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媳妇过大年
乔欢
我嫁到岭南已经十几年了,从最初的懵懂新妇到如今的资深岭南媳妇,岭南过年的风俗习惯已融入我的血液。
进入腊月后,年的脚步一天天近了,岭南人要忙着打扫屋舍、置办年货、蒸年糕、炸蛋散……在购买过年食材、拜年礼物、孩子新衣的同时,岭南人还一定会买回一沓沓的大红利是封,选一个周末的午后,坐在阳光里一封封包利是,10元、20元包进小利是封,100元、168元、199元包入大利是封,图的是个吉利喜庆、好兆头。
除夕是团圆的日子,那天我们早早地贴好了对联、福字,晚上去和老公家的爷爷奶奶姑姑伯父一大家子吃团年饭。酒楼里人声鼎沸,最大的那间包房是几个月前就订好的,筵席传统而丰盛,场面团圆又热闹。百岁的爷爷奶奶已是满头银发,他们最喜欢看四世同堂,看着儿孙满堂、全家近三十口人阖家团聚的喜庆样子,爷爷和奶奶瘪着嘴笑眯了眼。
吃完团年饭,姑嫂们相约着去逛迎春花市,这是岭南人过年的保留节目。对他们来说,年三十晚上不行(hang,二声)花市,就像小孩没吃到糖果一样,春晚可以不看,花市不可以不行。逛花市当然少不了买花,盛开的桃花和金灿灿的年桔最受岭南人欢迎。
逛完花市,回到家里,再看几眼春晚,就开始了零点倒计时。远处小蛮腰(岭南电视塔的昵称)的烟花开始齐鸣,在天空大放异彩,家中的长辈开始给未成年的儿孙、已结婚的儿子媳妇派利是。全家人一边看着璀璨烟花、听着爆竹声声,一边吃一碗姜水煮的浓甜汤圆,幸福温暖的味道溢满周身,化为最灿烂的笑容在脸上绽放。
第二天一早,我们是被“财神到”的粤语歌曲唤醒的,大年初一要先供奉祖先牌位,再短途旅行。婆婆说,初一要登高或临水,登上白云山或小蛮腰,寓意步步高升;去南沙或海珠的湿地公园逛一逛,可招来财源滚滚。
年初一的早餐也大有讲究,抓一把脆生生的生菜熬粥,倒入芹菜粒,撒一些盐花,最后再撒上青翠喜人的香葱粒;煎两碟金黄的萝卜糕、马蹄糕,盛几碟蛋散和各色生果;沏一壶醇香的铁观音。岭南人的这顿早餐,赋予了新年最美好的祝福:生财、勤奋、聪明、步步高。
从大年初一起,已婚的岭南人出门,包里总是要装很多大红的利是,见到认识的人就派,街坊邻居的小孩、勤劳的保洁员、面熟的保安员……给出一封利是,收获一声“谢谢!恭喜发财!”所有的人都笑容满面、喜气洋洋。
大年初二是岭南闺女回娘家的日子。婆婆的娘家就在岭南市内另外一个区,每年的初二我们跟着婆婆回太婆家吃团年饭,顺便和舅舅、姨妈们团拜。给老人的孝敬金、给小辈的利是、给各个亲戚的新年礼物,一并在家宴上热热闹闹送了收了,省了逐家逐户登门拜年的繁琐。
而大年初三是和老公的爷爷奶奶一大家子约定俗成的团拜日子,又是热热闹闹、欢天喜地的一天。
到了初七,春节假期已结束,大部分岭南人要返工(上班)了,这一天,老板会派大面额的开工利是,已婚的同事会给未婚的同事派利是。传说女娲创世第七天才造人,所以大年初七是人日,即所有人的生日。岭南人非常重视人日,他们会在这一天用美食来犒劳自己,所以好一点的餐厅当天都会爆满。
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闹元宵、醒狮、采青、吃汤圆、看花灯……直到过完正月十五,利是才不用再派了,岭南人的这个春节才算真正结束。正是岭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才使得岭南的年格外隆重、热闹,韵味独具,绵延流传。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廖靖文)近日,海珠区出台《广州市海珠区扶持直播电商行业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扶持措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