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广州2021年目标定了
●GDP预期增长6%以上
●创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广州创新合作区
●建成5G基站6.5万座
●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
●建成广州呼吸中心
●实施文化创意产业百园提质计划
本版统筹:羊城晚报记者张璐瑶
今日上午,广州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亮“十三五”时期和2020年“成绩单”,绘“十四五”时期发展蓝图,立2021年“小目标”。
报告指出,2021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6%以上;着力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实施“穗芯”工程、“智造”工程、“智行”工程;实施数字新基建三年行动计划;开展营商环境4.0改革;部署实施教育评价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争创首批国家文明典范城市,实施文化创意产业百园提质计划……
广州将如何完成这些“小目标”?12个关键词为你带来满满“干货”。(张璐瑶)
关键词1地区生产总值
报告摘要: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6%以上,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
解读: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表示,2020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7%,今年增速“6%以上”目标定得不高也不低,和广东省的目标是相同的。
广州之所以定“6%以上”的GDP增长目标,与广州产业转型有一定关系,这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调整空间、赢得调整时间。“转型过程中会存在阵痛,调整产业就会压缩一些落后的、不适合城市发展定位的产能,定得太高了不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彭澎说。
(羊城晚报记者罗仕)
关键词2科技创新
报告摘要:
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展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实施“揭榜挂帅”机制,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打造全球人才创新高地,加快建设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广州)研究中心,厚植技能人才培养优势。
解读:
广东省社会科学届联合会副主席、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认为,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广州科创将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面对全球进行要素配置,解决自身在重点领域的难点痛点问题。面对“卡脖子”技术,广州要实现在关键领域的突破,要以更大力度、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内寻求破解方案。
同时,李志坚表示,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不仅需要高端人才,也需雄厚的技能人才储备。广州虽有很多技工院校,但技能人才尤其是高端技能人才仍然紧缺。报告强调厚植技能人才培养优势,说明广州将技能型人才放到了很高的层次,将着力营造自身在技能人才储备上的优势地位,将对广州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羊城晚报记者李钢)
关键词3先进制造业
报告摘要:
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实施“穗芯”工程,加快集聚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行业龙头企业。实施“智造”工程,推进建设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智行”工程,协同发展智慧城市和智能网联汽车,加快广汽智能网联产业园建设,推进创建国家车联网先导区。
解读:
李志坚认为,广州已深深意识到,未来的产业发展都将围绕“智”字来开展。广州传统产业较为发达,但都面临着在新技术条件下的转型升级课题。报告体现出,未来广州将以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突破,实现产业整体上的智能化转型升级。可以预见,广州下一步产业发展,将就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来开展,更加聚焦于智能领域,提高自身战略能级,培育发展新动能,用最前沿科技赋能传统产业。
(羊城晚报记者李钢)
关键词4“双区”建设、“双城”联动
报告摘要:
推进“双区”建设、“双城”联动。推进穗港澳深度合作,实施“湾区通”工程,加快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完善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布局,创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州创新合作区。强化广深战略合作,推进“一区三城”与深圳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光明科学城联动,共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等省实验室,共建智联汽车、智能装备产业集群。
解读:
“今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双区’驱动、‘双城’联动的提法,与去年有关提法相比,认识更深刻、措施更系统、项目更具体。”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涂成林说,这其中既涉及基础设施、科技、产业及项目等的“硬联动”,也有论坛共办、战略互通、平台共建等的“软联动”。“双城”联动才能带来强劲的发展动力,其“叠加效应”和“政策红利”才能真正得到释放。
对报告中关于完善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布局等内容,涂成林表示,这是将广州丰富科技创新资源和原始创新能力,与深圳的企业创新能力和广阔市场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的必需,可进一步提升“双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他认为,“双城”联动是全方位的联动,是在系统思维指导下的联动,有助于形成共同的理念和战略,实现共同的发展与繁荣。
(羊城晚报记者谭铮)
关键词5数字新基建
报告摘要:
推进建设777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604亿元。实施数字新基建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智能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成5G基站6.5万座。
解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教授认为,广州传统产业基础雄厚,但相比而言,数字经济尤其产业数字化有待加强。新基建可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动能,为数字经济时代打下基础。而5G基站是新基建之首,广州要建成5G基站6.5万座,数量接近全国总量的1/10,这对未来广州产业数字化或数字产业化发展将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广州一边要打好新基建基础,一边要加快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融合。”盘和林认为,广州产业基础扎实,科创力量雄厚,有望成为下一个引领数字时代的城市。
(羊城晚报记者张豪)
关键词6营商环境4.0改革
报告摘要:
