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科金融集团:发挥国资优势建创投平台 推动创新型企业在粤成长

羊城晚报 2021-01-15 12:26

羊城晚报记者

黄婷王漫琪

实习生范子华

通讯员沈立

去年12月29日,以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简称“粤科集团”)旗下粤科小贷公司为基础组建的广东省粤普小额再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该公司旨在发展成广东省内小贷行业综合服务平台和中小微企业特色金融服务平台。

“这是粤科集团打造服务全省科技创新重要平台的重要一环。”粤科集团董事长唐军在揭牌仪式上表示,粤普小额再贷款公司与正在组建的四只百亿元级重大基金等重大创新平台紧密对接,深入推进金融、科技、产业、信息之间的融合,助力广东金融生态圈持续优化。

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当前,粤科集团正以四只目标规模百亿元级的基金为牵引,通过“四大基金—子基金集群—项目基金”三层架构,形成基金集群效应,力争为引入更多战略性产业资源,推动更多创新型企业在广东成长成势。

其中,四大基金之一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正围绕“三中心一园区一平台”致力打造集成果供给、金融支持、技术集成、示范落地全链条于一体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三中心”是指技术转移转化的评估中心、金融中心、工程中心,“一园区”是指技术转移转化示范区,“一平台”是指技术国际交流平台。

“国家投入大量资金鼓励科研人员进行技术创新,但当前大量的科研成果是‘一张纸’,普通车间和实验室没有条件转化,一般投资人也不敢冒险投资。”唐军称,针对这一局面,技术评估中心从技术成果的先进性、产业转化前景、知识产权的完整性和团队学术水平四个维度对技术成果进行评估;技术工程中心主要负责解决“技术成果交给谁来转化”的问题,已与省科学院形成长效合作共建机制,积极对接清华大学珠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推进中试基地、验证中心等建设;另外还将设立规模30亿元的大湾区技术成果转化基金为技术成果“输血”。

其余三只目标规模百亿的基金也有突破性进展:科技基础设施基金依托技术工程中心布局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园建设,目前首个项目粤科天河智能制造产业园正逐步落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正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基金、广东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基金等基金的组建;上市公司创新发展基金则与环保行业领军企业瀚蓝环境、盈峰环境及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分别签署协议开展资本领域合作,集中各类资本和各地政策和产业支撑资源将相关企业培育成为行业龙头。

形成服务民营企业平台

广州恩宝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创新生物医药的研发,2018年11月,粤科集团出资参股投资恩宝生物,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恩宝生物病毒遗传工程研发部总监关素华表示:“在粤科集团的投资助力下,我们的研发效率进一步提高,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只是粤科集团汇聚资源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粤科集团全年共投资项目41个,总投资金额为18.12亿元;累计推动16个项目通过IPO审核,其中8个项目已挂牌上市。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是粤科集团作为省级综合性科技金融平台服务于全省科技创新的理念。“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是要搞清楚战略定位的问题。”唐军表示,国资创投要围绕产业链来投资,即努力把有助于源头创新的重大科技基础给搭建起来,通过了解产业链上企业的共同痛点,支持有关机构攻克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难题,把根植性强的“链主企业”引进来,把产业链条的薄弱环节争取给补上去,让产业链和创新链结合起来。

据了解,粤科集团紧紧围绕打造服务全省科技创新重要平台的战略目标,聚焦创业投资和基金管理两大主业,探索构建新的基金运作和产业链投资模式。

省属国有企业在解决产业链痛点、堵点上有何优势?唐军认为,国有企业拥有很多企业外的资源,在对接省直部门、大型央企、龙头民企、金融机构和前沿科技研发机构有更加畅通的渠道,能汇聚各种优质资源,形成服务民营企业的平台。

新闻推荐

穗发布国内首个建设用地污染地块监管要点 打通污染地块 管理最后一环

南方日报讯(记者/郎慧通讯员/穗环宣)近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广州市污染地块修复后环境监管工作要点(试行)》(下称《要点》...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