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一辈艺术家口述历史“有温度的美术史”亮相
日前,“有温度的美术史”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D栋二楼平台正式开展。
“有温度的美术史”是基于广州美术学院“口述史工程”的校内常设展览,注重对艺术家艺术理念及生命记忆的史料发现,以音视频、口述文本、作品、年表等内容综合呈现广州美术学院老一辈艺术家的口述信息。
本次选展臻选吴华先、鸥洋、廖慧兰、李征、曾松龄与马高骧几位艺术家的口述内容,时间段跨越七十余年,其中既留存了各位艺术家早年求学、寻艺的独家记忆,也涉及广州美术学院、美院附中等艺术机构的发展历程,更收录了各位艺术家在设计、油画、版画、雕塑与工艺美术设计等领域深耕多年的技巧与心得。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7月。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巧蓉
通讯员:许珍江粤军
艺术创作展现祖国发展建设
在口述史的记录中,广州美院很多老一辈艺术家流传甚广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皆与祖国发展建设的步伐同频共振。他们不是深居学院的象牙塔中,而是响应国家号召,深入生活第一线,通过艺术创作展现祖国建设的方方面面。他们的艺术创作生命也因此与这些经典感人的作品融为一体。
此次参展艺术家吴华先今年已经91岁高龄,他早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部队美术宣传工作,后就读于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广州美术学院前身)油画系,毕业后先后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与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
吴华先流传最广的一张作品《三八号渔船》,是他的大学毕业作品。谈及这幅作品的创作初衷,吴华先回忆说,毕业前夕,毕业班全体学生都要下乡深入生活,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创作。“我们那时候下乡到海南岛去,因为我那个时候对渔民的生活有兴趣,而且那个时候也年轻,富有一点冒险的精神。”
吴华先跟着全员女渔民的“三八”号渔船出海,船小浪大,难免晕船,他晕吐了一周,直到第二周才渐渐适应,开始船前船后观察捕捉渔民的动态,抓取动人的瞬间。“有一次,突然看到她们就在船边放渔网。渔女从船边伸出几条木头到海里,然后她身上绑着绳子,跳到木头上面去,把网放在那儿,再把它抓起来。我觉得这个太不容易了,最能够体现渔女那种勇敢的精神。我当时获得了这样一种灵感,回来后就画了构图。”
画家用奔放的笔触,饱满的色彩,将女渔民们开船、撒网、落帆和捕鱼的过程呈现在观者眼前,正如时人对妇女捕鱼队的赞美“三八渔船闹出海,渔家妇女胜儿郎”“踏破千顷浪,夺取万担鱼”。
至今记得胡一川院长的演讲
此次参展的83岁女艺术家廖慧兰是出自广州美术学院的著名雕塑家。在口述访谈中,她讲述了自己走上艺术道路的缘起、艺术历程以及艺术创作观念等诸多立体丰富的内容。据廖慧兰说,她的两个舅舅是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高剑父的学生,母亲也很喜欢美术,带动了她从小对美术的兴趣。
看她这么喜欢美术,父亲请朋友黄新波加以指导,这位广东籍版画名家质朴地回答:“这个不是跟谁学的问题,也不是说哪个画种的问题,总之你得画出瘾,画出瘾就可以了。”廖慧兰回忆道:“他就这样指导我这个十一岁的女孩,后来我因为这句话以及我自己本身喜欢,就真的成瘾了。”
在兴趣的带领下,廖慧兰考取了中南美术专科学校附中,成为当年广州考取附中13名学生中唯一的女孩。至今想起开学典礼上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校长胡一川动情的演讲,廖慧兰依然记忆犹新。“我很喜欢胡一川院长,他很有一种动员的能力,而且充满了感情,他说的每一句话我都记得。”廖慧兰清晰地记得胡一川院长曾说过“伟大的国家就应该有伟大的画家”,这让廖慧兰心潮澎湃,她意识到原来个人兴趣还能跟国家命运连起来。
基于这种创作理念,以及身为客家妇女那种吃苦耐劳的韧性,廖慧兰的雕塑作品很有力量,质朴大方,与现实结合得尤其紧密。她的作品中不乏大型创作,几个助手加上她,平均每个人要堆十几吨泥,即便腿脚不便,她也会亲力亲为,认真打磨每一个接口。对于自己的选择,用廖慧兰自己的话说则是:“做雕塑,很痛快!”
附中的艺术生活难以忘怀
此次参展的油画家曾松龄今年82岁,1955年考入中南美专附中。口述访谈中他谈及最多的是关于附中艺术氛围的记忆。
“那个时候那种气氛真的很好,艺术气氛非常浓烈。那个附中是培养了一代人、几代人。这种状况再回想起来很温暖,很温馨。”曾松龄动情地说。
据曾松龄回忆,当时老师连叫学生起床,都带着艺术的美感:“同学们,今天朝霞很漂亮,赶快起来画朝霞了!”在勤劳、奋发、活泼、向上的氛围中,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特别高涨。“早上起得早画一张画再吃饭,晚上吃饭前,哇!看到晚霞很漂亮,又画一张。”曾松龄说。
就这样,从20世纪50年代中南美专附中(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前身)时期培育的艺术激情和职业热情,滋养着老一辈艺术家日后的人生历程,令他们难以忘怀。
新闻推荐
关注“广州文化产业”公众号,将有更多资讯和福利带给大家。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吴波)“广州文化产业”公众号又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