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工作安排 将推动编制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
□本版统筹 信息时报记者 何小敏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何小敏 崔小远 欧嘉福 卢舒曼
昨日上午,广州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明确了2021年工作安排。会议还书面审查了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1年预算草案等。
其中,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探索开展技术移民
2021年,广州将开展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实施“揭榜挂帅”机制,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争取通过国家科技部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500家以上。
打造全球人才创新高地。探索开展技术移民,做好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支持南沙建设国际化人才特区。
实施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工程: 实施“穗芯”工程
加快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争取更多国家、省先行先试政策在试验区实施。实施“穗芯”工程,加快集聚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行业龙头企业。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推进83条城中村改造
深化城市更新。实施成片连片改造,推进83条城中村改造、16个旧城混改试点、100个以上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
提升环境品质。建成珠江两岸人行景观桥。每区建设3至5个口袋公园。提升改造绿道220公里,推进高质量水源林建设。
强化乡村振兴示范表率作用: 出台差别化弹性落户政策
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出台试验区差别化弹性落户政策。
发展都市现代农业。落实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村电商、民宿康养等新业态。
推进“双区”建设、“双城”联动: 推进穗港澳深度合作
推进穗港澳深度合作。实施“湾区通”工程,规划建设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中南虎城际、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等项目,实施大湾区城际与地铁一体化运营。强化广深战略合作。合作办好“双城”联动论坛,筹建“双城”联动研究院。推进 “一区三城”与深圳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光明科学城联动,共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等省实验室。研究规划广深第二高铁、深莞增城际等项目,促进交通高水平互联互通。
引领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推动编制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争取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建设方案获批,争取开工建设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北站段,建成广州地铁7号线一期西延顺德段、番海大桥。推动出台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加快合作区“三园一城”建设。建立广湛深度协作机制。
实行更高水平改革开放: 开展营商环境4.0改革
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开展营商环境4.0改革。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深化“一件事”主题套餐服务、“ 一窗式”政策兑现、“一站式”公共服务改革举措。全面推广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 双免”清单。在社保、教育、医疗、婚育和企业登记、经营许可办理等高频事项实现省内省际“异地通办”。推进不动产登记“跨城通办”“跨省通办”,提升“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便利度。
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切实为基层减负
推动事业单位改革、镇街体制改革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走深走实。建立12345政务热线联合督办机制,提高事项办理实效和群众满意度。
持续精简文件会议,统筹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切实为基层减负。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地铁运营里程突破600公里
着力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将加快广州火车站、广州东站改扩建、广州至广州南联络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全力承接好省交给的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管理牵头任务,开工建设广佛西环等项目,推进4个国铁(广汕铁路、南沙港铁路、广湛高铁、深茂铁路)、6个城际(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站城际、 佛莞城际、广佛环城际广州南至白云机场、广佛环城佛山西至广州南站、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广清城际广州白云至广州北站)、11个地铁(3号线东延段、5号线东延段、7号线二期、10号线、12号线、14号线二期、18号线、22号线、13号线二期、11号线、7号线一期西延顺德段)、6个综合交通枢纽(广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白云站、东部交通中心、金融城站、镇龙站、广州北站)等项目建设,建成南沙港铁路、广佛环佛山西至广州南站、佛莞城际广州南至望洪段等项目,力争开通运营18号线和22号线先通段,预计地铁运营里程突破600公里。
争取机场第二高速南段建成通车。推动广州至珠海 (澳门) 高铁、广河高铁等接入白云机场。
加快莲花山通道、广州东部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会展西路隧道、沉香大桥等6个项目开工,力争洛溪大桥拓宽、广汕路龙洞立交等7个城市道路项目建成通车,有序推进一批交通微循环建,设改造项目。
实施数字新基建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智能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成5G基站6.5万座。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以时尚经济、首店经济、品牌经济、甜蜜经济带动消费增长。推进广州北站免税商业综合体建设,谋划上下九步行街区改造提升,推动建设北京路改造提升二期工程。打造一批羊城夜市消费地标,支持越秀创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
今年将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更好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推进新经济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穗岁康”商业补充健康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试点。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居家适老化改造,实现街镇颐康中心全覆盖,新增养老床位3000张。医疗卫生领域,加强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在公共场所的配置。
始终把就业作为最大民生。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
加大住房问题解决力度。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继续推进共有产权住房试点,落实商品住宅用地配建公租房等政策性住房比例不少于10%,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2.78万套。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清华附中湾区学校、华附中新知识城校区、省实白云新校区等落地建设,争取建成执信中学天河校区、广雅中学花都校区等项目。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二期、广州科技教育城建设,筹建广州交通大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实施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婚庆之旅、美食之旅等旅游品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预算草案
市级财政拟安排551.4亿做好民生保障
2021年预算草案提出,财政将进一步增加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加强大湾区建设保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今年,将继续从严落实落细过“紧日子”要求,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部门一般性支出项目原则上低于去年水平,减少“三公”经费支出、压缩大型活动支出、节约办公经费、停建楼堂馆所。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到期项目基数一律清零。
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82.6亿元,增长4%,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70.5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34.7亿元、调入资金692.1亿元、上年结余41.4亿元后,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021.3亿元。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07.8亿元,增长4.3%,加上上解上级支出272.6亿元、债务还本支出40.9亿元后,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3021.3亿元。
其中,2021年市级财政共计安排551.4亿元扎实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民生保障工作,较上年增长17.5%,竭力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使获得感幸福感的质量更高、更可持续。其中安排221.3亿元支持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安排125亿元支持增加卫生健康服务能力。
新闻推荐
在郭士强成为广州队主帅后,广州队在这个赛季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但在和强队以及季后赛席位直接竞争对手的较量中,广州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