有来自学生带给我的感动,更有外界给我心灵上的冲击。
按照我的年龄,这一届可能就是我作为班主任生涯的最后一届,所以我几乎是倾注了所有的心血来教他们。
为了让学生能第一时间找到我,平时我早上7点到课室,点人数,看学生状态,陪他们早读……几乎是风雨无阻;晚上,9点多和他们谈心、解疑答惑直到10点多。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高三一年,几乎没有间断过。
临近高考,我知道穗康码绿码的重要性。为了保住绿码,我几乎连校门都不敢出。但就在考前封闭备考期间,我却因为两度出现黄码,而不得不居家隔离。
那些日子,我心急如焚,除了马上去社区医院做核酸检测外,我一方面在家继续做一些整理工作,另一方面为尽快恢复绿码打遍了各个热线电话询问。
7号早上7点多,我的穗康码终于变绿了!我一路小跑回学校,看到同学们的第一眼,我的眼泪真的止不住了,只说了一句:“要回来送你们进考场,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回想起这些天的经历,学校、同事、学生、朋友,还有很多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给了我很多的感动。
学校的胡校、贺校几次打电话询问我的情况,德育处的林主任、谭主任第一时间安排老师帮我做一些班主任的工作,朱老师身体不好,却二话没说帮忙接了部分工作,还有很多同事主动帮我分担工作。
最令我欣慰的是,学生也真正做到了我对他们的期望:没有老师在的时候,比老师在时做得更好!专注安心地进行复习,考场布置做得干净利落,就连班旗和战旗,他们也从课室带到了备考室等叠放整齐……
我想,正是因为我所在的广州一中每一个的温暖聚成的大爱,才让这一届特别的高考温暖恒在。也正是因为这个社会各界人士的负重前行,才有了我们高考学子的顺利平安复考。
高考结束那天,学校联系专车,送高风险地区的学生回家,六位老师将140多名学生安全送到家后,才披星戴月回到自己的家。他们是深夜勇士,那一晚,爱心照亮广州夜景……
疫情就是命令,协助高考没一个人有异议
■广州一中初中部高考考点监考老师谭慧璇
缺保密员,体育老师语文老师,上!
缺测温员,生物老师物理老师,上!
缺后勤保障老师,化学老师数学老师,上!
今年高考期间,荔湾区教育局把设立高考考点重任——迎接分别来自中、低风险区域的269名考生的任务,托付给了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学校——广州市第一中学黄沙校区(也是我的母校)。
这次是初中部16年后又一次做高考考点,学校配备了73名教师协助高考。但外人不知道,我们从接到任务到实施,只有短短三天。
半夜11点接到通知,全体教职工进入待命状态。经调查,部分老师还在封闭封控小区居住,连办公室副主任和工会副主席都出不来,能动用的73人组成一支特殊应急队伍。疫情就是命令,所有人都二话不说,全力以赴,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
我们考点的考生既有来自低风险的,也有来自中风险的,各约占一半。中风险地区主要是汾水区,大部分是汾水真光学校的考生,总共安排了117辆专车接送。时间紧、任务重,以往的宣传标语口号来不及赶制,代之以消毒剂、洗手液、测温仪、口罩、手套、防护服。缺人手,所有老师身兼多职,毫无怨言。
初三级长拿着大喇叭在正门口,负责安排低风险地区学生进校,要求每人隔开一米距离;4位男教师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二号门负责中风险区学生测温,把好第一道关。
今年的突发情况,让过去十几年来不是当高三班主任就是高三监考员的我有些猝不及防。
比如12人的考场,竟然来了14人,多出来两个人点名卡没有,条形码没有,身份证信息录入系统查无此人;每间试室,低风险是30人,中风险是24人,实际上有的3人,有的9人,有的20多人……
还有,一位监考老师突然变黄码,不能来了,换了另一个,谁料又成了密接,不能来了,又换。
更惊心的是,考前一考生体温异常,备考老师马上穿防护服到隔离考场,所幸中午12点半出报告核酸检测是阴性。
第三天,也是情况最复杂的一天。每一科考完分八种情况:低风险考生或回家、或待考,或到休息室;中风险考生或到休息室,或待考,或验核酸;新一轮考生分低中风险准备进场……每一种情况,对应不同老师带队,走不同楼梯,不同路线,去不同地点,不能搞混。所以每科考完,就有两三个老师等在门外。
我监考的是中风险考生,前两天还好一些,科目一样,考生一样。但第三天,四科中选考两科,每个人选的科目都不一样,来了一批中风险的,又换了另外一批中风险的,课室都是消毒水味道。每一批考生考完都要消毒一遍。我身上有早上出门喷的香水味,手上有75%酒精味,还有课室的消毒水味……
每天考试结束,所有中风险考生、监考老师、工作人员、保安清洁等都要验核酸,早上6点多出门,晚上7点多回家。
高考结束了,考生家长老师都不容易。还有每一个平凡岗位上那些默默的付出:不到7点就上岗的交警,在校门口设置路障和指引牌,清晰引导每一辆护送专车;中午送饭盒的老板和他的团队;清洁阿姨在每一个洗手台面,用塑料瓶插上美美的一小束花花……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相信疫情会很快结束,广州一定会否极泰来!
这场平安高考暖心高考值得所有同学铭记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仲典班”班主任杨征
2021年的高考注定是不平凡的一次经历。满怀乐观主义精神的孩子们,在6月9日下午春风拂面,笑靥荡漾地走出考场,他们终于顺利地结束了三天的暖心高考。而回首高考路,郁郁芳华,满满感动。
一座城一段魂。广州这座城赋予广州人民的智慧与风度,在广附校园展露无遗。
5月21日,广州市出现疫情后,学校快速作出部署,全体高三师生做到完全意义上的物理隔离。
此刻,无法参与到孩子人生重要大事的家长们,内心夹杂着失落感与焦虑感。老师们更加需要做出极大的努力。
我是一个3岁孩子的母亲,孩子自幼带在身边,最长的离开时间是5天。然而,防疫无小事,孩子们的高考是大事。来不及思考太多,便把孩子送到了中山的奶奶处。还好,孩子比想象中的成长速度要快。
而我在每一次送考、接考中,与我们“仲典”学子的击掌、拥抱也感受到了莫大的力量。
“仲典班”的同学个性迥异,气质分明,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向往美好,追求光明,为此,他们一直在做出最大程度的调适与努力,高考期间更是如此。如情绪压抑的小柳,在我陪着他来来回回从信息楼走到科学楼,又从科学楼走回信息楼,多少趟不记得了,只记得用尽心力想给他自信……
我内心深信众志成城,相信广州这座城市的力量。疫情之下的这一场平安高考、暖心高考,值得所有同学铭记。
同学们,不要忘记,我们执笔的手,有他们的力量:广东省中医院医护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广州市教育局心理专家对我们的引领、大学城小谷围街道派出所警务人员的保驾护航,以及全体家长、老师的奉献与关爱。我们所沐浴的光明里,一直有他们的爱相随。
■策划:新快报记者张英姿陈红艳■统筹:新快报记者王娟■整理:新快报记者王娟罗清峣
新闻推荐
“我吃药比吃饭还紧张!”76岁的彭婆婆一直有高血压和冠心病。“早几个月血压波动很厉害,高到216,我去中山一院找专家看,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