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有记忆” 四法可预防 指导专家
陈瑞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
记者陈晓琨
通讯员张秋霞
冻疮“有记忆”,长过的地方易复发
陈瑞芳表示,冻疮确实“偏爱”一些体质较差,尤其是血液循环不好的人群。这类人常因久坐不动,导致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或因室内外温差悬殊,冷热交替太快,血液循环状况不好的人一下子适应不了,末梢的血供瞬间就容易出问题,这些部位容易长出冻疮。而且,冻疮仿佛“有记忆”,往年生过冻疮的部位,来年最易复发。
“以往长过冻疮的地方,天气变暖后表面看似痊愈,实际上血管壁已损伤。如果受冻时间比较长,局部组织还会出现缺氧,细胞受损也会比较严重。”陈瑞芳指出,“长时间寒冷会使小动脉收缩,时间长了之后血管会因麻痹而扩张,静脉血液会出现淤滞,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强,使血浆渗出到组织间隙中,进而再次发病。”
对于冻疮,关键在于预防
其实,冻疮并不是直接接触寒冷才会引起,保暖不当也可能导致冻疮。冻疮主要好发于手背、足跟、耳廓等暴露部位,多呈对称性,轻者受冻部位皮肤先苍白,继而红肿,或有硬结、斑块、青紫,暖热时自觉灼热、痒痛。
陈瑞芳认为,冻疮虽然易复发,但注意防护也能去根。对付冻疮关键在于预防,而且是越早越好。如果等冻疮发作以后,才想起保暖防寒或去医院治疗,则是舍本逐末。例如,冻疮易发人群在寒冷环境下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对手足等暴露部位应予以保护。
醋纱热敷醋有散瘀消肿的功效,加热后兼备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以减轻水肿,有助防治冻疮。
方法:将食醋加热后,用纱块沾上醋液,敷在容易发生冻疮的位置上,每天早晚各1次。
冷热水交替泡脚在天气转冷时,用冷热水交替泡脚,也能够预防冻疮复发。
方法:准备两盆水,一盆为15摄氏度,另一盆为45摄氏度。先将手脚放在15摄氏度的盆中泡5分钟,期间快速搓热手掌与脚掌,至皮肤发红;再于45摄氏度的盆中泡5分钟,重复交替3次。
中药温通冻疮容易再发的人群,末梢循环较差,需要以中药进行温通疗法。
方法:用桂枝10克、当归10克、细辛3克、红花5克,煮水浸泡手脚。此方一能起到养血、温通经络的作用,二能防治冻疮,三能引火归元,改善夜间睡眠质量。
若老人的冻疮已经复发,同样可用此方浸泡患处,然后以珍珠粉撒在患处上进行外敷,能够起到收敛创口的作用。
生姜搓擦对于已经长出冻疮的老人来说,可用生姜切片搓擦患处,直到皮肤发热、发红,但以不引起皮肤破溃为度。
陈瑞芳提醒,与生姜功效相似的大蒜也常被冻疮患者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外用搓擦,但大蒜对于皮肤的刺激性过大,以其搓擦患处尤其容易引起皮肤溃烂,老人应慎用此法。
虽说冻疮是小病,但是要赶走它并非易事。卢姨的冻疮已经连续发作三年了,每年都在同一位置复发。为何冻疮总会反复发作,而且还是在相同的部位呢?对于这类情况,中医又有何防治措施?下面,我们来听听专家的意见。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记者梁怿韬、汪曼报道:今日,我国迎来二十四节气当中的“小寒”。新一轮冷空气也正在路上,预计短期内会为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