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普”呈现广州城市新面貌 人口分布向外围城区扩散 城镇化率超发达国家水平

南方日报 2021-05-21 08:34

“七人普”结果显示,广州常住人口1867.66万人。图为参加广州城市马拉松赛的选手在风景优美的赛道上奔跑。南方日报记者李细华摄

5月18日,广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出炉(下称“七人普”)。

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广州市,其常住人口依然呈现出较快增长的态势,十年年均增速(3.93%)高于全国(0.53%)和全省(1.91%),继续保持全省人口总量第一大市的地位;

广州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22人,比十年前减少0.51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显示了社会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以及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时代特征;

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下同)由2010年的109.46上升为111.98。该数据展现了广州市对外来劳动力较大的需求量以及“工业大市”的特色。

人口数据就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广州市情的多维特征。在人口发展进入重要转折期的时段,“七人普”呈现出怎样的广州城市面貌?

●南方日报记者李鹏程通讯员穗统宣

流量之城

常住人口规模扩大彰显广州吸引力

广州是流动人口高度聚集的超大城市。“七人普”结果显示,全市常住人口1867.66万人,十年共增加597.58万人,增长47.05%,年平均增长率为3.93%。

广州市常住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得益于多个方面:

首先,跨市流入的常住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全市1867.66万常住人口中,非户籍常住人口937.88万人,比2010年增长97%,年均增长7%,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达50%,比2010年提高12个百分点以上。这也意味着每两个广州常住人口中,就有一个非本地户籍人口,其中又有近半数来自于广东省外。

“跨市流动人口不断涌入并落地安居,显示了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强大吸引力。”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许德友谈到,除了广州以外,珠三角部分地区甚至会出现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倒挂”的情况(前者多于后者),此时城市就要应对好人口管理、资源分配等问题。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耀同样指出,广州是流动人口大市,人口流动比较频繁,是地区有活力的表现。陈耀提醒:“保持人口流动性的前提,在于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只有地区经济不断提升,才能保证对人口就业的吸纳。”

其次,广州的落户政策进一步优化,吸引了大量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技能人才、留学生等不同层次人才入户广州。根据公安部门数据,十年来,广州市户籍机械变动人口中,净迁入人数保持较高水平,净迁入户籍人口达98万人;

再次,国家“单独二孩”“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使得广州生育水平有所回升,自然增长人口数量较为稳定。

以上多重因素叠加,促使广州市常住人口保持较快增长。

现代之城

城镇化率达86.19%中心城区趋于饱和

聚焦广州11区,白云区常住人口达374万人,居全市首位。全市在200万人至300万人之间的区有2个,在100万人至200万人之间的区有6个,少于100万人的区有2个。人口居前五位的区(白云、番禺、天河、海珠、花都)合计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64.81%。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1个区中,有10个区人口增加。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区依次为:白云区、番禺区天河区花都区南沙区,分别增加1520333人、893528人、809395人、697307人、586685人,均突破50万人。

分区域看,中心城区人口(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和天河区)占比下降5.80个百分点,外围城区人口(白云区、黄埔区、番禺区、花都区、南沙区和增城区)占比上升6.63个百分点,生态片区(从化区)人口占比下降0.83个百分点。

这表明,广州的人口分布由中心城区逐渐向外围扩散。与此同时,广州的城镇人口呈现出集聚特征。普查结果显示,广州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86.19%,相较于2010年“六人普”时的83.78%提升了2.41个百分点,已经超过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水平(80%)。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地区的发展水平有较强的正相关。”陈耀指出,如果人口出现了外溢现象,就意味着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了,“当前的中国,只有少数几个一线城市才有此特质”。

中心城区的人口承载力趋于饱和,人口分布格局就会从“集聚经济”向“集聚不经济”(即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集中引起了成本增加)过渡。陈耀谈到:“人是跟着产业、项目走的。社会治理的基本逻辑是,通过城市功能疏解、产业疏解,进而带动人口疏解。”

活力之城

迈入“老龄化”但仍处人口红利期

广州迈入了“老龄化”阶段。数据显示,广州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1.4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7.82%。

“按照人口演进规律,未来一段时期,广州将面临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深的压力。”许德友表示,人口老龄化是随着社会进步、医疗条件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以后出现的一种必然趋势。这种现象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老龄人口规模的扩大,将加速“银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的形成,也将为广州市扩大消费和促进就业提供新的支撑。许德友还提醒:“广州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不代表着人口红利已经消失。”

一方面,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比达13.87%,比2010年提高2.4个百分点,少儿人口占比提升,反映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一定成效;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为74.72%,虽比2010年下降4.07个百分点,但占比仍保持较高水平。

另一方面,广州市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为35.4岁,低于全国的38.8岁,总体人口平均年龄正值“当打之年”。许德友谈到,由于广州“流量之城”的特征,大量人口汇聚到广州,“在外"流动"的大多数是青壮年群体,这就极大抵消了广州老龄化趋势”。

再一方面,根据普查结果,广州常住人口总负担系数(指0—14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之比)为27.69%,远低于50%的临界线,也明显低于全国的45.9%和全省的37.8%,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也处于较低水平。

“广州的活力也体现了保持人口流动性的重要性。”陈耀认为,流动性带来了劳动年龄人群,降低了地区常住人口养老负担,因此要尽力消除制约人口流动的政策壁垒,让15—64岁人口占比维持一定的水平。

新闻推荐

今年广州提出发展“甜蜜经济” 聚焦婚庆+旅游广州婚纱街 甜蜜再升级

广州婚纱街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精美的婚庆配饰据2020年发布的《中国婚庆产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国内已...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