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赛道成拿地新渠道 半数百强房企城市更新项目超百万方

信息时报 2021-05-29 01:24

信息时报讯 (记者 罗莎琳) 地产行业进入后开发时代,一线城市的核心土地资源日益减少,越来越多行业和企业希望通过城市更新盘活存量资产。最新统计显示,80%的百强上市房企有过城市更新改造的经历,并且已有51%的企业已达到超百万平方米的规模。聚焦资金更为充足、运营实力更强的50强房企,参与城市更新改造的比例更高,达88%,形成规模的房企占比也高达65%。这两个比例较2020年年中均有提升。

房企在城市更新赛道差距大

城市更新赛道不断有新入局者,但各个梯队逐渐拉开差距。由于城市更新项目对企业的运营、资金实力要求都比较高,因此房企布局深度不一,规模也各有差异。实际上,房企拥有城市更新项目规模达到百万平方米的便可称“已初具规模”。

据克而瑞统计,位于第一梯队的佳兆业,城市更新项目对应未来可售建面达1.08亿平方米。而恒大、富力、融创、保利和时代5家房企城市更新项目潜在总建面也都超5000万平方米。大部分房企的城市更新项目规模处于第二梯队,潜在总建面在1000万~5000万平方米,这既有碧桂园、中海、世茂等全国性规模房企,也有奥园、龙光、合景泰富等粤系房企借助地缘优势高歌猛进。对于第三梯队的房企而言,城市更新项目更多的是一种可选的拿地手段,并未作为主要业务发展。

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表示,开发周期长、周转慢,处于转化期的项目仍在沉淀资金,城市更新项目必须在转化成有效土储后才能贡献业绩。从近几年表现来看,早期布局城市更新的房企均有一定体量的项目成功转化,并陆续开盘贡献销售,呈现出稳定转化的趋势释放红利,城市更新项目进入价值兑现期。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重点城市集中供地压缩了部分房企的投资空间,另一方面“三条红线”监管从严,房企资金压力有增无减。无论是作为多元化拿地渠道,还是降低拿地成本、提升利润空间的手段,都意味着城市更新将成为房企未来争夺的热门赛道。

粤系房企仍为城市更新主力军

城市更新的热点区域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粤系房企在这方面有很强的地缘优势,从已具规模的房企来看,过半均为粤系房企,其次为京津系和闽系,占比分别为15%和13%,浙系、沪系、成渝系和苏系房企虽有参与,但占比不超5%。

在各个梯队中粤系房企规模整体排名靠前,第一梯队只有融创一家为非粤系房企,第二梯队中粤系房企占比高达75%,第三梯队多为其他派系房企,它们大都处于起步阶段。实际上,从粤系房企的发展路径来看,大湾区城市更新改造有起步早、发展成熟、市场开放等先决条件。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披露了一组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实施“三旧”改造面积92.60万亩,节约土地22.77万亩,居全国前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粤系房企具备先发优势和地缘优势,往往参与度更高。

反观大湾区之外的城市,城市更新主要集中在一线和核心二线城市,重点布局城市更新的房企抓住机会,比如处在第二梯队的闽系房企旭辉,除大湾区外,还在武汉、贵阳、太原、石家庄等城市积极获取项目。

强强联手分担市场风险

城市更新项目体量较大,对资金要求高,需要处理的关系较为复杂,单枪匹马作战压力较大,因此在项目获取上,通过收并购或者合作两种方式,可以快速打开新局面,既减轻了企业前期的资金压力,也共同分担了后期开发和运营的市场风险。

丁祖昱表示,企业合作方面,2020年以来屡见不鲜,主要可分为三类。

一是寻找能补充自身短板的合作方,比如旭辉、金茂、越秀等房企都与有资源优势、且有城市更新经验的本土企业合作,能帮助更快获取项目。

二是援引有资金实力或融资能力强的投资方,比如俊发与平安不动产合作,平安不动产作为中国平安旗下专业的不动产投资和资产管理平台企业,能给俊发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

三是有城市更新经验的房企强强结合,比如花样年和奥园,资源共享能实现1+1>2的效果。

地产人士表示,由于城市更新赛道上的布局者逐渐增多,竞争加剧的同时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需要注意的是,城市更新仍存在开发周期长、资金压力大、规划难度高、关系复杂等风险,抱团取暖、强强联合将成为重要趋势。

新闻推荐

竹丝岗四马路要围蔽施工一个月

信息时报讯(记者张玉琴)昨日,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发布关于越秀区新河浦排水单元达标工程(竹丝岗四马路)施工期间交通疏解通告,越...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