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献园里思清廉
□张伟棠
崔与之(1158-1239),字正子,号菊坡,增城中新人,南宗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1193年中进士,成为广东由太学取士第一人。先后任浔州司法参军、邕州通判、扬州淮东安抚司、四川制置使等职,作为边关大帅长期与金兵作战。1235年,宋理宗任命崔与之为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后升迁为右丞相。崔与之又是著名诗人,被称“粤词之祖”。他一生清廉,谥“清献”,与唐宰相张九龄被称为“广东两献”。
清献园在增城中新镇崔大师宗祠旁边,是广州市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园前小广场有一口古井,清澈的井水像一面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井口旁,竖了一块麻石,上刻“廉泉”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进入清献园正门就是立献厅,映入眼帘的是崔与之名作《水调歌头·题剑阁》的书法复制品:“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
这阕词是崔与之在四川任统帅时所作。当年,率领众将士抗击金兵大获全胜之后,崔与之登临剑阁城楼,面对雄伟的莽莽群山,既心系社稷安危又深深怀念岭南家乡,他有感而发写下该词。《水调歌头·题剑阁》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又流露出任职与归隐的矛盾心情。
立献厅后院中央耸立着崔与之高大雄伟的铜像。铜像后面是蓝瓦长廊。长廊后面有一座被绿树芳草衬托着的四角亭,名为菊坡亭。在20公里外的荔城凤凰山公园,也有一座菊坡亭。该亭曾称凤凰亭,曾因连日暴雨倒塌,2017年修复。
其实,当年崔与之退隐家乡后,南宋理宗赐给他一座私家园林,并赐名“菊坡”。崔与之把这座园林建成菊坡书院,兴学养贤。这座书院就在现在的凤凰山公园。1226年,崔与之在菊坡书院的山顶建了一座亭并题词:“老圃秋容淡,寒菊晚节香”,后人为纪念这风清气正的老人,就将该亭命名为菊坡亭。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该亭重建后改名“凤凰亭”。
立献厅右侧是清献厅、清韵厅和蒲涧泉。里面陈列了崔与之的生平事迹、诗词作品和世人对崔与之的评价资料及与崔与之有关的各类文艺作品。
崔与之娶儿媳妇拒绝任何人送礼,亲家赠送给他的700亩嫁妆田也被他断然拒绝。有位学生一定要送礼给他,没办法的情况下崔与之拿了他一把扇子。这是崔与之收过的唯一礼品。但崔与之也坚决给了他回礼:一幅写有“立德、立功、立言”六个大字的书法作品。
与个别官员挖空心思往上爬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1225年,崔与之辞官从四川回到广州已67岁高龄了,当朝皇帝宋理宗仍召其回京任大官。崔与之多次上书力辞。1235年,广州发生摧锋军兵变围城一事,77岁高龄的崔与之临危受命,一举平息叛乱。宋理宗大喜,任命他为参知政事。后来,宋理宗又拜授他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均被崔与之上奏辞免了。同时,崔与之还托人把宋理宗所赐的200两黄金送回内库。
有一次,一吕姓同乡士人,考试及第初出茅庐,担心没有靠山会令仕途不顺。他带着礼品来求崔与之疏通举荐。崔与之正色告诫他:“入仕之初,应当以职业为重,不要怕别人或上司不了解自己。”同乡满脸通红,带着礼品走了。后来,崔与之知道他为官清廉谨慎,便向上推荐,让他得以重用。同乡还不知道自己高升是因为崔与之的帮助。
还有一次,崔与之的外甥前来说情,想求一官半职,崔与之说:“当官贤能与否,事关百姓的欢乐和忧愁,官职断不可私相授受。”始终没有违反规定破例安排自己的亲戚。为此事崔与之还被姐姐骂了一通。
在增城文化广场,正门进入右边就伫立着崔与之的铜像,他手握简书,目视远方……
新闻推荐
送锦旗现场本报讯(记者钟迪扉文/摄)近日,南山丰景花园小区5位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安置户居民代表手捧写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