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发布,经济年均增长6%左右 到2025年GDP将达3.5万亿元

信息时报 2021-05-20 10:46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何小敏

昨日,《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发布,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6%左右,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5万亿元。《纲要》还在科技创新、现代产业、智慧城市、交通枢纽、城市更新、城乡融合、生态环保、文化建设、民生福祉、安全保障等方面,梳理了“十四五”时期十大工程作为附件,共58个大项,预计总投资超5万亿元,“十四五”时期投资超2.6万亿元,旨在强化实施支撑,推动《纲要》擘画的美好蓝图落到实处。

两阶段的发展目标

●到2035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国际大都市,朝着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阔步迈进。

●“十四五”时期,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推动“四个出新出彩”取得决定性重大成就,创新之城、实力之城、枢纽之城、机遇之城、智慧之城、品质之城更加令人向往。

“八个新”的具体目标

1.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6%左右,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5万亿元。

2.创新驱动取得新成效,科技和产业创新策源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4%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

3.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营商环境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全球资源要素配置中心功能明显增强,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国际交往中心。

4.城市文明实现新提升,文化强国城市范例魅力彰显,成为展现文化自信的对外文化交流门户。

5.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到202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8%,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1.65%。

6.民生福祉取得新进步,平安广州、法治广州、幸福广州达到更高水平。“十四五”时期,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到202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83岁。

7.乡村振兴实现新跨越,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8.城市治理达到新水平,城市本质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智慧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快推进,成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范例。

创新之城 打造科技创新轴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纲要》提出,打造科技创新轴,举全市之力规划建设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科学城为极点,链接全市域创新关键节点的科技创新轴,集聚国际一流人才资源、科技基础设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建成广州市科技创新区域布局的主骨架。

构建“1+2+4+4+N”战略创新平台体系,形成以呼吸疾病领域国家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为引领,以4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4个省实验室为骨干,多个高水平创新研究院为基础的战略创新平台体系。

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实施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创新型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培育众多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集群。

实力之城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工程”

壮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3+5+5”梯次发展格局,全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轨道交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与精细化工、数字创意五大新兴优势产业,前瞻布局量子科技、区块链、太赫兹、天然气水合物、纳米科技等五大未来产业。

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广州制造“八大提质工程”,发展壮大高技术制造业,促进纺织服装、美妆日化、箱包皮具、珠宝首饰、食品饮料等传统特色产业数字化、定制化、时尚化转型,推动“广州制造”向“广州智造”升级。

促进现代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高标准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广交会展馆四期等重大项目,提升会计、法律、人力资源等高端专业服务业发展水平,发展高能级总部经济,培育更多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服务经济中心。

枢纽之城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成立市之本、强市之基

提升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坚持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这个立市之本、强市之基,统筹推进空港、海港、铁路港联动,基本建成全球重要交通枢纽。

空港方面,将建成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届时将拥有三座航站楼、五条跑道,2025年旅客吞吐量预计达1亿人次;将高铁、城际和地铁引入白云机场,打造空铁一体化的白云综合枢纽,实现机场30分钟直达中心城区、1小时通达珠三角城市、3小时联通泛珠三角城市。

海港方面,将加快南沙港四期、五期和20万吨级航道工程等项目建设,202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6.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2800万标准箱。铁路港方面,将着力构建“五主四辅”铁路客运枢纽格局;实施广州铁路枢纽能级提升工程,建设广州站至广州南站联络线,将高铁引入中心城区,更加方便市民出行;推动形成10条出省高铁通道格局,实现1小时直连大湾区、2小时互通省内、3小时互达泛珠三角、5小时联通长三角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擦亮时尚之都、定制之都、美食之都、会展之都、电商之都名片,推动千年商都向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升级;把握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建设机遇,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机遇之城 打造全球企业投资、国际人才汇聚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

《纲要》提出,紧紧抓住国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机遇,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建设,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促进制度机制“软联通”、基础设施“硬联通”、科技创新“智联通”、产业协同“链联通”、交往交融“心联通”,强化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支撑引领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加快推进以改革联动为牵引的“双城”联动,共享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资源,携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引领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联手佛肇清云韶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广州都市圈,不断强化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和资源配置能力。

牢牢把握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契机,对标全球最高最好最优,加快实施营商环境4.0及更高版本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开展营商环境综合授权改革,到2025年营商环境达到全球先进城市水平。

智慧之城 将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作为战略引擎工程

《纲要》提出将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作为战略引擎工程,充分发挥广州数据资源丰富和应用场景多元优势,加快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三位一体”构建,推动形成数据驱动发展新模式。

建设数字经济引领型城市,全力建设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成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做优做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数产融合标杆城市。

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推进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教育、医疗、养老、抚幼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购物消费、居家生活、旅游休闲、交通出行等各类场景数字化,构建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

提升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擦亮“穗好办”政务服务品牌,建成“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探索超大城市数字化治理新路径。

品质之城 打造美丽宜居幸福国际大都市

《纲要》提出,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提质增效,“十四五”时期要分步推进183条城中村、422个旧街区、306个旧厂房改造任务,协同推进541个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11个物流园区转型升级,以及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和转型疏解,为科创产业、总部经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腾出空间,以高质量城市更新改造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实现城市面貌大变化大提升。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污染治理由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向精准施策、重在治本转变,焕发云山珠水、吉祥花城的无穷魅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以建设低碳试点城市为抓手,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探索碳中和路径,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化教育高地和国际一流健康城市,促进高质量就业和收入稳步增长,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大城市大养老”模式,建设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加快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住有宜居、出有畅行、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弱有众扶、急有速应。“十四五”时期,全市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数30万个以上,新增城镇就业110万人以上,到2025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4人。

新闻推荐

石滩镇水龙村:全力推进平安村居建设 打造平安和谐村居环境

执勤的联防队员与村民亲切交谈本报讯(记者陈惠瑜/文谢锡权/摄)村委门前的烂泥路铺上了水泥;新建的小公园绿草茵茵、健身器...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