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研学游升温,质量良莠不齐引发关注 研学旅行如何游有所乐学有所得?
农耕劳作类研学活动较为普遍。
学生们参与研学活动,在北京路上探寻城市历史轨迹。
石牌小学粤剧团成员参与粤剧研学活动。
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青少年电影赏析活动之电影研学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听导演现场教学。
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场馆,正在成为研学旅行目的地。
扫描二维码查询2020年“广东省十佳研学旅行目的地”
前不久,广州市民曾先生的三年级女儿所在小学组织了一场研学活动,前往花都区一处岭南古建筑群,旨在了解岭南文化。但回来后,孩子一问三不知。糊里糊涂去、糊里糊涂回,如此收获寥寥徒有虚名的研学旅行,令家长大失所望。
寒假期间,疫情防控下,当出省、出境的远行受限时,由各式各样机构就地组织的研学活动充斥着市场。当“研学旅行”成为文化、教育和旅游跨界领域的热词,游而不学、重游轻学等现象仍然十分普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如何优化研学旅行的市场供给,让研学旅行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试图寻找优化研学旅行市场的“最大公约数”。
现象
家长吐槽:流于形式、产品同质化
南方日报记者采访发现,学校组织的中小学生研学活动,以一日游或半日游为主。一来学校为规避长时间外出的安全风险,二来出于控制开支的考虑,避免研学过程中产生过多“游”的费用,以致令家长反感。
广州市民曾先生女儿的体验颇具代表性。曾先生说,女儿参加完学校组织的半日游研学活动,回来问她看到什么了吗?孩子答:“有算盘、旧电话、老照片、蜡像人”;问老照片拍的是什么?蜡像模仿谁做的?孩子答:“不知道,一点不好玩,都去看鱼去了”;问知道什么是岭南文化吗?孩子答:“不知道,没有讲解员”。“糊里糊涂去、糊里糊涂回,这趟研学徒有虚名。”曾先生感叹道,还不如以前秋游组织的户外活动。
家长潘柳意的孩子此前参加过南海丝厂的研学活动,孩子玩得挺开心,但在潘柳意看来,这一类研学旅行产品颇具岭南特色,其研学旅行体验尚缺深度。她希望研学旅行的时间能更长一些,内容更扎实丰富些,让孩子们可以拥有更多沉淀和思考的空间,而非流于形式。
不仅研学的“学”没体现出来,市场上的各类产品还表现出缺少特色、同质化现象明显等问题。南方日报记者曾亲身体验过一次自然科普类的研学课程,面对大学生,所谓的“研学导师”在研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做自然笔记,画树叶,这一套原本针对小学生的课程亦用在大学生身上。不少大学生表示,互动确有新鲜感,但并无学术性。现在的研学旅行产品较少,且以呆板、说教的会展型产品为主,缺乏互动性。一样的设备,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摆放的地方;一样的玩法,只是换了不同的执行者,缺乏针对不同人群的差异性设计等现象,广受诟病。
学生希望研学与兴趣爱好相关
广州市天河区石牌小学六年级学生池恺皓和三年级的弟弟池恺乐是学校粤剧社的成员,周末常常参加广州粤剧“私伙局”活动。对广东传统文化颇感兴趣的两兄弟,希望研学旅行能够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要有(粤曲)比赛就更好了。”池恺乐对课外实践活动的比赛颇为期待。
同样是该学校粤剧社成员的六年级学生林子欣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剧院赏剧活动。“演员们与我们互动的过程很有趣,而且也能学到东西。”林子欣期待研学旅行中更多的互动交流。
四年级学生齐乐的特长是乒乓球,他对学校组织的校外乒乓球交流比赛印象很深,希望参与和乒乓球运动相关的研学旅行课程。
兴趣,是影响中小学生对研学旅行课程期待值和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与之相较,大学生参与更广义的研学旅行,即游学,除了从兴趣出发,还会考虑到学术方面的含金量。中山大学大三化学系学生陈俊对自然科学主题的研学项目很感兴趣,他希望能借助研学旅行,结合自己未来的计划深入了解学科,提升自己的学业水平。“在研学旅行当中不仅可以了解人文景观,还可以学习到学术方面的知识,我觉得挺值得的。”陈俊说道。在中山大学工商管理系读研一的张易表示,当前阶段参加研学会考虑到时间成本及距离的因素,更重视项目的参与度和互动感,在这个过程中能真正学到知识,不只是玩。
劳动、文化、科普类研学占主流
研学旅行市场的方向,与国家政策紧密相关。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副秘书长黄汉详直言,自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后,学校更注重劳动类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近一年来,割稻子、挖番薯等传统农耕体验的研学旅行活动较多。
此外,科普类的研学旅行亦受市场欢迎,我们在“2020广东十佳研学旅行目的地”名单中看到,劳动类、科普类等研学旅行目的地榜上有名。
