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 做真教育,真做教育办出特色的优质名校

信息时报 2021-01-15 01:01

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已成为黄埔区基础教育的窗口学校。 学校的舞龙舞狮队在多个大赛中获奖。 学校配备了人工智能实验室。 “三色”生命课程体系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徐珊珊 实习生 马若冰 本版图片由校方提供

“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再好不过的事。”家长张先生搬到黄埔区长岭居后让孩子就近入学,如今入读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他很庆幸当时的决定。

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北师大广实”)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与黄埔区合作创办的高标准、示范性、特色化十五年制公办学校。学校将北京师范大学“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与黄埔“奋勇争先、奋发有为”的改革进取精神深度融合,内化为“做真教育,真做教育”的价值追求,迅速崛起,已经成为黄埔区基础教育的窗口学校。

硬件设施完善,校园文化氛围浓厚

走进北师大广实,记者看到,学校建筑端庄恢宏,儒雅内敛,具有鲜明的岭南建筑风格,充分体现“博雅”“和美”的文化核心,校园处处可体味北师大的文化底蕴。办公楼走廊悬挂着“北师大的先生们”的照片以及北师大校园风景照,学校广场、主干道以及亭台楼榭则以北师大的先生、大师和知名专家学者的名字命名,如启超亭、启功亭、晨曦街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传统教育。

作为一所新建学校,该校积极改造育人环境。校园内如录音棚一样的朗读亭,学生可在此挑选想要朗读的诗歌和伴奏,在阅读中收获乐趣。别看朗读亭不大,它对学生的意义可不小。初一(5)班的陈同学是朗读亭的常客,从最开始的不敢读到现在爱上读,小小的朗读亭不仅挖掘了她的朗诵天赋,还让她变得越来越自信。近年来,学校建设了标准化恒温游泳馆并投入使用,还新建了地理和生物园、陶艺室、美术展览馆、人工智能实验室和心理健康活动室。

深挖自身资源,助力教师快速成长

优质的教育离不开奋发向上的师资队伍,学校管理团队由北京师范大学面向全国公开选拔,校长由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校长、基础教育专家翟春城担任。

据了解,该校教师来自从全国引进的教育专家、特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和国家“985”“211”院校优秀毕业生和海外留学生。其中,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的教师占80%。该校教师队伍达500余人,是一支有经验、有精力、有能力、有情怀的高素质团队,教师队伍学术水平、专业能力均居全国一流。

据北师大广实中学部教研处副主任梁琅介绍,教师成长方面,学校制定了“一、三、五、七计划”。即一年站稳讲台、三年成长为教学骨干、五年成长为学科带头人,七年成为黄埔名师。为此,学校加强学习培训,深挖自身资源,提高教师素质。以“荔坛问道、荔坛闻道、荔坛论道、荔坛传道”为抓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显著提升了教研与科研能力,有力地保障了“智慧课堂”教学的实施。同时,该校还利用北师大教育集团和黄埔区教育部门提供的平台助力教师快速发展。

新“三年规划”,跻身广州名校之列

“没有好成绩不是北师大,只有好成绩也不是北师大。”校长翟春城表示,“我们除了高分数、高升学率,也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一所将北师大优质教育资源移植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州的现代化实验学校,北师大广实的办学理念是“做真教育,真做教育”。在翟春城看来,“做真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态度,是教育的追求和指向,回归教育本真。“真做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方法,用科学务实的方法做教育。“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只有潜移默化的"慢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与北师大的教育前辈一样,翟春城认为教育必须遵守两个规律:一是按照教育规律办教育,二是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做教育。

在过去4年间,北师大广实各学部老师先后获得省级国家级征文奖项50余次,发表论文40余篇;参加教育集团举办的各类比赛,十余人获得一、二、三等奖。学生学考、选考成绩优异,各项成绩皆位列黄埔区第一梯队并名列前茅。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北师大广实第一个三年发展计划目前已经完成,即“一年社会认可,两年质量提升,三年形成品牌”。“丰富办学内涵,形成办学特色,成为广州名校。”翟春城说,这是学校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蓝图。对北师大广实来说,丰富办学内涵是其永恒的追求。“办出特色”就是要在教学上凸显学校特色,克服办学同质化。而北师大广实最后的落脚点,就是跻身广州名校之列,向强者看齐、学习。

特色:构建“三色”生命课程体系

北师大广实以“和·美”文化为核心,按照“精品有特色”的课程建设要求,基于“人生中心教育”的教育哲学,构建以“和美”文化为基础的“三色”生命课程体系。据介绍,“三色”生命课程是指通过“红色、金(黄)色、绿色”课程,以此实现“军魂铸人、学科育人、活动立人”,打厚生命底色,提升生命品质,展示多彩人生。

红色课程,即德育课程。通过传统教育、国防教育、爱国教育等形式,让学生继承和发扬北师大“家国情怀,仁义大爱”的优良传统和广东“敢为人先”的改革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金色课程即学科课程。通过开设多维度的课程,探索“国家级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精品化”;绿色课程即活动课程。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活动,挖掘学生潜能,开发智力。

此外,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校围绕“励志、感恩、养成”等主题举行了50余次各类文化节、比赛和大型活动。同时,坚持“无体育,不教育”的办学思想,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并在省、市、区体育比赛中成绩斐然。

他们眼中的“北师大广实”

“学校落户黄埔区科学城,解决了广州开发区高新企业人才子女就学问题的同时,也改变了当地的教育结构。过去,学校周边的长平村、水西村教育资源缺乏,随着北师大广实的到来,崇尚知识的氛围形成,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当地的教育生态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校长翟春城

新闻推荐

今日论衡之公民问政创新手段优化健康码 让防疫工作更暖人心

□孙梓青为积极贯彻疫情防控要求,同时省去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的出行麻烦,广东再度升级健康防疫核查...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