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具有“民族心”“世界眼”的优秀人才 新加坡华侨中学校群成员广州新侨学校将于9月正式开学
广州新侨学校设计图。受访者供图
回眸百年,爱国华侨陈嘉庚倾资兴学,创办了厦门大学、集美学村、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等一批名校,培养了大量栋梁之才,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出了一定贡献。其一生以国家和民族为重、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
近年来,在中新深化战略合作的背景下,由陈嘉庚创办的新加坡华侨中学开启新征程。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首个境外校群成员——广州新侨学校正式启动招生,将于9月开学。秉持“自强不息,饮水思源”的校训,广州新侨学校将继续传承“嘉庚精神”,全力培养具有“民族心”“世界眼”的优秀人才。
倾资兴学自强不息
“这颗爱国心体现了一份大爱。”原新加坡驻华大使馆教育参赞、广州新侨学校校董会董事、新加坡华侨中学校友翁文炳说,教育是国之大计,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民族兴,陈嘉庚先生倾其所有投身办学,特别是在海外,为了能让当地的华人社群接受好的教育,他倾资兴学。
广州新侨学校校长彭大伟有着相同的感触,拥有20多年中西教学管理经验、曾在多所重点中小学担任校长的他,一度到访过新加坡华侨中学,“自强不息饮水思源”的校训令他深感振奋。在他看来,自强不息、饮水思源的中国古训滋润着海外华人学子,才让华侨中学成就了今日的成绩。
饮水思源回馈中华
作为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校群的首个境外成员,广州新侨学校肩负使命。
陈嘉庚当年在南洋办学,是为了让新加坡的华人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自强自立。如今,华侨中学校群回到故土办学,同样肩负着回馈社会的使命。
“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是广州新侨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南洋华侨中学校群的核心价值观。翁文炳说,新加坡华侨中学校群的首个境外项目放在中国,让作为校友的他倍感自豪。“这是华人回馈祖国的一次行动。”从立项到执行,翁文炳参与了广州新侨学校办校的全过程。“办学不易。”回忆起整个过程,翁文炳说,“我们如今拥有更优渥的条件,更应该把握机遇,把学校办好,让更多人享受双语双文化的国际教育。”
融合课程多元发展
与欧美国际学校不同,广州新侨学校坚持双语、双文化的教学方式。
“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具有"民族心""世界眼"的国际型人才。”彭大伟认为,百年华侨中学之所以能够培养优秀人才,有赖于双语、双文化的教育方式。“语言只是工具,文化才是灵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他看来,国际教育同样需要融入中华优良传统的根与魂。
彭大伟坦言,很多家长将国际教育等同于欧美教育,是走入了误区。实际上,国际教育非常多元,除了双语,华侨中学更强调“亚洲价值观”,倡导中华民族天道酬勤的奋进精神、勇于拼搏的吃苦精神、努力改变世界的进取精神。
基于此,广州新侨学校采用融合课程体系。彭大伟介绍,该校采用合作管理模式,由华中国际派遣学术管理团队,深度参与到新侨学校的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师资培养等各项工作中。有别于其他以国际化课程为主的国际学校,该校以中国国家课程为本,以新加坡课程为辅,以国际化课程为理念。学校引入新加坡数学CPA教学法,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经历具象化、形象化和抽象化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数感”,培养建模思维能力。
除此之外,“留白教育”是这所学校的另一大特色。新侨学校的教育不是要填满学生所有的时间来提高成绩。相反的,学校会给予孩子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的身心有一些放松的时光,让他独立地找到方向。“留白教育”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成为自己,把支配权交给学生,最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目前,新侨学校已开放报名,并将于5月1日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科技中心举行首次开放日活动。该校首年将招收小学、初中及少量高中生。未来全面投入运作后,学生总数可达3000人。
撰文:周人果张凌
新闻推荐
汉代车马俑全貌及局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摄)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卜松竹)广州市越秀区德政南路51-55号,是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