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开展营商环境4.0改革,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深化“一件事”主题套餐服务、“一窗式”政策兑现、“一站式”公共服务改革举措。提高国际民商事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水平。加快中国(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
解读:
“广州营商环境改革这么快就从3.0升级到4.0!建设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也是前所未有的举措。”广州大学教授、华南经济发展研究会会长张仁寿认为,报告中关于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亮点颇多。
他认为,这些举措将带来“四新”积极影响:第一,带来全方位赋能的营商环境改善新动能;第二,营商环境4.0将激发企业家的创新创业新活力;第三,将为企业提供全新的服务平台;第四,将为企业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全新保障。
(羊城晚报记者张璐瑶)
关键词7落实就业优先政策
报告摘要:
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始终把就业作为最大民生,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羊城行动提质发展,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40万人次以上。
解读:
华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罗明忠认为,报告抓住了就业热点和关键点。强调就业优先,符合广州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加快技能人才培育方面,广州推出了三项工程羊城行动,与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是一脉相承的。
“广东技工”工程羊城行动,是基于全市产业结构以及对于劳动者技能提升的需求展开;“南粤家政”工程羊城行动方面,广州家政服务市场与需求很大,相关技能提升必不可少;“粤菜师傅”工程羊城行动,则是对应乡村振兴的需求。
(羊城晚报记者周聪)
关键词8共有产权住房
报告摘要: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继续推进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健全长租企业运营规则,规范租赁市场金融管理,降低租赁企业税费负担,稳定租金管理,让人民群众住得安心称心舒心。
解读: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助理总监罗异铿表示,报告坚持并重申“房住不炒”的基本原则,重点突出住房租赁和住房保障。
在他看来,广州集聚了较多长租公寓,健全长租企业运营规则等政策尤为必要。在住房保障方面,报告提出继续推进共有产权住房试点,这是广州住房保障工作的亮点。作为全国为数不多发展共有产权住房的城市,广州构建起“租售补”相结合的住房保障体系,有助于多渠道、分层次解决住房问题,进而为居民尤其是新市民创造一个更好的居住条件,更容易引才、留才。
(羊城晚报记者张豪)
关键词9教育评价
报告摘要: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部署实施教育评价改革。做好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育工作。
解读: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广州中学首任校长吴颖民表示,评价是教育改革的深水区、硬骨头、指挥棒。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他认为,人才问题归根到底是教育问题,中小学尤其是小学校长和老师一定要重视推动自身的观念改变。
广州市执信中学校长何勇认为,还要改进评价结果的应用,而不是为了分一个上中下。“考核的目的是帮助改进。学生考得不好,老师帮学生改进;学校考核不好,学校要改进。”
(羊城晚报记者蒋隽)
关键词10健康广州
报告摘要:
推进健康广州建设。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推进市八医院三期、市应急医院、紧急医学救援指挥中心和医学观察场所建设。建成广州呼吸中心。做大做强大健康产业。深化社区医院建设试点,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解读:
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院长王冬指出,报告突出了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的要求,这是“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的要求,是发挥广州市呼吸病研究优势、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推进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作为大湾区重要城市,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对标国际一流、国内最优,打造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水平,是广州四个出新出彩’的保障,尤其是老城市焕发新活力的民生基础。”王冬说。
(羊城晚报记者符畅)
关键词11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报告摘要:
实施精神文明创建专项行动,争创首批国家文明典范城市。实施文化创意产业百园提质计划,加快建设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广州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花果山超高清视频产业小镇二期。
解读:
广州社科院广州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明充表示,近年来,广州文化产业加速发展,逐步成为全市重要的支柱性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园区建设为抓手,实施文化创意产业百园提质计划,既是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推进园区实现“双效统一”的迫切需要,更是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的现实需要。
李明充认为,加快建设各具特色、主导产业鲜明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将增强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同时更好发挥国家级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提质升级,助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羊城晚报记者黄宙辉)
关键词12智慧城市建设
报告摘要:
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擦亮“穗好办”政务服务品牌,提升一网通办、全市通办、跨城通办服务水平。全面建成“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实现城市管理、社会治理“一网统管、全城统管”。加快构建城市信息模型“数字底座”。
解读: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表示,信息化、智慧化能使作为超大城市的广州治理水平飞速提高。
一方面,政府管理架构扁平化,一些政务能并行处理,方便了群众和企业;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老百姓集中想解决的诉求,对一些“老大难”问题也能找出原因。“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报告对城市治理信息化、智慧化着墨更多。由此看来,广州愈发重视城市治理的效率,以及群众、企业办事的幸福感。”
(羊城晚报记者李焕坤)
新闻推荐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十三五”时期,广州作为开展养老服务五项全国试点唯一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多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