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春宝: 带队攻克“卡脖子”北斗芯片技术

信息时报 2021-05-03 01:14

杨春宝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信息时报讯(记者 刘俊)投身北斗系统建设与应用,攻克“卡脖子”北斗芯片技术,他是孙家栋院士口中“活泼、干练的年轻人”;十六年如一日坚守研发一线、指导团队成员“啃下硬骨头”,他是同事眼中“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的北斗人”……他便是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北斗首席科学家杨春宝。

投身北斗系统建设与应用

在清华大学读博期间,杨春宝师从尤政院士,参与清华纳星一号研制,刻苦学习硬件设计、卫星导航信号处理、接收机软件设计等专业知识,为未来从事北斗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北斗二号系统建设分为卫星、运控、应用等分系统任务,于2004年启动建设。杨春宝2005年1月参加工作即承担北斗二号应用分系统的两个项目,攻克了北斗信号处理、载波相位应用、RNSS/RDSS双模设计等核心技术,为北斗二号系统建设作出了贡献。

2007年4月北斗二号首颗试验卫星发射成功之际,在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时任北斗二号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汇报北斗终端收星成果时,杨春宝被孙院士称作“活泼、干练的年轻人”。

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在北斗技术领域,杨春宝刻苦钻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软硬件、算法能力日渐精进。生产线上,有他精心绘制的电路板图纸;北斗设备中,有他提出的算法和编制的软件。2011年,杨春宝成功主持研制当时指标先进的北斗基带芯片,实现了北斗、GPS等信号的兼容处理,完成了各种关键技术的芯片验证。

技术攻关中,杨春宝非常重视业内“缺芯少核”的问题,很早便开始对北斗信号处理原型进行芯片化设计准备,组织团队钻研攻克“卡脖子”的北斗芯片技术。杨春宝主持或参与多个北斗三号芯片研制项目,三款北斗三号芯片均一次流片成功,在全国比测中成绩优异,为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组网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指导团队成员“啃下硬骨头”

认识到个人离不开团队,杨春宝编写了《卫星导航基础知识》教材培训新员工,他将办公室当作会议室,时刻指导团队成员优化设计、解决问题。

在北斗三号基带芯片竞标前的集中攻关阶段,杨春宝“总能在项目研发过程中注意到关键的风险点,并及时组织讨论,协调力量解决问题;在团队遇到技术难点一筹莫展之际,总是能够突发奇想,创新地提出解决思路”的特质让团队成员宋玉龙印象深刻。

宋玉龙说,在北斗三号基带芯片竞标前的集中攻关阶段,他遇到一个难题:某个信号的入锁成功率总是不高,做了很多平滑处理还是没有解决问题。当时他处于日夜攻关、身心俱疲的状态,准备放弃优化,而杨春宝并不愿放弃,默默思考。突然,杨春宝提出一种方法,而宋玉龙根据这一方法修改代码后,效果竟出奇地好。

“杨春宝总能在项目研发过程中注意到关键的风险点,并及时组织讨论,协调力量解决问题;在团队遇到技术难点一筹莫展之际,总是能够突发奇想,创新地提出解决思路。”

——杨春宝团队成员宋玉龙

新闻推荐

苍穹与大地 陈芳桂艺术作品全国巡展·广州

时间:5月1日—5月11日地点:广东省广州艺术博物院二楼恒逸艺术馆看点:在军旅画家中,陈芳桂是60后的翘楚...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