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游戏会给自己带来阴影,行业涉民事案件高达158起…… “密室逃脱”游戏争议不断 90后仍说:解压啊,就是喜欢!
叫上三五好友,穿上道具,在精心设计的“密室”内头脑风暴,破解谜团……作为舶来品,密室逃脱在国内已经从小众爱好逐渐发展为年轻人休闲娱乐“新宠”。由线上解谜游戏到线下真人实景互动,高科技加持下的密室逃脱更具趣味性和沉浸感,成为都市消费者释放压力的主要方式。
尽管如此,密室逃脱行业的安全问题和规范化问题仍然招来不少争议声。数据显示,超过五成的受访用户认为玩恐怖主题的密室逃脱游戏会留下阴影,而截至去年12月,关于密室逃脱行业的民事案件达到了158起。
■策划:新快报记者罗韵
■统筹:新快报记者梁彧
■采写:新快报记者张磊
■制图:廖木兴
行业规模已近百亿,主题馆经营者大多学历高
从最初的解谜游戏发展为沉浸式实景游戏,密室逃脱大体经历了4个时代:小纸条时代、机械机关时代、剧情密室和演艺密室。回溯国内密室逃脱的发展史,2012年到2014年间,大量的密室逃脱游戏体验店集中涌现;2015年到2017年间,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沉浸式互动体验被引入密室,密室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开始增强;2018年后,《明星大侦探》《密室大逃脱》等实景推理综艺节目相继播出,使得密逃人气大涨,并逐步成为线下休闲娱乐的新宠。
密室逃脱的市场表现也显现出高增长的势头。2019年,中国密室逃脱行业市场规模(包含产业上中下游引起的交易)逼近100亿元,行业消费人次达280万人次,门店个数超过10000家。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逐步增加,对密室逃脱等放松心情、释放压力的场所需求将会持续增长,这也成为密室逃脱行业持续增长的动力。
此外,中国密室逃脱的线上订购单量总体呈大幅上升的趋势。2019年第三季度,仅美团平台的密室线上订单额就高达4.85亿元,同比增长2.41倍。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线上交易平台的发展为密室逃脱行业提供了宣传和推广的渠道,有助于商家对客户进行预约分流,提高运转效率。
从密室逃脱主题馆经营人员来看,学历高、专业水平高是他们共同的特性。数据显示,18.9%的密室经营者在从事密室行业之前为企业管理者,排位第一;11.9%的密室经营者在从事密室行业之前为技术人员;3.6%的密室经营者在从事密室行业之前为专业人员(如医生/律师/文体/记者/老师等)。
90后成游戏绝对主力,广东成年度最活跃地区
90后已然成为密室逃脱用户的“绝对主力”。数据显示,2020年,在中国95后最喜欢的新兴娱乐方式中,密室逃脱排名第四。20岁到35岁的年轻群体占比密室玩家七成以上。性别方面,男性消费者占大多数,占比63.03%,女性占比36.97%。此外,密室逃脱活跃用户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占比达到64.95%。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目前密室逃脱的消费群体以80/90后上班族为主,主要是因为密室逃脱的单次消费通常在100元左右,而真人NPC(游戏中的非玩家角色)的沉浸式密室单次消费更是达到150-250元,年轻上班族的消费承受力较强,且愿意为此消费。而密室逃脱的主题通常带有一些悬疑恐怖的成分,因此对于男性消费者来说会有更大的吸引力。
在2020年密室逃脱行业用户地域分布中,广东省成为密室逃脱年度最活跃地区,这与广东地区的密室文化有着紧密联系。去年7月,密室类综艺《密室大逃脱2》在广州一栋密逃大厦中录制,为广州带来了很高的人气热度,面向公众的1.2万份预售票在短时间内被抢购一空。
消费者对密室逃脱的注重因素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由于密室逃脱主题馆主要开在市中心繁华地段及商圈地带,因此交通便捷程度成为了消费者最关注的因素之一。另外,密室逃脱商家在美团等平台上的口碑排名以及主题趣味性、服务质量也成为了消费者选择的重要依据。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密室逃脱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期,消费者对于密室逃脱的关注点将不仅仅局限于密室本身,周边配套也成为了密室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国内的密室逃脱人均消费在50-150元之间,占比超过70%,人均消费200元以上的密室相对较少,仅占3.5%。对于密室逃脱受热捧的原因,从消费者的偏好中也能窥见一二。对于个体玩家而言,缓解压力、社交聚会、尝试新事物是他们选择密逃的主要原因,而对于家庭用户和公司而言,密室逃脱是带孩子互动和员工团队培训的好场所。
新闻推荐
南方日报讯(记者/张艳吴雨伦)1月13日,记者从广州市“穗岁康”商业补充健康保险试点项目阶段性工作媒体通气会上获悉,自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