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广州抗疫“底气”更足
□李妹妍
在6月9日的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孙翔介绍,本轮疫情中,广州科技战线积极参与战“疫”,研发出了一大批“硬核”科技武器,为广州在短时间内完成迄今全球城市最大规模的核酸检测行动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科技支撑。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与病毒赛跑的科技战。我们看到,广州已启动全市11区的全员核酸检测,累计完成核酸采样超过2790万份,是目前为止全球城市中最大规模的全员核酸检测;短短3天内,广州建成4个“猎鹰号”气膜方舱实验室,每日检测产能达12万管;仅用10个小时,广州建成了全国最高日检测通量的单体实验室“火眼”,每日最高可检测150万人份核酸样本……
这样的“广州速度”背后是广州核酸检测能力的提升。广州拥有55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总数高居全国第三;拥有生物医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1000多家,当中有不少行业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近年来,广州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打造全球新药临床试验集聚地和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金域医学、万孚生物等高科技企业组成的核酸检测“军团”,为提高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核酸检测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还是一场精准风险管控的科技战。我们看到,穗康码背后的技术团队在极短时间内将服务器扩容5—10倍,让市民依“码”出行;封闭管理区域内涌现一大批特殊的“逆行者”,文远知行、亿航等科技企业派出无人车、无人机保障无接触物资运送;AI机器人1小时10万通电话,助力筛查已进行核酸检测的人群和未检测的人群;快速智能测温仪可实现“无接触式”远距体温精准监测和人员身份识别……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从健康码的使用,到无人装备的投入,再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轮番上场,广州利用科技手段牢牢筑起“抗疫防线”,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公众交叉感染和传播风险,也让人们深深感受到科技服务的人性化。
抗疫当前,科技有为。广州正在经历疫情大考,这些科技手段成为抗击疫情的“硬核”力量,它们的背后,是广州日趋完备的产业链和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各级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等科技力量一盘棋联动,加速科研攻关产出“硬核”产品,成为有效降低疫情影响、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力量,也成为广州应对抗疫大考更充足的科技“底气”。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刘晓星)广州市副市长王东6月9日下午率队到广州市金道中学,对始终坚守岗位的考务工作者、公安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