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贯古今,美学联中外

羊城晚报 2021-04-09 12:08

□朱海琳广州二中高一(17)班

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不分国界,人人皆有。我想艺术也是如此。

艺术之美不分国界,人人皆可欣赏。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我敢说,你肯定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在全世界众多的艺术作品中,找到打动你的那一件。可谓是,艺术贯古今,美学联中外。

我从未想过,能有这样一本书,把古今中外那如星辰大海般繁多的艺术作品汇聚其中,让我这样一个完全不懂艺术、不善美学的人,也能参与一趟美学艺术之旅。这本书就是宗白华的《美学散步》。

它首先告诉我,要心中有“美”,才能寻到一丝“美”的踪影。正如心中有善,才能体会到世界的善。我虽不懂艺术,那些学术名词光是看上几眼便晕头转向,但艺术家们日复一日训练技艺的恒心,他们对细节严苛的要求以及独到的艺术见解,都令我无比敬佩。没有对美强烈的热爱,怎会有对美极致的追求。

书中说道,“艺术要刊落一切表皮,呈显物的晶莹真境”。可以说,一切的音乐舞蹈、诗歌绘画、书法雕刻、戏曲说唱、园林建筑等都在艺术的范畴之内,而它们或含蓄婉曲,或大气奔放,或绚丽多彩,或率真朴素,皆为创作者主观情思的表露。艺术家们善于以心灵映射万物,心灵的波澜变化又使他们将万物呈现得仪态万千。比如极富诗情画意的中国人,打造出各色精美园林,这种中国特有的建筑充分展示了古人之智慧,美学之魅力。试想,暮暮朝朝、春去秋来,于园林中过着“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趣,闲中闷中有伴”的诗意生活,多惬意。

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当翻到《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一章时,我浑身一震。是的,讲美学怎能不讲中国书法。书法中有大学问。“中国人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由于中国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二是中国人用的笔。”写好一个字、一幅作品,必须有一定的控笔能力,把握好字的大小、结构,乃至整体的空间分布。书中还教会我一个极为重要却被我一直忽略的概念——“骨”。写好一个“有骨有肉有筋有血”的字,就是呈现一个生命单位,成就一种艺术境界。“‘骨’是笔墨落纸时突出、有力,从内部发挥一种力量,虽不讲透视却可以有立体感,对我们产生一种感动力量”。这种内部力量并非剑拔弩张式的,而是既劲道又秀气,或可说是“绵里藏针”式的。中国书法中的“骨”,正如中国人的骨气,让中国人站得直又有气度。

正因为有精神的共鸣,艺术才能贯彻古今,美学也才能贯通中外。

这世上,本就不缺发现美的眼睛、描绘美的双手。世界是无穷尽的,生命是无穷尽的,艺术的境界也是无穷尽的,因此美学的不断发展,终将把人们对美的追求推向更绚烂的未来。

新闻推荐

高考“金句少年”又火了 他这次花3年把广州“搬”进游戏霍凯扬在一款城市模拟类游戏中还原了广州地标建筑等景象

霍凯扬在一款城市模拟类游戏中还原了广州地标建筑等景象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