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喝不炒”应成为共识和治理方向

信息时报 2021-04-22 01:16

热点观察

“特效茶”“办事茶”“金融茶”,“一片(饼)可以买一辆宝马,一提可以在广州买一套房”……眼下正是春茶上市时节,茶叶再次上演疯狂爆炒的戏码。“新华视点”记者对茶叶市场调查发现,打着各类名目的营销乱象层出不穷。不少茶叶质量难辨、价格混乱,动辄标价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新华每日电讯》4月21日)。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然而,作为大众化的消费品,如今的不少茶叶却让人感叹喝不起。以福建的武夷岩茶为例,近年来,部分岩茶价格呈现数倍乃至一二十倍增长,从每斤数千元、上万元涨至十几万元甚至数十万元。

这背后都有人为炒作的魅影。一些茶商大肆渲染“茶树越老,茶叶越好”的说法,推出各种所谓“古树茶”“山头茶”,价格则完全脱离实际价值。由于消费者缺乏辨别力,有的黑心茶商甚至以次充好、以旧掺新,忽悠消费者。央视记者曾走访云南西双版纳,曝光了价值30元的茶叶敢卖1300元、把台地茶当成几百年的古树茶来卖等欺诈现象。茶叶也曾经是“雅贿”的重要道具。商家深谙此道,茶叶包装得越好,定价越高,送礼就越有面子。此外,茶叶还被投机者瞄准,“击鼓传花”助推茶叶价格越炒越高。

事实上,“天价茶”的受益者主要是茶商和极少数茶农。大多数茶农不但没有受益,反而成为受害者。据报道,在云南,全省共有670多万亩茶园,其中40万余亩古树名山茶,价格高昂,受到追捧,其余630万亩茶园的品质好茶很难卖出,成为当地茶产业的一大痛点。而“办事茶”“送礼茶”,则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滋生了腐败。至于“投资茶”“金融茶”,则完全是一场赌博游戏。这些“天价茶”基本上是“有价无市”,难以变现,最后接棒的投资者就成了市场的韭菜。

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天价茶”炒作,背离了价值规律,扰乱了市场秩序。对此,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必须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茶喝不炒”的理性回归。

其一,加强行业自律。各地茶叶协会应牵头制定行业标准,推动建立产品可追溯体系,要求茶商诚信经营。其二,引导理性消费。茶叶说到底就是一种饮品,卖得再贵也不可能成为人参。消费者要正确看待茶叶的功效和价值,不盲目攀比,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其三,加大监管力度。有关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市场执法,对于虚假标识、虚假宣传、以次充好、串通操控价格等违法行为依法惩处,另一方面将“天价茶”列入党员干部不得收受的特产资源目录,对于违规者严肃追责。

◎张涛 公务员

新闻推荐

柳妍熙香港美女歌手来广州创业 变身CEO用科技点亮湾区

柳妍熙她曾是短跑运动员,因为意外受伤被迫退役,随后师从香港知名音乐人并成为了一名歌手,曾一度被媒体誉为“最受瞩目的...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