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今后5年内完成128个内涝风险点整治
市政府常务会议
新闻发布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申卉、何涛)昨日,15届131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到2023年,9项重点工程建设目标基本完成,防灾减灾防御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治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大幅提升。
根据《方案》,广州重点任务是实施包括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程、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工程、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防洪排涝水利提升工程、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搬迁工程、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在内的九大重点工程,涵盖了46项具体任务。
《方案》提出,广州将实施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程,对气象、地震、地质、水旱、森林火灾、海洋等自然灾害进行风险隐患排查和调查评估,掌握全市范围的历史灾害信息和重点隐患情况,查明区域抗灾能力和减灾能力,全面掌握风险要素信息,形成广州市自然灾害防治区划和防治建议。
《方案》强调,广州实施防洪排涝水利提升工程。完善骨干防洪潮体系,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镇(街道)人口密集区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村庄人口集中区防洪标准达到5~10年一遇。加快实施山洪灾害防治,提高山洪灾害防治区的综合防御能力,构建高效完善的城市排涝体系,健全城市易涝点、隧道、涵洞“四个到位”防范措施,5年内完成128个内涝风险点整治。
新闻推荐
□杨卓楚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二(2)班那年初春,薄雾蒙蒙,细雨霏霏,屹立了四百余年的宋朝那座大山,终是坍塌,留给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