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城乡社区协商体系广泛铺开,完善家门口“服务圈”,深化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程度 广州民政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本版图片 通讯员提供
社区是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的基础单元,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环节。加强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是增强社区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心工程,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源头工程。“十三五”时期,广州民政以满足城乡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需求、提高城乡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工作目标,推进落实“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1615个城市社区、1144个行政村全面铺开城乡社区协商,家门口的“服务圈”日益完善,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程度不断深化,基层治理和发展的“一池春水”充分激活。
以机制改革
推动形成治理合力
“十三五”时期,广州不断强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牢牢把握党建在基层社区治理创新中的位置,强化党对城乡社区群众自治组织领导,积极构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党建引领下具有广州特色的认同凝聚、自治推动、服务促进、文化融合、协同共治、科技助推的“1+6”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格局。
城乡社区治理专项改革试点推进创新,完成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试点工作任务。平稳推进广东省第八届村民委员会、第七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制定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印发《广州市村(居)民委员会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等规范性文件,厘清政府村(居)工作边界,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服务规范化水平。
社区参与主体多元化趋势显著。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居民自治组织、驻社区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广大居民共同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社会治理合力进一步形成。探索以慈善事业助推社区基层治理,呈现慈善主体多元化、参与渠道便民化、人才队伍专业化、志愿服务多样化、慈善理念全民化的发展趋势。
以协商民主
有效赋能基层治理
“十三五”期间,广州不断丰富、拓展社会治理方式方法,大力推动基层民主协商工作,通过政府服务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产生良性互动,为群众化解操心事烦心事。
大力提升社区文化融合程度。通过制定居民公约,提高社区居民自我管理、教育、服务、约束能力,培养良好社区风尚,建设和谐幸福社区,实现居民对社区认可。通过弘扬社区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促进融合共处,提升社区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发挥地缘社区熟人社区、认同感高的优势,构建“社区(村)-楼(组)长-居(村)民代表-居民户代表”城乡社区动员组织体系,建立居民需求(问题)发现、上报、解决、反馈工作机制,组织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调动社区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积极性,形成政府指导、居委会引导、居民参与的良性互动机制。
持续推进“有事好商量、请到议事厅”的“116”城乡社区协商工作法,城乡社区议事平台覆盖率由2017年的13.8%攀升至100%。全市建成2759个统一规范的居民议事厅,实现城乡社区协商工作全覆盖。通过社区协商积极推动解决旧楼加装电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热点难点问题,累计131.4万人次参与城乡社区协商活动,审议56.9亿集体资产、促成旧楼加装电梯3485部、化解7529多个基层矛盾,决议事项执行率达94.5%。“推行116工作法共商社区事”获评省民政厅2018年度广东省城乡社区治理十大创新经验。
以创新试点
探索促进提质增效
广州积极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中心试点建设,开展社区“随约服务”网上驿站试点工作,为社区居民构建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优质生活服务圈。社会救助、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健康卫生、文体教育、环境保洁、治安防范、法律服务、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到社区,社区邻里互助、专业社区服务、社区慈善基金、志愿服务等活动蓬勃开展,家政、维修、养老托幼等便民利民服务项目及网点不断完善。
5年中,广州社区治理“GPS”模式持续深化,全市629个村(居)社区建立起优势主导型“三社联动”机制,全市持续推广“五社联动”、广州公益时间银行、社区基金等经验做法,城乡社区服务的精准度精细化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满意度节节攀升。
数读
“十三五”广州民政基层治理
1.1615个城市社区、1144个行政村全面铺开城乡社区协商。
2.城乡社区议事平台覆盖率由2017年的13.8%攀升至100%,2759个村居议事厅覆盖城乡,累计131.4万人次参与城乡社区协商活动。
3.审议56.9亿集体资产、促成旧楼加装电梯3485部、化解7529多个基层矛盾,决议事项执行率达94.5%。
4.全市629个村(居)社区建立起优势主导型“三社联动”机制。
5.全市203个社工站、14个社工专项服务项目年服务居民群众约400万人次。
6.全市登记社会组织8095个,社区社会组织22422个。
7.社会组织年度报告率达96%以上,信息公示率100%。
8.社区“随约服务”网上驿站试点,为社区居民构建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优质生活服务圈。
9.广州公益“时间银行”上线后注册志愿者超过11.9万名,累计发布活动9540余个,累积志愿服务时数67.96万小时,服务人数超350万人。
民政民生服务名词知多D
1.“116”城乡社区协商工作法
即坚持基层党组织全面领导1个核心;落实村民代表会议、社区居民议事等1套议事制度;抓好议题收集、党组织提议、议题酝酿、合法性审查、协商表决、执行监督6个实施步骤,从规范城乡议事厅运作、强化成果运用、引导多方主体有序参与等方面入手,提升城乡社区协商议事能力,初步形成了兼容并蓄、多方参与的社会治理方式,提高了城乡社区治理能力。
2.社区治理“GPS”模式
三个字母分别代表多方治理(Governance)、多方参与(Participation)和多方服务(Service)。这一模式明确多方主体的社区管理职责和关系,强调多方主体之间的协作互动,通过建立参与平台和机制,实现机关单位、辖内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服务管理,通过政策引导,为居民提供包括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互助自助服务等在内的多方服务。
3.五社联动
指的是社区两委、社会组织、社工、社会企业及社区基金的联动。“五社联动”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项目化运作,链接多方资源,促进政社联动,社企协作,实现社区治理的专业化、精细化,让社区居民生活更有质感,幸福指数提升。“三社联动”则是指社区、社会组织、社工联动。
4.广州公益“时间银行”
是广州市民政局指导,由市志愿者协会具体运营的综合性志愿服务支撑平台。该平台于2019年8月26日正式上线,具有志愿服务在线管理、党员服务落地社区、公益行动汇聚力量、公益资源精准匹配、心愿服务纾难解困、志愿服务激励回馈、时间积分兑换捐赠、志愿服务宣传推广、服务数据统计分析九大功能。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