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哪儿过春节 潮汕年俗不会丢

新快报 2021-03-24 12:16

■红色皮书的《文明之旅》,非常应景。

■“四大发明”的手工盒子材料集合。

我和我的春节

■高镛舒(潮汕广州人)

家人在哪,年就在哪。由于求学工作离家人不远,每个春节都和爸妈在一起。从儿时的烟花声锣鼓声门铃声,到现在的云拜年云利是云旅游。无论在哪儿过春节,母亲都会因地制宜地遵守着潮汕年俗。在我心中,春节是爱,是怀念,也是文化传承。

潮汕的年传承传统民俗

潮汕的春节是有声音的,烟花声锣鼓声门铃声声声入耳。如果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闹”。

儿时,春节前夕便会收到外婆送我的红裙子和外公精心挑选的一堆零食,优之良品、彩色瑞士糖、四洲紫菜和红瓜子至今仍印象深刻,因为直到前年,外公回来,还是会给我们带这些零食。

在潮汕过年,我们家便是家族团聚根据地。除夕当天,等奶奶在她的家里祭拜完,爸爸就会把奶奶接到我们家,妈妈开始准备年夜饭,从广州回老家的叔伯们也陆续到了,几家人欢聚一堂,开始“围炉”(即年夜饭)。

记得奶奶给“压腰钱”(即压岁钱)的方式很有趣,小孩们都吃完了,她就会把我们叫到书房,拿出一摞崭新的连号纸币交给我:“你派一下,一人8张。”同时,窗外的烟花声也开始了。

大年初一,我大多数是被楼下“劳热”队伍锣鼓声唤醒,“劳热”是潮汕地区独特的传统民间舞蹈,表达节日的喜庆和祈求国泰民安、吉祥福瑞,队伍里包含了迎春醒狮、潮汕英歌、抬大旗等节目,其中有不少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民间常见的传统风俗。

队伍两旁被观众挤得水泄不通,与广州3号线地铁的早晚高峰盛况不相上下,而我和家人通常是在阳台俯瞰,观看完全程。随之,亲朋好友串门拜年的门铃声开始响起。

云拜年给外公打视频电话

猪脚、虾枣、鸡肉……2月11日,换完红福字,摆上年桔花,我们早早就开始了年夜饭,餐桌上潮广菜品皆有。妈妈口中念念有词:“吃鸡母,年年好;蒸条鱼,年年有余……”

吃到一半,我们给外公打视频电话拜年。受疫情影响,和外公已经超过一年没见面了。去年,妈妈隔天就给外公打视频电话,以缓解思念与担心。偶尔,我给外公打的是语音通话,接起来他会着急地说:“没看到你人,你信号不好,我给你打过去。”然后,80多岁的外公就给我回拨了个视频通话,在屏幕里笑得很灿烂。

我记得小时候没有自己给外公外婆拨打过电话,“那时用座机打电话,算国际长途加漫游,前面要加拨十几个数字。不像现在,按两个键就能看见人了。”妈妈感叹完,和爸爸回忆起他们的小时候过新年。

子时一到,妈妈煮好大薯甜粥祭拜祈福,开启新一年的美好生活。吃完甜粥做了个甜甜的梦,次日醒来,我换上一条红裙子,开始了云拜年、逗利是和家族群抢红包,并且吃斋一天。

今年春节假期,我选择宅家过大年,主题是传承与文明。借助文图,我跟着余秋雨云旅游,横穿四大文明古国、五大文明发源地,实现了一趟《文明之旅》。我还开了一套“四大发明”的手工盒子,根据造纸术,学着古人的样子,开始造纸:制作纸浆水、搅拌、抄纸、晾晒。等晾晒完,我准备使用印刷术印福字!

过年期间,妈妈一直提醒着我们要做哪些事,不要做哪些事。这次我默默地记下,以后也要像母亲这样,把这些带着家人烙印和美好寓意的传统习俗,传给下一代。

新闻推荐

广州春运客流总量较2019年下降近五成

新快报讯记者林钢威通讯员田继刚邱礼宏报道广州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3月9日通报:3月8日,2021年广州地区春运结束。自1月28...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