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带来“心”活力
每周的一、三、五早上8:30,73岁的李叔都会出现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脏康复室,他时而在骑单车,时而在跑步机上快走,是病友们眼中的“运动健将”。谁能料想到,2017年至2018年期间,他住院次数竟高达7次,让家人担心不已。到底,在这几年间,是什么让李叔有如此大的转变呢?
指导专家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脏康复室主管护师朱引梅
记者陈晓琨通讯员孙冰倩
心脏支架术后,一年连续住7次院
李叔在退休后,一直过着含饴弄孙的生活,每天送完孙子上学后,他会约上三五知己在广州各区喝早茶。由于缺乏运动,加上血糖控制不佳,2016年李叔出现了心血管并发症——冠心病致心脏前降支堵塞。在医生的建议下,他植入了冠脉支架。
植入冠脉支架后,复查心脏造影显示李叔心脏前降支没有明显的再狭窄。本以为心血管堵塞的问题会有所缓解,然而事与愿违,在心脏支架植入术后的2年间,李叔仍然反复出现心衰,导致胸闷、气促,入院次数竟高达7次。
李叔回忆道,当时他被诊断为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房颤、糖尿病,生活质量大不如前,别说像以往一样与朋友到处喝早茶了,家人寸步不离,生怕他随时心衰发作。
在医生建议下,
开始进行心脏康复
2019年4月,李叔因气促胸闷被送往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住院治疗,心脏造影显示,前降支远端出现了95%的狭窄。由于植入心脏支架已无法有效改善这类狭窄问题,所以待病情缓解后,主诊医师建议李叔马上进行心脏康复治疗。
起初,李叔对于心脏康复的疗效也是半信半疑。但为了早日恢复健康,李叔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启了心脏康复之路。连李叔自己也没想到,这样日复一日的康复运动,转眼就坚持了近2年。
首次进行心脏康复训练时,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脏康复室副主任医师林梓卿及主管护师朱引梅帮助李叔做了一系列的心肺功能评估,并在此基础上为他制定了运动处方(每周3~5次有氧训练,包括骑单车、快走等;1~2次阻抗训练,包括弹力带运动、哑铃运动等)、营养处方及心衰液体的控制等。
同时,由于李叔血糖控制得不稳定,心脏康复室专家组对其加强了营养控制,以免出现血糖波动。李叔告诉记者,他还加入了该院的心脏康复微信群,每天在微信群里上报体重。一旦出现任何异常症状,李叔马上与群内专家组进行实时沟通,以更好地控制病程的进展。
参与康复运动3个月,
各项指标逐步好转
功夫不负有心人,参与心脏康复训练两周后,李叔在明显感觉到自己走路变快的同时,气喘的情况也减轻了。坚持康复运动3个月后,李叔成功减重,体重比起上一次住院前减轻了10余斤。抽血复查结果显示,李叔的各项指标皆逐步好转,血糖也得到了良好控制。
自参加心脏康复训练后,近两年来李叔再也没有因为心衰发作而入院。“现在每周五晚上都去接外孙女放学,然后带小朋友外出吃饭,享受天伦之乐。在心脏康复室,我还认识了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平日和他们一起锻炼、逛公园、喝早茶,享受久违的夕阳红生活。”李叔分享道。
新闻推荐
“十四五”数字化发展路径明晰 聚焦七大数字产业 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达10%
当前,面对全球经济因新冠肺炎疫情陷入低迷的情况,数字经济正成为经济复苏的新动能。我国数字化发展进程正不断提速,并且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