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布科技湾区建设“成绩单” 全国创新城市排名广州升至第二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成小珍)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两年以来,广州推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工作情况如何?昨日,广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科技湾区建设“成绩单”:广州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首次将广州与深圳、香港组合,形成“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排名全球第2位。
深港穗创新集群 排名全球第2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提出要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据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巡视员李江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两年以来,市科技局遵循“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带动“从1到N”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首次将广州与深圳、香港组合,形成“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排名全球第2位(广州2017年排名63位、2018年排名32位、2019年排名21位);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单上从2018年全球第25位跃升至2020年第15位;根据科技部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排行榜,广州在全国72个创新型城市(不含直辖市)中排名上升至第二。
“汇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1+1+4+4+N"战略创新平台体系。”李江表示,广州谋划由钟南山院士领衔创建呼吸领域国家实验室,先行成立广州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总部落户科学城;建设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等4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生物岛实验室等4家省实验室汇聚32位院士,累计获得国家、省级项目29项;引进建设10余家高水平研究院,其中10家已获省级高水平创新研究院认定,占全省83%。
广州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布局新一代通信与网络等9大专项。国家、省重点实验室数量分别达到21家(占全省70%)、241家(占全省61%);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达到63家,连续五年居全省第一。
广州加快集聚高端创新人才,深入实施“广聚英才计划”,在穗工作的两院院士115名,颁发人才绿卡7600余张,引进外籍高端人才3234名。钟南山院士荣获“共和国勋章”。吸引港澳台高端人才来穗创新创业,完成2019年度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补贴受理和发放工作,为1902位境外高端人才拨付财政补贴5.88亿元;认定港澳台和外籍高层次人才135人。建立全球引才引智体系,以海交会为载体打造国家级引智平台,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吸引超过5万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参会。
在穗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已达10家
2019年9月,省科技厅启动建设联合实验室工作,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联合实验室建设周期均为三年,每家首期建设经费均为500万元。
目前在穗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已达10家,其中牵头单位为高校的有6家(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各1家,广东工业大学2家),牵头单位为科研机构的有4家(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各1家),主要分布在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环境科技等重点领域。
港澳参与方包括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8所高校。
据了解,联合实验室成立以来,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关键性支撑上取得了良好成效,特别是在新冠肺炎防控科技攻关中,粤港澳呼吸系统传染病联合实验室、粤港澳中医药与免疫疾病研究联合实验室等在病毒溯源、治疗药物、快速检测及公共支撑服务上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讯(记者欧嘉福)为做好2021年三防准备工作,昨日下午,市防总组织召开2021年三防趋势展望会商暨汛前防汛备汛检查汇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