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由共青团指导管理的公益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在广州成立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高地

南方日报 2021-01-07 07:08

图为穗港澳青创中心一楼。南方日报记者吴伟洪摄

办公区、路演中心、直播间、会议室……创业办公场所应有尽有。阅览室、健身房、电话间……休闲娱乐空间样样俱全。这是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广园中路的广州市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穗港澳青创中心”),也是全国首个由共青团指导管理的公益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1月6日,广州市青年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入驻管理专题新闻发布会在穗港澳青创中心举行,现场发布了由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中共广州市委统战部联合推出的《广州市青年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广州市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入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穗港澳青创中心不仅为广州本地,而且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和全国青年,可提供最长2年“免租入驻”和一站式创业服务。未来,穗港澳青创中心将实现聚合政策、聚合要素、聚合平台的功能,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高地。

●南方日报记者冯艳丹马艺天

引才

高标准打造广州市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

城市未来创新,青年首当其冲。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如何通过帮助青年创新创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广州一直在摸索实践,创新推出系列工作举措。

据了解,2020年,广州在政策支持、青年交流、融合发展等方面“新招”频出,为港澳青年来穗创新创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在政策支持方面,出台“乐居广州”住房保障计划、《广州市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入驻管理办法》等23个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涵盖示范基地建设、科技创新补助、人才公寓、个税优惠、服务中心建设等领域。团市委还积极整合有关政策,编撰形成《广州市青年创新创业政策汇编解读本》。在青年交流方面,团市委依托市团校成立了广州青年公益直播研究院,建设“青年公益直播间”,免费提供创业指导服务,累计超10万人次观看;在市青年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家园,开展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周系列活动,吸引160万人次参与。在融合发展方面,加快推动“一网一站一号”建设,推动设立港澳青年发展红棉公益基金,筹集1000套港澳青年人才公寓,支持港澳台居民购买商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推动广州高校与澳门镜湖护理学院、澳门旅游学院开展“2+2”联合培养或学位课程衔接体系,3所技师学院与港澳签署人才发展合作备忘录,明确将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证的港澳居民随迁子女或持证适龄儿童少年纳入积分制入学工作范围,开设25个港澳子弟班,有32名港澳人士通过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入读港澳籍学生600人。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广州市委、市政府《发挥广州国家中心城市优势作用支持港澳青年来穗发展行动计划》《广州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相关工作部署,团市委大力推动建设广州市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为穗港澳青年提供集政策宣讲、就业创业综合服务、青年人才工作站等功能于一体的穗港澳青年来穗综合服务平台。

穗港澳青创中心由团市委负责指导管理,广州市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负责具体运营管理。设置有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才服务大厅、创业项目路演中心、敞开式办公区域、独立式办公场所,配套了智慧阅读空间、健身房、私密电话间、青创咖啡等,可同时容纳60个团队、270人进驻,办公休闲空间一应俱全。

发布会上,市青联副主席、香港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文先生向港澳青年发出来穗创业倡议:“2019年广州市出台《发挥广州国家中心城市优势作用支持港澳青年来穗发展行动计划》,为港澳青年来穗就业创业及生活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作为港澳青年人要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时代精神,勇抓时代机遇,积极投身创业实践,在创新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展现新时代青年风貌。”

赋能

为创业团队提供最长两年免租和“一站式”创业服务

长期以来,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港澳青年来穗就业创业工作,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交流融合”列入《广州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9—2025年)》,并把高标准打造穗港澳青创中心作为2020年其中一项重点工作任务。与此同时,为积极引导广大青年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广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0年12月市政府正式批准了《管理办法》,为符合条件入驻的创业团队提供最长2年免租入驻期。

按照《管理办法》,入驻孵化基地的创业项目(企业)应符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网联汽车和金融、先进制造业、法律、会计、文化创意等产业定位。

同时,在《管理办法》中明确孵化基地入驻条件、入驻程序以及退出机制。入驻采取线上全流程办理模式,意向申请入驻的团队除了通过“穗港澳青创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或现场提出申请,还可通过“穗好办”APP进行申请。穗港澳青创中心对申请入驻的团队开展初审、组织专家评审团评估、公示等,办理入驻时长仅需7个工作日。入驻协议采取一年一签的形式,免租期限到期即应退出;符合续驻条件的,经申请审批后,还可以续驻一年。

