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流调”?走进广州“病毒侦探”的工作日常
新快报讯记者林钢威通讯员王旭邱礼宏报道他们被称为病毒“侦探”。他们的工作是整个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全力支撑卫健委等职能部门上追源头,下拓密接,他们便是广州警方负责流调工作的民警。
自荔湾区发生新冠疫情以来,市公安局指令各区公安分局迅速集结精干警力星夜驰援荔湾,全力协助荔湾开展疫情流调工作。
找上家、找下家、摸清轨迹
电话又响了。听筒里冒出的消息是新增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病例。5月29日,民警黄畅科是此次荔湾区疫情上百名流行病学调查员中的一员。电话一响,任务就来了。接下来的行动,要足够快!
黄畅科立即联系荔湾区公安分局,通过大数据系统等各种调查手段排查那位患者确诊前“接触”过的人,包括家属、医生、同行者,甚至还有清洁工和一个她问过路的人。初步锁定与感染者密切接触者超过了200人。黄畅科这几天一直是这样忙碌着。
指挥部是疫情的“焰心”,距离第一位患者的住址也就1公里。身处疫情防控重点中心地带,方便快速行动。单日确诊病例还在增加,接到新增阳性病例报告,流调人员要争取尽快赶到现场,面对面提问,包括近几天“确诊患者见过谁”“去过哪”“参加过什么活动”等。这些信息会形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为寻找病毒源头和阻断病毒传播提供数据支撑。
“说白了,流调就是找上家、找下家、摸清轨迹。”黄畅科解释,“上家是传染源,看有没有控制住,下家是疫情可能播散的范围,要提前采取行动,走一步看三步,下先手棋。”行动要足够快。按照国家规定,个案调查表要尽可能于24小时内完成,而这一次,我们流调队的规定是4小时。
最多时一天100多个流调任务
比时间的紧迫更要命的还是那不断的电话,最多时一天带来100多个流调任务。“说真的,听到电话都是很郁闷的。”黄畅科说,“广州是一座有两千多万人口的城市,慢一秒,人群被感染的风险就大一分,得赶紧弄。”
流调人员像一群织安全网的人,编织起来的信息越准确,脉络越分明,病毒就越难通行。这几天,流调队员要从早上7时忙到第二天凌晨四五点。黄畅科记得,有一部手机,因为拨出次数太多,又没什么“规律”,被电信运营商误认为“骚扰诈骗”电话。
从一个感染者找到一群密接者,这会形成一个枝干。枝干多了,就需要不断分析,复盘轨迹,找到交汇点。负责研判工作的组员要分工协作,首先对所有的流调报告进行汇总、编号;接着录入数据库,提取关键信息,将文字段落表格化;然后进行数据处理,绘制病毒传播链分析图、家族聚集性病例关系图等;最后把研判信息汇总上报,为疫情防控的下一步决策提供依据。
每天,负责研判工作的组员把当天流调报告梳理出来,最多的一天有几万个。通过这些报告,疾控中心可以迅速找到疫情传播的“特点”和“风险点”。在分析报表上输入“××超市”“××医院”等关键词,相关的病例信息就会成组地显现出来。在另一些已经绘制完成的传播链分析图上,相关病例的感染途径清晰可见。
新闻推荐
广州市文明办发布《致广州市民的防疫倡议书》群防群控 从我做起
当前,广州疫情防控启动应急预案,疫情防控牵动着每位市民的心,我们正处在与疫情赛跑的关键时刻,为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