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文化馆新馆预计今年底投入使用,城市10分钟文化圈基本形成 高效能公共文化服务给力文化强市建设
每到周末,广州市图书馆随处可见席地而坐、捧书阅读的市民。南方日报记者董天健摄
进入“十四五”开局之年,广州将如何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精神文化需求?在过去的“十三五”时期,广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几何?3月25日,广州举行广州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广州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成果。
“"十三五"以来,广州市持续优化公共文化设施体系,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持续推进群众文艺创作繁荣发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欧彩群总结,目前广州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与广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国家中心城市地位、文化强市目标、市民文化需求相匹配。
会上,她还透露,广州文化馆新馆将在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南方日报记者郑慧梓
平均每5.2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
每到周末,步入广州市图书馆,密密麻麻的书架间随处可见席地而坐、捧书阅读的市民。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市公共图书馆累计接待读者1.01亿人次、外借纸质图书1.34亿册(件)。
“图书馆之城”的建设成效由此可见一斑。欧彩群介绍,截至2020年底,广州全市共建成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点1699个,其中通借通还服务网点566个,通借通还图书馆(分馆)294个,全市平均约每5.2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提前实现了每8万人一座图书馆的“十三五”规划目标。
基础设施的建设叠加服务的质量提升,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来到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帮助市民足不出户也能享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中心馆的广州图书馆扛起引领大旗,在提升服务效能的同时,推进图书馆向数字化、社会化和专业化发展。
目前,全市的公共图书馆共建共享的广州数字图书馆平台聚合了80个数据库提供服务。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表示,新技术赋能服务便利化、均等化。“图书馆注册服务面向所有在穗人口实现网络注册,实现城市的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即时注册即时服务,与"送书上门"、数字资源服务等相配合,使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覆盖到城市的所有人,这也成为去年疫情下维持图书馆服务的基本手段。”
市属博物馆有望恢复夜间开放
广州新中轴线文化“四大馆”的建设在发布会上也传来好消息,欧彩群透露,广州文化馆新馆将在今年年底投入使用。这座新馆总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位于城市中轴线南端,集公益演出、培训、展览、创作、研究交流、非遗保护传承于一体,极具岭南风格,将成为广州另一张颇具文化底蕴的城市名片。
“正在加紧建设的广州市文化馆新馆是一个风格鲜明的"岭南园林式的文化馆"。”广州市文化馆馆长牟辽川介绍,“未来我们希望它能成为融岭南文化、园林建筑、自然风光等于一体的广州文化旅游热点区域,成为民间文化、群众文化、非遗保护的交流展示中心。”
“十三五”期间,广州的博物馆工作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广州全市共有登记注册的博物馆65家,还有46家以博物馆名义开放的场馆正在办理备案登记手续。
此前受疫情影响而中断的博物馆夜间开放也有望恢复。“2019年8月起,8家市属博物馆率先实行夜间开放或延时开放,2020年2月起,由于疫情原因,夜间开放暂停。我们将根据疫情控制情况,适时再恢复夜间开放,鼓励引导区属、行业、民办博物馆实行夜间开放或延迟开放。”广州博物馆馆长李民涌说。
今年,为迎接建党100周年,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广州起义纪念馆、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的基本陈列正在改造之中。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工程、农讲所纪念馆、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改造工程也将在2021年7月前完成。
到2025年,广州计划高标准建成一批重大公共文化场馆,其中图书馆总量将达到350个以上,保障每5.5万人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总量达到120座(其中特色专题博物馆10座),实现每17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每万人拥有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800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各项指标位居全省、全国前列,与国家中心城市、世界文化名城匹配。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百分百覆盖
广州的公共文化服务依托文化馆和文化服务中心深入基层。目前广州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已达100%,2744个社区(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遍布全市。数字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户户通,每万人室内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到151578平方米,提前实现每万人拥有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目标,基本形成城市10分钟文化圈和农村10里文化圈。
数字文化服务推陈出新、便民惠民。其中,黄埔区图书馆在全国率先应用非接触式极速掌脉技术于图书借还业务,越秀区建成全国首个5G网络全覆盖的少年儿童图书馆,南沙区新图书馆在国内业界首创AR眼镜个性化服务模式和资源导航系统,即将开放的白云区图书馆新馆是全国首家应用基于高频解决方案无感借阅通道的图书馆,结合RFID、感应侦测、生物识别等技术,实现出馆即借、入馆即还。
在布局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新基建”方面,广州接下来计划推进“智慧+”、数字文化等重大项目,建设“广州文旅融合平台”,整合文旅服务资源,推进数字化建设提升智慧服务,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应用场景,开发和完善包括信息发布、需求征集、预约预定、意见反馈、在线互动等功能的移动端公共文化数字服务。
新闻推荐
9公里11个公交站出现33块在线教育牌教育专家:在线教育频繁营销与教育本意相违背,政府应加强监管
教育专家:在线教育频繁营销与教育本意相违背,政府应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