受疫情影响,前往外地的研学旅行有所收紧,各地学校积极开启“校内研学”模式,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面。以广州天河区石牌小学为例,该校结合自身优势,开展了包括粤剧、醒狮主题等多种研学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探究。石牌小学德育处主任唐亮平指出,如今的课堂教学尽管有了更多信息化的介入,但孩子们的感受不是亲身的,而研学旅行正是对素质教育的补充,孩子们能从中获得不可缺失的真切感受。在她看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打通了课内外、校内外深度学习的渠道,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五育并举,才能让成长更多姿多彩。她向家长呼吁,与其帮孩子报太多补习班,不如把假期还给孩子们,让他们能够“研大千世界,品万千精彩”。
释因
专业导师缺位,研学质量品控难
研学旅行毕竟不同于过去的春秋游,导、研、展、评等多环节的研学体系,具有专业门槛。然而在研学市场,教育从业者的普遍缺位,是研学游“游而无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几年前,国家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调研就发现,当前研学旅行的课程建设相对薄弱,缺乏校内外课程的整体设计和统筹协调,尚未打破学科界限,形成跨学科综合实践学习的育人体系;也没有把学校知识学习与校外实践有效衔接。
研学导师,作为研学课程的设计者和执行者,是研学品质的把关人,尤为关键。他们与导游和讲解员不同,需要具备专业的素养,特别在课程研发设计、寓教于乐方式方法上,需要拥有专业积累。广东省研学旅行协会党支部书记张萌直言,研学专业人才的匮乏,是不少研学旅行目的地发展“卡脖子”的问题。我们走访发现,目前不少向研学旅行目的地转型的景区,研学导师为景区讲解员,尽管部分讲解员经过了研学旅行导师的相关培训,但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事实上,2019年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确定了在“旅游类”中增补“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3家高职院校申报并通过了“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其中广东省有4家高职院校获得审批。据透露,目前,仅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招收了一个班,共39人。这批“种子选手”能否为市场注入专业力量?一位不具姓名的业界人士直言,研学旅行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人才队伍的培养尤为重要。“现在一些重点中学的老师应聘门槛都是硕士生、博士生,研学导师却停留在中专教育水平,他们如何能够成为素质教育的中坚力量?”该人士称,研学导师应该鼓励社会人士参与,不仅局限于景区或博物馆中的讲解员,让社会上更多有识之士,有机会参与到这项利于后代的事业中。
投入产出比低,供应商盈利难
近年来,随着市场热度的升温,开展研学旅行目的地的景区不在少数。根据《中国研学旅行发展白皮书2019》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主要参与研学旅行业务的企业有7300多家。截至2020年8月末,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超过1600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有177个。
然而,客单价低是研学旅行市场普遍的现象。一方面,研学旅行需要保持一定的公益性。动辄上千、甚至上万元的研学旅行费用,违背了教育公平性的原则,广受家长诟病;另一方面,出于安全因素考量,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多以一日或半日为主,降低出行安全风险。“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一位不具名的旅游业界人士告诉南方日报记者,研学旅行客单价低,只能在旅游淡季带一带人气,很难做成业务主板,也就很难大投入做优质产品。
疫情的冲击亦令研学旅行的相关企业雪上加霜。据人民文旅智库调研数据,疫情将至少导致研学旅游企业全年整体营收减少35%-40%。
趋势
向品质化提升,推动课程评级
在疫情的影响下,人们比以往更加重视旅游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这实际上也促进了文旅产品的高质量发展,对于研学旅行亦是如此。华南理工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教授江金波指出,研学旅行作为高品质的专项旅游活动,其发展必将日渐活跃,在此过程中,创新应对疫情常态防控的新方式新产品至为关键。
江金波认为,未来线上研学旅行方式将不断普及,各类线上研学旅行活动将推出,以适应“居家休闲”“随时随地网游”的新需求,包括自然教育讲解、专家讲座、线上研学课堂等形式。此外,研学旅行将向散客化、在地化、郊区化和自助化发展,以确保学生安全作为前提;身边的研学、小众的案例、熟悉的关联人事将被重新认识,被列入研学旅行,并与乡土教育相结合。
