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8“好基层工作者”曾健伟:38载扎根基层 默默守护美丽乡愁
好人简介:
担负长洲岛征地重任、参与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重建、维护辖区和谐稳定、见证长洲岛岁月变迁……在长达38年的基层工作中,曾健伟始终坚守岗位。今年58岁的他,自1983年退役后一直在黄埔区长洲街道办事处工作。
在长洲岛生活58年,服务基层38载,岛上的居民基本都认识这位基层干部,碰面时都会亲切地喊他一声“伟少”。而在防控疫情期间,身穿白大褂冲锋在基层抗疫一线的他,则被大家形象地称为“老中医”。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崔小远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叶伟报
好人说“当兵的人,最大的品质就是吃苦耐劳,干一行爱一行。”
白大褂充当防护服一线抗疫
从未从事过医疗相关工作,曾健伟却有一个“老中医”的外号。这个外号的由来,与疫情防控有关。因为负责辖内来穗中心工作,他成为街道疫情防控应急巡查突击队成员之一。那时防疫物资尚不充足,为方便开展工作,曾健伟从长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借了一件白大褂充当临时防护服。
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曾健伟的手机24小时待命,一接到电话就赶紧出去排查。有一次,他收到相关单位下发的40余人紧急排查名单,当晚必须回复。顾不上吃饭,他和同事赶紧挨家挨户地排查。对这40多人排查完毕,已经是晚上11点。
集中排查只是曾健伟防疫期间的普通工作,他面对的更多的是各项突发紧急任务。有时候,凌晨一两点就要外出,登记抵穗人员信息;有时候,加班护送密接人员到酒店隔离,已经是深夜;有时中午正吃着饭,公交站或码头刚好检测到有发烧等症状的身体异常人员,他必须马上赶过去处理,以免影响公交正常运营。
防疫关键时期,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为登记来穗人员返穗信息,曾健伟从早干到晚,往往要忙到晚上八九点才能吃上饭。“忙起来的话,吃饭时间也不固定。外出护送来穗人员到酒店隔离,找不到吃饭的地方,我们几个人就站在车旁吃面包…… ”
虽然家距离办公室只有五六百米远,但为了方便工作,曾健伟干脆就在办公室休息。“在办公室休息就餐,既不打扰家人,开展工作也方便,一举多得。”曾健伟说。
苦口婆心劝说老人集中隔离
连轴转是曾健伟在防疫关键时期的工作常态。2020年1月底,某大型国际邮轮返航后,有旅客确诊为阳性。相关单位向该航次旅客发出紧急通知,呼吁第一时间联络居住城市疾控中心进行报备,并配合疾控人员的后续工作。
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网络和朋友圈,更牵动了一线防疫工作人员的心:船上6000多人分散各地,都需要作为密接者接受观察。2月4日下午,长洲街道收到反映称,辖内可能存在与确诊病例有接触的人员。曾健伟立马警觉起来,和突击队员、社区工作人员赶紧上门排查。
得知辖内两名老人是密接者,为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曾健伟和街道领导主动上门劝说。作为密切接触者,老人需要到区集中隔离点。但隔离点距家29公里且距离密接事件已有10天,两位老人认为在家自我隔离即可,没必要再折腾到隔离点进行集中隔离。
老人态度坚决,随后一场长达4个多小时的劝说和4小时的护送收尾工作拉开序幕。曾健伟第一时间联系上老人的儿子,详细讲解目前的防疫形势和相关政策,并向其保证不论多晚都会陪护老人前往隔离观察点。
“亲情”牌打出后,曾健伟又马上想办法将老人原单位的退管部负责人请到现场协助劝导。该单位反应迅速,派出工作人员上门配合街道一同劝说。长洲派出所也派出民警,耐心地向老人解释需要集中隔离的原因。经过反复深入沟通,老人终于同意隔离。当时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从市区医院派车的话需要等较长时间。为稳定老人的情绪,快速完成转运工作,长洲街紧急联系黄船医院派出专车支援,一路护送老人。
在陪护老人前往隔离观察点的路上,曾健伟主动和他们拉家常,将自己投身防疫工作以来遇到的趣事、困难和感动一一分享。“这里的一街一巷我熟得很!我上班时经常路过你们家附近。”“上次入户排查时,一位大妈不嫌我浑身臭汗,非要拉我坐下喝口水再走,我都不好意思了……”幽默的谈话打破了焦虑的气氛,老人这才吃下了“定心丸”。
积极投身家乡建设见证发展
对工作的热爱,源自浓浓的乡愁。“只要工作有需要,都会尽力做好”是曾健伟的工作原则。今年58岁的他,是土生土长的长洲人。这里有他童年的记忆,有青春成长的岁月,更有他奋斗的足迹。1983年,结束4年兵役后,曾健伟回到家乡工作。那时候,长洲街还是长洲镇,辖内的乡间小路还是两三米宽的石板路,农业是主导产业。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遍神州大地,长洲也迎来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机遇。曾健伟就是建设现代化长洲的一分子。
“刚工作的时候,每个月工资60多元,征地的每亩地补给村民们420多块。大家都迫切希望这里发展成为现代化城市,我们的征地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曾健伟回忆,随着征地工作的推进,长洲岛逐步建起现代化工厂,建起了宽阔的马路。
值得一提的是,曾健伟还曾参加过黄埔军校的重建工作。他参加工作一年后,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正式建立。军校旧址的纪念建筑有军校正门、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及东征烈士墓等。1996年,广州市政府按国家文物局批复的“原位、原尺度、原面貌”原则重建,复原了办公室和课室、师生饭堂、寝室等,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在这里生活工作几十年,一天天见证长洲越来越好。现在,河涌改造后环境更优美了,群众的休闲空间多了,地铁也在建设当中。未来,相信长洲街会越来越好!”曾健伟感慨地说。
新闻推荐
长岭居小学为学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科幻馆图书馆体育馆本版撰文信息时报记者欧嘉福本版摄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