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西路过江隧道初步设计已经通过技术评审琶洲区域再添过江通道

羊城地铁报 2021-03-24 21:25

随着琶洲建设不断加快,该区域与珠江北岸的通行需求越来越大。在现状5座跨江大桥的基础上修建联通两岸的隧道成了必要的选择。近日,记者独家获悉,会展西路过江隧道初步设计已经通过技术评审,这条加速“珠江新城-琶洲-金融城”小区域交通通行的隧道逐渐浮出水面。

根据初步设计方案,会展西路过江隧道南起海珠区新港东路,北至天河区临江大道,项目全长约1.24千米,以隧道形式自南向北串联新港东路、双塔路、阅江路、临江大道等东西向主要道路,并下穿拟建会展四期。远期还将结合员村旧村改造实施,向北延伸至规划员村大道。

据介绍,该隧道是珠江新城-国际金融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构成的黄金三角区的核心联络通道,是加强“一江两岸三带”交通联系、构建珠江两岸近江片区交通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配合会展四期建设、服务会展中心、缓解会展中心周边交通拥堵的需要。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贾政、卢梦谦

串联新港东路、临江大道

会展西路过江隧道主线呈南北走向,南起海珠新港东路,下穿会展四期、阅江路、珠江前航道后,近期北至临江大道以南,路线长1240米,其中隧道段长1150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道路红线宽40米~60米,主线设计速度采用40千米/小时,为双向六车道。

据了解,隧道建设时将同步建设2处地下立交节点,分别为阅江路地下立交节点、临江大道地下立交节点。临江大道立交设置一对东西向右转匝道解决与临江大道的交通转换。阅江路立交设置一对东西向右转匝道解决与阅江路的交通转换,设置一对西向匝道解决与双塔路、互联网集聚区的交通转换,附设右转匝道解决与会展中心的交通转换。

根据计划,隧道南侧采用多点进出,北侧也与金融城规划协调,采用多点进出,尽可能降低对既有路网的冲击。此外,相关单位还计划对北岸临江大道、南岸阅江路、双塔路、新港东路等相关交叉节点的交通组织的同步优化,确保隧道建成后交通转换顺畅。

考虑到会展西隧道项目临江大道以北段将结合员村“三旧”改造工程实施,所以会展西隧道项目设计范围以临江大道为界,分一期、二期实施,临江大道以南为一期实施范围。在设计图中,记者也看到了未来员村旧改的蛛丝马迹,特别是员村旧村改造中,或将修建一条平行于华南快速干线的“员村大道”。远期,会展西路过江隧道或将向北延伸与规划员村大道相接。

下穿广交会四期、有轨电车、地铁28号线

设计图显示,会展西路过江隧道计划采用隧道形式下穿拟建会展四期、阅江路、珠江前航道、临江大道等重要交通通道。

因琶洲区域建设快速推进,会展西隧道施工难度颇大,隧道珠江南岸段需下穿在建广交会会展四期场馆建筑;下穿有轨电车轨道及会展西站台结构;隧道主线及匝道上跨地铁28号线。本项目与会展四期扩建项目在空间上具有叠合部分。根据计划,会展四期将于2022年秋交会投入使用,所以会展西路隧道将与会展四期共同建设。

新隧道将加速小区域内短距离沟通

琶洲区域的广州大桥-官洲水道范围内现状过江道路共5条,分别为广州大桥、猎德大桥、华南大桥、琶洲大桥(科韵路)、东圃特大桥(环城高速),均为区域性南北连通性高等级道路。

但是,由于通行需求大,该区域交通运行整体饱和度仍旧持续处于高位,现有桥梁已难以满足地区日益增长的过江交通需求;且现有桥梁主要承担长距离、大范围的交通功能,对片区内部的沟通联系有限,无法满足“一江两岸”重点区域日趋紧密的联系。

前期交通调研显示,琶洲区域现有过江通道通行能力不足,广州大桥-官洲水道范围的跨江道路整体运作更是处于饱和状态。统计数据显示,范围内现状出行总量208.5万人次/日,其中道路出行132.0万人次/日,轨道出行76.5万人次/日。其中琶洲西隧道所在的华南大桥-琶洲大桥段现状道路出行49.7万人次/日。

根据相关规划及全市人口就业变化情况,预测未来广州大桥-官洲水道范围跨珠江前航道整体机动化需求达到326万人次/日,相对现状增长约56.7%。其中华南大桥-琶洲大桥范围内道路需求为75万人次/日。

因此,在现状长距离过江通道之间,新建服务于两岸核心区内部交通的短距离隧道,以加速小区域的交通周转为目的,可以针对性解决“一江两岸”区域内部交通联系不足的难题,同时也不会吸引核心区外围交通量而导致拥堵。

根据广州大桥-官洲水道范围内跨珠江前航道整体机动化需求,预测区域内规划11座过江通道(其中包括现状5条通道,规划新建6条通道)基本可满足通行需求。

新闻推荐

海珠赤沙车辆段地块被广州地铁集团拍下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陈白帆)2月19日,海珠区赤沙车辆段地块被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底价823430万元拍下。根据该地块...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