《管理办法》还明确建立投诉以及受理机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而对不符合条件及规定的创业项目(企业)入驻将及时予以清退,若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穗港澳青创中心将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青年人创新思维活跃、创业动力充沛。然而,青年也往往缺乏创新创业相关的经验和资源。穗港澳青创中心以孵化基地为抓手,面向全国各地青年“敞开大门”,提供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办公场地服务、创业扶持服务以及政务服务和政策宣传,为青年来广州就业创业及生活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

“我们香港青年创业第一个阶段就是市场的问题,人才竞争的问题,政府也提供了很多的政策帮我们招聘人才,甚至是帮我们找资金,对我们港澳创业者是非常有利的。”90后香港青年吴嘉惠在广州创业两年多,创办了TIMETABLE创新创业基地。他认为,适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契机,广州市在吸引港澳青年来穗发展政策、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条件,为港澳青年提供了优良的营商环境。

“今天投入运营的穗港澳青创中心将为促进穗港澳三地青年交流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氛围,期待更多港澳青年来到这片沃土实现梦想。”广州梦映动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黄跃中2015年来到广州开始科技创业。他认为穗港澳青创中心能提供港澳青年创业的一站式服务,特别是提供创业者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有助于创业初期完善商业思路,将大幅降低失败风险。

“这个基地,不单单只是提供了一个免费的场地,更是提供了全方位一站式创业服务生态,这些都是青年创业者实实在在需要的。”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罗党论说道。

这是广州市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一项制度创新之举,具有广泛性、创新性、独特性等特点,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交流融合意义重大。

启航

全方位服务大湾区青年推动就业创业高质量发展

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希望之所在。为大湾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一直是广州的重要工作、奋斗目标。

近年来,团市委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青创广州”工作品牌为统领,构建起青年创新创业“培训提升—展示交流—要素对接—成果转化”生态链。开展“领航班”“青创班”系列活动,累计培育青年企业家逾500名,引导企业家成功申报政府专项资金及各类补贴累计逾1亿元;自2013年起,联合相关单位连续举办了七届“青创杯”广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系列活动,累计征集青年创业项目17679个(港澳创业项目逾400个),融资金额累计逾3.8亿元;联合共建广州青年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社区)51家,总孵化面积逾60万平方米,可容纳4000多个创业团队入驻孵化;组织“青创榜”活动,挖掘粤港澳大湾区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榜样,先后在广州、深圳、港澳地区开展巡访、交流、推介等活动20余场,吸引了562名创业青年报名参赛;扎实推进“广聚英才计划”,推动落实五年内建设100家青年众创空间,建设20家青年创新人才工作站,每年开展“青年创新成果广州交流会”,每年遴选50名优秀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对其提供5万—10万元的资金支持及配套服务;同时,团市委正在会同市科技局推动《广州市青年创新创业条例》立法工作。

穗港澳青创中心的建成和运营,是广州全方位服务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的又一个重要路标。为助力创业团队启航做大做强,穗港澳青创中心将邀请专家、导师指导创业项目(企业)起草项目企划书、市场推广分析研究、如何较好获得风投等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同时,积极推荐参加“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创青春”广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青创杯”广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开展配套创业沙龙、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等活动,以赛事为枢纽带动创业项目获得机会、人才和资本。

未来,穗港澳青创中心将按照“政府统筹、专业运营、线上线下、精准服务”的原则,以服务广州及港澳台来穗青年为核心,将孵化基地建成“一个高地”,即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高地;构建“两个体系”,即建设广州市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总部),在全市11个区设立区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分部),形成市区联动工作格局;建设广州市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孵化平台,搭建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交流、合作、协同创新平台,形成集产学研创于一体的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圈;实现“三种功能”,即聚合政策、聚合要素、聚合平台。此外,还将和全市51家广州青年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实行联动共建,服务好青年创新创业,推动就业创业高质量发展。

可以预见,穗港澳青创中心将成为湾区青年创新创业的“新引擎”,成为汇集青年创新创意力量的“聚宝盆”,成为促进城市发展繁荣的“催化剂”。

新闻推荐

中国最大陆路口岸2020年进出境中欧班列增长逾三成

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6日电(记者于嘉)记者6日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满洲里站获悉,2020年,经满洲里口岸进出境中欧...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