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需从“心”关护,有省政协委员建议 心理健康应列入常规体检项目
□专题统筹 信息时报记者 陈绵钦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陈绵钦 吴瑕 郭展鹏 谭啟菊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期,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这一问题更加凸显。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将于1月23日开幕。近日,记者获悉,中国民主促进会广东省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广东省委员会、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员会等拟向大会提交的提案中,有多个提案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就如何进一步强化广东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建言献策。有政协委员建议,要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把心理健康体检列入常规体检,制定心理干预的应急机制,及时预防、预警与干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民进广东省委会:
加快完善心理应激机制与服务体系建设
民进广东省委会在调研中发现,广东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从学校到家长,从班主任到任课老师,对纪律和成绩比较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则容易忽视。中小学普遍存在专业心理教师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和粤东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调研发现,广东某县有近30所中学,专职心理教师仅9名,绝大部分小学和60%以上的中学没有配备专职心理教师。
民进广东省委会在提案中建议,要设立省、市、县分级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资金,支持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配套设施、教材及教具;发挥各高校心理学专业师资作用,建立一支专业知识过硬、专兼职结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智库,有需要的地区可以通过购买服务完善短板,引领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小组,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纳入教师师资培训计划中。定期为全校教师尤其是针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目前,学校心理教师应对特殊心理学生还是存在条件与能力不足,需要建立完善心理应激机制与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妇联、义工等相关组织,联合开展对特殊心理状况学生进行帮助治疗。
农工党广东省委会:
打造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品牌
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在提案中指出,据调查,51.6%的学校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课程,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广东省学校普遍没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多为德育工作者、班主任、校医、政治课教师兼任。此外,广东省80%以上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建议,要建立由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卫生健康、民政、财政、网信办、妇联等多部门与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支持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成熟的教程和教材,统一规范,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课程表,计入学时;引进心理、精神卫生专业人才,促进心理专科医院与学校合作,建立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开通心理健康绿色通道,打通学校学生转诊服务“最后一公里”;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如医院-学校-家庭共建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联盟或家校-医校共育模式:依托专科医院的心理专家为学校师生提供心理健康筛查及科普宣传服务,定期为学校心理教育老师提供面对面技术支持。要探索和打造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学方法、特色教育,评选心理健康教育名校、名师、特色教材等品牌,进行表彰和推广。
此外,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和激励机制,要加大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
省政协委员陈运彬:
学生体检交由有儿科心理行为专业资质的医院
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陈运彬指出,现在不少学校每年1次的学生健康体检由校医或教育局健康中心进行。据调研,不少体检项目流于形式,体检时没有或不严格按照规范量表进行精神、心理行为发育的测定,因此很难通过体检发现存在青春期性发育、生长发育和精神、心理行为发育问题,无法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
陈运彬建议,要加快专业人员培养,提高待遇,加强考核,要尽快在医院儿科等专业和学校心理教师中加快培养相关方面人才的步伐,提高心理教师待遇,可以像特殊教育老师一样给予专项补助,专款专用,心理教师要注重毕业后再教育,每年要参与专业培训,像医生一样每年需要继续教育学分5分或以上,鼓励参与医疗机构的专业培训;要加强学校与医疗机构的沟通与联系,每半年邀请专业医生进行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育。
要加强学校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干预。建议学校建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安排专人辅导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在健康体检时邀请医疗机构专业人员甄别存在身心健康问题的人员,指引去各种儿童专科进行治疗。建议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协商,将学生每年的健康体检工作交由有儿科心理行为专业资质的医院(或妇幼保健院)进行。
省政协委员王卫芳:
增加母亲带薪养育假至幼儿周岁
省政协委员、省九三学社社员、广州海关技术中心研究员王卫芳表示,未成年人自杀倾向和自杀原因与幼年及原生家庭的成长经历、青春期的烦恼、学习成绩和父母期望的综合压力、家长对孩子的极端态度,以及学校的管理方式与教师的信任度等有关。关爱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必须由政府与社会合力、家庭关怀、学校教育、早期干预等多方面联合发力。
王卫芳建议,政府与民间资本要双管齐下,建立充足的、价格适中0.5~3岁托育服务机构,给0.5~3岁孩子创造与同龄孩子交往的良好环境,形成健康的性格。政府尽快推出“增加母亲的带薪养育假至幼儿周岁”等相应制度,让母亲尽可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幼儿度过性格成长的关键期。要加强对准父母、父母人群的培训。中小学除开设现有的针对学生的心理课程外,还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师资培训计划中,并进行定期考核,形成心理健全的教师队伍。同时改变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孤军奋战的状态,加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和协作,并定期对家长群体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让教师、家长学会如何判断孩子心理状况以及沟通干预的方式。
同时,要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把心理健康体检列入常规体检,制定心理干预的应急机制,及时预防、预警与干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新闻推荐
广州地铁第二批AED试点于昨日14时正式投入使用覆盖50座大客流和重点车站
目前拥有AED配置的100座地铁站及9座城际车站。地铁同和站新安装的AED。通讯员周存摄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李天研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