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敷有方,贴完注意这些疗效佳 指导专家
陈兴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护理中心主任
记者蔡卫杨
通讯员锁卓琪刘庆钧
敷贴疗法在近几年深入人心,很多人也会网购药膏自行贴敷,俨然自己就是“老中医”。不过,专家提醒,贴敷疗法要注意药物的搭配,贴敷期间更要严格注意生活习惯,才不会浪费贴敷的药效。
三大功效治病防病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护理中心主任陈兴华表示,敷贴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选用某些特定药物,用介质(如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药液等)调成糊状,或用油脂(如凡士林等)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药末撒于膏药上,再敷贴于穴位、患处(阿是穴)等部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从而发挥调五脏、行气血、和阴阳作用,达到养生保健、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
“其治疗作用包括:1.消瘀散结:穴位贴敷通过药物对局部的强烈刺激,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之效;2.温经通络:穴位敷贴产生的灼热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之效;3.防病保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陈兴华表示,在继承古代中医丰富的外治法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医院开发了一系列的外敷药方,包括归元散、疏肝方、和胃方、消肿方、退热散、护肤方等。相对于网购的贴敷药膏,选择性和针对性更强。
贴完饮食要注意
陈兴华提醒,贴敷疗法虽然是外治法,但因为其中的药物多具有辛辣味,对皮肤有刺激性,所以在治疗期间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避免剧烈活动防止胶布脱落。
饮食要清淡避免烟酒、海味,少食辛辣刺激食品、冰冻食品、豆类及豆制品、粘滞性食物及温热易发食物(如羊肉、狗肉、鸡肉、鱼、黄鳝、螃蟹、虾等)。
贴敷时间一般初次贴敷为2~4小时。如果没有什么感觉,按时揭掉就可以。如果在贴敷过程中,短期即出现局部灼热、疼痛等情况,需立刻揭掉。
贴敷后特殊处理贴敷以后,可能出现局部皮肤发红,或大小不等的水泡,此属正常现象。请加强局部保护,不要弄破水泡,一般可以自行吸收,也可以用红霉素软膏及烫伤膏局部涂抹。如果水泡较大者,也千万不要自行挑破,待其自行吸收,或到医院进行处理。
哪些情况不宜贴敷以往贴膏药出现过严重皮肤过敏者,不宜贴敷。发热或者咽红肿者暂时不适合贴敷,时间可向后顺延,等待病情缓解后再来贴敷。背部皮肤有破损,或者敷贴后皮肤发红、起泡,还没有完全恢复者,应等到皮肤恢复正常后再来敷贴。
新闻推荐
在新高考下,选科变得更为复杂,也更为重要,需要高度重视起来。新高考的高中选科一般在高二学年开始,“3+1+2”模式下,应该...