基于此,江金波指出,未来高质量研学旅行目的地发展构建的新方向,首先是提高卫生服务标准,其次是丰富产品类型。“讲解之外,研学旅行还需要让更多精彩充盈课堂。通过参与设计、案例研究、科研成果展示及评比、体验分享等环节,来构建丰富多样的研学体验,尤其是线上产品的类型亟待多元化。”江金波还认为,研学旅行的业态也应有所创新,除了传统的自然类、红色类、文博类、非遗类等研学旅行之外,大学类、科技类、工业类、文创类甚至重要人物类、家风类等均可进入其中。
作为“教育+旅游”的结合体,研学也紧跟教育政策风向标。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再次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同时多渠道拓展实践场所,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多样化的劳动实践需求。
在广州花婆婆研学基地创办人兼理事长曾惟靖看来,长周期的劳动实践对孩子们树德、增智和强体意义很大,今后也将成为未来研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孩子能够近距离接触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提升劳作能力、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强身健体,并且对大自然和农民伯伯充满感恩。”
花婆婆研学基地主打自然教育和农耕劳作的研学项目,在这里学生们可以进行多频次全过程的完整农耕体验。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可以在同一块地体验种菜、施肥、锄草、收获到烹饪的全过程。这类长周期的农耕体验收效明显。曾惟靖称,凡是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只要去种过稻谷的,就会知道“粒粒皆辛苦”,会爱惜粮食。
曾惟靖认为,高品质研学课程才是研学的真正价值所在,有品质的研学一定会有市场。“目前研学产品的采购方仍然以学校为主,而周末的亲子研学这样的C端采购比较弱,研学产品就容易走向模板化和平庸化。”曾惟靖建议,研学的市场化任重而道远,需要监管单位更多地给优秀的研学课程作评级,将优秀的课程或基地集合在一起推出展示,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将大有帮助。
文旅融合充实内容丰富场景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结合广东具有特色的文化资源,研学旅行在供给侧有着巨大潜力。广州社科院广州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明充认为,文旅元素的融入将有助于推动开发多元化的研学旅游产品,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行基地,推动研学场所量质“双提升”。
在研学场所的拓展之外,结合本地文化特质,还可以打造一批本地研学的精品路线。李明充指出,以广州全力打造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和创新文化四大文化品牌为例,将这些文化品牌与研学产品的开发相结合,可以推出不同主题系列的研学旅游精品,也能打造出广州研学旅行的“名片”。
文化产业是研学旅行优质内容的组成,能让研学旅行场景锦上添花。李明充称,文化相关产业在场景塑造、IP打造、互动体验、营销推广等环节具有明显优势,有助于打造优质的研学目的地。通过海报、直播、短视频、VLOG、H5等文旅营销新模式讲好研学目的地故事,有助于研学旅行品牌的宣传推广。而文创IP的加入,则进一步提升了研学目的地的文旅内涵。
近年来,数字文博、数字文化展示等新业态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也极大地丰富了研学旅游场景。据李明充介绍,广州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在展馆内推出高清三维数字影片《千年羊城》,就是将广州城建史上的各个重大事件串联起来,让观影者透过虚幻的映像跨越千年,寻找羊城印记,感受广州的前世今生。“随着AR、VR、全息投影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旅游目的地的互动式旅游产品日趋丰富,可助力打造深度互动参与、体验感强的研学场所。”李明充表示。
针对研学旅行目的地目前所面临的经营困境,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魏小安日前在一篇名为《直面深度衰退,旅游转型突破》的文章中提到,可通过政府采购和项目补贴等多种方式,扶持一些半公共性的项目,如营地、户外运动基地、青年旅舍等。广东省景区协会秘书长周志红表示,未来景区发展趋势也需要强化公共性,打造半公共性产品,提升服务性和福利性。
南方日报记者周人果郑洁琳李劼实习生张瑞铉
统筹周人果蔡华锋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花都区新华街茶园南社区党委书记丘苑红:以身作则加班加点只为和谐社区
丘苑红经常加班加点、处处以身作则、事事亲力亲为,是花都区新华街茶园南社区党委书记丘苑红留在不少同事心目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